APP下载

自锁托槽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畸形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9-11-21肖家良徐静静梅向琼李育歌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头影轴角尖牙

肖家良,徐静静,梅向琼,李育歌

(郑州市郑东新区编贝口腔门诊部,河南 郑州,4500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排除标准(1)合并颌面外伤者;(2)既往接受过正畸治疗者;(3)上颌前突面积较大者;(4)合并牙齿龋坏者;(5)既往有颞下颌关节病史者。

1.3 方 法

两组上颌均拔除2颗第1前磨牙,牙列基本整齐后植入微种植体,加强后牙支抗,上颌左右两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于上颌两侧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牙槽间隔,上下颌使用不锈钢方丝(0.457mm×0.635mm)滑动法,整体内收前牙,以微种植体为支抗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后牙区微种植体、前牙牵引钩间以镍钛拉簧关闭拔牙间隙。对照组使用0.022〃×0.025〃槽沟的Roth金属直丝弓托槽(新亚,杭州),牵引力为150g。研究组使用Quick自锁托槽矫治器(非凡,德国),牵引力75g。

1.4 观察指标

(1)记录对比两组矫治效果,包括治疗前后尖牙牙根长度变化、治疗前后尖牙牙槽骨高度变化。(2)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时间,包括排齐整平、关闭间隙、总疗程。矫治结束标准:牙齿排列整齐,前牙呈浅覆浅覆盖,磨牙为中性或远中关系,维持良好直面型。(3)所有患者均在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于连续时间内定点扫图测量,所有检查项目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情况,包括SN-MP、Y轴角、L1-MP,SN-MP即前颅底平面与和下颌平面的前下交角,Y轴角即蝶鞍中心点和颊顶点连线与眼耳平面相交之前下角,L1-MP为下颌中切牙长轴在直线、下颌平面交角。(4)矫治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颌前突错畸形患者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矫治满意度,包括开口度、面部畸形、有无不适感3个方面,共100分,分为非常不满意(19~37分);不满意(38~56分);一般满意(57~75分);满意(76~94分);非常满意(95分)。矫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5)典型案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矫治效果

两组治疗前后尖牙牙根长度变化、治疗前后尖牙牙槽骨高度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时间

研究组排齐整平、关闭间隙、整个疗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2.3 头影测量情况

治疗前,两组SN-MP、Y轴角、L1-MP参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N-MP、Y轴角参数较对照组大,L1-MP参数较对照组小(P<0.05)。见表3。

2.4 矫治满意度

研究组矫治满意度97.14%较对照组82.86%高(P<0.05)。见表4。

表1 矫治效果(,mm)

表1 矫治效果(,mm)

表2 治疗时间(,月)

表2 治疗时间(,月)

2.4 典型案例

患者,男,12岁,存在上颌前突、双侧磨牙尖牙中性关系,上下牙列无拥挤,上前牙段存在少许散在间隙,前牙覆覆盖Ⅱ°,下颌spee's曲线3mm,见图1。矫治目标:内收上下前牙并减少上下前牙突度,改善垂直高度,建立正常前牙覆覆盖关系和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达到生理咬合正常关系。矫治方案:采用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矫治结果:经20个月矫治后,患者前突面形明显改善,面部鼻、唇关系协调,且主诉无不适,见图2。

3 讨论

图1 矫治前

表3 头影测量情况(,°)

表3 头影测量情况(,°)

表4 矫治满意度[n(%)]

猜你喜欢

头影轴角尖牙
尖牙内收时,未愈合拔牙区远中倾斜更多
CBCT三维头影测量常用指标的初步探索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数字化头影测量在正畸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基于FPGA的同步机轴角编码器
口腔正畸学中三维头影测量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上颌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反牙合的头影分析
非直视紫外光非共面通信系统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