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来电影录音技术及录音工艺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2019-11-21

电影评介 2019年20期
关键词:录音工艺

侯 明

一、序章:中国有声电影与录音技术的先驱

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电影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命运在不断地向前蓬勃发展。电影声音在中国革命运动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把电影声音这种特质发扬光大,不仅起到了唤醒中国民众抗击列强的重要作用,还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和光明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首部有声电影诞生于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制作的电影《歌女红牡丹》是使用“蜡盘发声”录音技术的有声片,开启了中国有声电影的先河。同年,天一影片公司还制作了电影《歌场春色》,华光影片公司制作了电影《雨过天青》。这两部影片使用了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片上发声”录音技术。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影录音技术与录音工艺,“片上发声”录音技术代表了早期中国有声电影在录音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准。

早期中国电影创作者和技术工作者不仅大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力争在国内培养电影声音工作者、独立开发电影录音器材和录音工艺。张石川与百代唱片公司合作影片配音,并制订了新的摄制有声电影的摄影及录音工艺。他特派何兆璜、何兆璋和何懋刚等三个青年作为助手去学习摄影及录音技术。“片上发声”的技术本质是光学录音技术。光学录音具备了良好的声音还音技术质量,天然地做到了声画同步的放映模式,不会因为放映次数的加大而损失声音的技术质量和观赏艺术效果。因此,“片上发声”录音技术成为了当时有声电影录音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明星公司同时意识到了摄制有声电影还需要录音等一系列技术设备、整体的录音工艺系统和相应的专业人才来操作使用,在当年属于高技术的条件下方能完成制作技术工艺流程。由此,何兆璜、何兆璋、何懋刚、赵茂生、董天铎便被培养成为当时掌握“片上发声”录音技术的第一批中国本土的电影录音技师,成为当时录音技术发展起点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创建了延安电影团。这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起点之一。延安电影团肇建没有录音设备,陕北当地的工商业基础也很薄弱,电影观众基本上是没有文化或从未看过电影的战士和老百姓。因此,电影做成无声电影,将会极大地影响映出效果。于是,延安电影团不甘心只能放映哑巴电影,为了通过有声电影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放映《南泥湾》时,钱筱璋提议利用蜡盘唱片和扩音器进行声音播放。放映时用手摇马达带动扩音器,用小喇叭进行播送声音,把无声电影生生地搞成了“有声电影”。[1]

延安电影团是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壮大的。1945年,中国共产党派遣钱筱璋到东北接收原“满映”。1946年,在接管“满映”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也就是之后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从此,中国人民的电影事业在东北获得了大量的电影技术设备和人才,成为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2]

二、使命: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电影录音技术及录音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讲话的同期录音工作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录音师唐晋、张世明和陈燕嬉共同完成的。录音工作使用了上海产的直流录音机及RCA的铝带式话筒。通过历史照片及纪录片,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还使用了日本20世纪40年代生产的Aiko M-32话筒。人民站起来当家做主的时代百废待兴,电影工作者需要录音和摄影器材记录新中国新风貌的声音和影像,因此,国产录音设备的生产就成为了当时一个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3]

1949年11月25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引进了英国的高蒙开利G.B.Kalee公司生产的磁性录音设备。此时,中国电影声音技术和工艺开始由光学录音技术和工艺逐渐向磁性录音技术和工艺转变。由于磁性录音工艺不消耗胶片,因此简化了录音工艺的流程,同时也减少了制作成本。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技术设备禁运。这样中国电影和电影录音技术就进入了师承苏联并在其援助支持下逐步展开自主研发的探索时代。

为了学习先进技术,吸收和消化并用于自行生产制造录音设备,上海电影制片厂录音科机务组先后设计试制了3套仿苏联K3PU型的光学录音机,连同之前所引进的3套苏联制造的光学录音机,这6台录音机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上影厂拍摄电影故事片的主要录音设备。

1957年4月,以上海电影制片厂技术基地为基础独立成立了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后为上海电影技术厂)。上海电影技术厂是当时中国电影技术实力最强的录音器材研发和生产基地。[4]由此开始了中国电影录音技术设备的自主研制工作。

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上海电影厂录音车间试制出了“跃进I型”磁性录音机的样机,质量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之后又进一步完善改进,由上海电影机械厂定型生产出了定名为“跃进Ⅱ型”的磁性录音机。此后,全国各电影制片厂从原有的光学录音工艺向磁性录音工艺进行了更新。

1958年拍摄的电影《老兵新传》是中国第一部采用4声轨磁性录音机录制的彩色宽银幕4路立体声故事片。该片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并获得了1959年第一届莫斯科电影节技术成就奖。

1959年,陕西广播电台仿制了苏联玛格-8型磁性录音机。该型录音机的磁头由陕西台自行研磨,波莫合金由庆安公司进行热处理加工,主导轴由庆安公司加硬镀铬,橡皮压轮由咸阳新华橡胶厂加工研制,电动机由兴平秦岭电机厂代为冲模,而磁头屏蔽罩由西安搪瓷厂代为冲压。1959年终于试制成功第一部样机,并向国庆十周年献礼。[5]

在电影录音技术工作者的培养与电影声音创作、电影录音工艺的建设完善方面,自1948年9月起,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进程,原东北电影公司的录音师吕宪昌担任了电影《桥》的录音师,并采用了同期录音工艺。该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1954年,吕宪昌随“中国电影工作者赴苏实习团”赴苏联学习,结束时获得了苏联电影录音工程师的职称。赴苏学习的成果之一就是要制定电影录音工艺的制作流程。期间,他不断改装旧设备、开发新工艺,对新设备进行各种测试、安装和调试工作,保证了《祝福》《老兵新传》等故事影片的拍摄录制工作顺利完成。[6]由此可见,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扬帆起航,与电影声音工作者的保驾护航密切相关。

1959年,吕宪昌担任了由北影厂和八一厂合拍的、采用“西尼马斯科普”(CinemaScope)立体声录音技术制作的首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影片《万水千山》的录音工作。“西尼马斯科普”是一种运用变形镜头摄影和放映法制作的宽银幕电影,也是在西方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的宽银幕电影的主要形式。新中国电影录音技术工作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后来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成立。之后按上级指示,将已设立的录音系并入到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中。不久北京电影工程学院撤销建制,录音系又转回到了北京电影学院,但更名为“电影工程系”。下属的“电声专修科”成为了培养中国电影录音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7]

1961年,文化部电影局在长春召开了全国录音技术座谈会,制定了《电影录音技术标准》《电影磁性工艺过程》等技术文件。对全国各大电影制片机构推广和使用磁性电影录音工艺起到了很好的指向作用。

1963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电影机械厂合作,制作出了光学和磁性标准声带片,在全国各电影制片厂推广使用。此时,国家科委也下达给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关于建立磁性录音测试中心和光学录音测试中心的重要任务。上海市电影局则根据上级的工作布置,编制出了《1963-1972年上海电影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共有7个中心研究课题53个项目。其中包括课题《提高录音、还音技术质量的研究》。

1964年,文化部以(64)文资陈字第1132号文的方式,向各电影设备有关生产厂、研究所发出了《关于十六项电影工业产品获得新产品奖励的通知》。由上海电影机械厂、上海电影技术厂研制成的跃进Ⅱ型磁性录音机等10项产品获三等奖,成为开启中国电影磁性录音技术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17年来,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电影声音技术工作者不畏惧极为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周边恶劣环境的困扰,大胆创新、打破垄断、力争上游地创造出各类电影技术成果,保证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此阶段成为中国电影录音技术的高速成长与发展期。

三、攻坚:“文革”十年电影录音技术及录音工艺的发展与探索

1966年―1976年的“文革”十年期间,中国电影事业和产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大量的电影声音工作者被迫离开工作岗位,电影高等教育也停止了招生,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断裂的危险。而各地的电影厂以时政新闻纪录片、革命现代京剧电影“样板戏”和军事教育片等电影内容为主开展艰难的艺术创作。

为了将电影放映普及到乡村,使广大工农兵群众及城镇职工能及时观看到党的各项最新指示和各种运动新闻,也为了保证“样板戏”的宣传需要,1968年,国家组成了“全国电影器材调查组”。1969年成立了“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为了加强对电影工业的领导,中央在当年决定成立“电影工业生产指导小组”,负责全面管理全国的电影工业企事业单位。为了落实关于迅速发展我国电影工业、为宣传革命文艺积极创造物资条件的重要指示和相关批示,1969年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业协作会议(即“6·28”会议)。本次会议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涉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工业会议,把当时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期。[8]

1965年11月,国家科委、一机部和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影技术会议,确定在我国推行8.75毫米电影拷贝,以解决偏远地区因交通不便看电影难的问题。

1966年,根据支农电影指挥部的安排,上海电影技术厂制作出了8.75毫米常规速度电影转录机1台。[9]“6·28”会议后,国家决定研制投产8.75毫米电影系列设备。于是,全国就组成了电影胶片、电声、电影机械、电影光源等四大会战组来攻坚。其中,电影机械组就陆续组织了研制电影录音设备、8.75毫米放映机联合设计等会战。先后组织了一批国内电影知名企业开展了8.75毫米电影成套设备的攻关战,推动了当时电影工业的大发展,最终达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目标。

由于“样板戏”政治宣传的特殊性,使得参加电影表演的演员在政治和艺术方面的压力很大,经常需要根据上级的指示随时修订台词的内容。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录音工艺也必须适应这种特殊的录音形式,这就使得“文革”阶段的电影录音工艺绝大部分采用了单一化的前期录音与后期配音模式。而新中国成立初期被经常用于电影拍摄的同期录音工艺就逐渐淡出了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领域。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长久以来中断的中美关系重新回归到合作与发展轨道上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各项交流关系也又一次活跃起来。

1973年,吕宪昌参加中国电影技术考察团访问了法国、瑞士、西德和墨西哥,近距离地触摸了西方的电影生产。考察团参观了所到国家的电影生产拍摄现场,参观了著名的电影器材和录音器材的生产厂家,观看影片并同各国同行交流座谈。在吕宪昌的笔记中仅“所见到的先进设备”一项就记录了密密麻麻的25页稿纸。从中可以感觉到身为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对获取西方电影录音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迫切与责任。[10]之后,中国开始逐步引进了1971年瑞士纳格拉公司开发研制上市的纳格拉4.2型便携式磁带录音机。

随着对外技术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与美国、日本等电影声音工作者以及技术同行接触后,开始逐步恢复了自电影“样板戏”创作以来停滞不前的同期录音工艺进行影片声音的录制工作。

到1976年“文革”结束,一大批在电影录音技术岗位和创作一线的专家、录音师和工程师又重新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中国电影开始恢复了勃勃生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1]回首“文革”十年间的成败得失与荣辱变迁,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的心中波澜壮阔,他们怀揣着励志奋起直追的心情与时不我待的精神开始重新谱写电影声音领域新的辉煌篇章。

四、攀越:改革开放后电影录音技术及录音工艺的传承与衔接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国策,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的改革目标。从1977年开始,中国恢复了高考,高等院校又一次向普通青年人敞开了学习的大门。作为新中国电影人才培养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自1978年起恢复本科招生,第一次开始培养中国电影声音本科层次的大学生,开启了系统化培养高水平电影声音专业人才的进程。[12]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入学的各个电影专业的大学生很快就成为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第五代”电影主力军。

1981年,法国电子音乐艺术家让-米歇尔·雅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位访华巡演的西方音乐艺术家,雅尔把使用的电子琴留给了中央音乐学院。[13]他的电子琴也同时打开了中国电影音乐由电子乐器演奏技术的大门。1983年在动画片《奇怪的手》中首次使用了该设备,在此后的中国电影创作中,利用这台电子琴演奏模拟的各类音色参加了相当多的中国电影音乐的配器工作。

1982年,为了纪念中日恢复邦交十周年,中国与日本合拍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该片由日本的佐藤纯弥和中国的段吉顺共同导演,录音师则由日方的著名录音师桥本文雄和中方的著名录音师吕宪昌共同担任。此片的电影录音设备采用了西方电影录音技术标准的纳格拉4.2型录音机,全片录音工艺采用同期录音工艺进行拍摄。据桥本文雄后来回忆,吕宪昌多次强调和拜托桥本文雄一定要采用与日本电影录音工艺完全相同的模式进行。基于此片的合作,桥本文雄与吕宪昌后来还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组织下继续开展了电影录音技术的培训工作[14],为改革开放后普及西方电影录音技术与录音工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得了当年日本“每日新闻”和“每日电影”的大奖——录音奖。日本电影电视技术学会颁发给吕宪昌的“电影录音技术特别奖”,成为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电影录音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985年4月,在第二届中美电影周期间,中国放映了电影《星球大战》等五部美国影片。其中,《星球大战》是1977年公映的首部采用杜比Dolby(亦被称为“道尔贝”)4声道环绕声录音技术的影片。当时,杜比环绕声录音技术营造的低噪声、高动态和声音空间声像位置及层次感深深地震撼了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在之前的1984年,文化部电影局技术委员会就曾讨论过中国电影光学环绕声录音的制式、工艺及相应设备问题。会上决定引进一整套杜比录音设备并安装在北影录音车间。同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影录音技术会议上,与会专家对中国电影录音技术的标准、提高光学声带质量和推行同期录音工艺等几大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15]1986年3月,北京电影制片厂引进的杜比A型降噪技术编码电影录音设备正式投入试生产,录音师来启箴和吴凌成功地录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采用杜比A型降噪技术编码的国产电影《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中国的电影录音工艺和技术开始逐渐与世界标准接轨。

1987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及学报编辑部举办了主题为“电影中的声音”学术研讨会,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界关于声音问题全面讨论的一次小高潮。

1988年2月,中国电影科研所摄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模拟环绕立体声环幕电影《华夏掠影》。该片在澳大利亚国际博览会中国馆上的展映,为中国馆争得了五星级馆的殊荣。同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作曲奖授予了电影《末代皇帝》作曲工作的英国的戴维·伯恩、日本人坂本龙一和中国人苏聪,苏聪于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奖时年仅31岁。这也是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首次获得美国奥斯卡声音奖项的开端,为中国电影声音的发展历程开创了历史新篇章。

1991年,有关电影声音专家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电影立体声的学术研讨会,围绕着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和立体声录音制作技术水平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由此,杜比立体声与环绕声电影录音技术与录音工艺逐渐在中国电影的声音制作中开始普及。

1994年,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姚国强主持录音的同期立体声电影故事片《杏花三月天》在同期录音制作中,首次使用了日本索尼公司研发的DAT数字录音机等数字录音设备,标志着数字录音技术开始正式应用到中国电影声音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制作中。拥有时间码寻址功能的数字录音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声音的技术质量,还能方便地进行声音素材剪辑点的定位与查询,大大减轻了使用传统模拟录音设备在工作中的操作强度,更加有利于便捷地开展声音同期和后期声音剪辑工作。

199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技术大奖,以表彰录音师陶经的创造性录音技术工作。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在电影录音创作中也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录音技术水平。

199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采用杜比数字环绕声SR·D录音工艺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数字环绕声电影《鸦片战争》,录音师王学义、来启箴获得当年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该片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各大城市影院进行数字环绕声电影院放映设备的改造和建设的积极性。

1998年,上海电影集团引进了DTS数字环绕声电影录音制作技术。

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宝莲灯》首次全程参照美国迪斯尼影业公司的制作模式和工艺进行创作,录音师詹新总结了使用这种全新的DTS数字环绕声电影录音制作工艺的经验,并撰文发表和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

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国电影录音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从电影声音艺术高等教育恢复以来,老中青三代电影声音工作者传承与衔接了历史赋予的机遇与使命,辛勤耕耘和培育出的电影作品屡次获得国内外声音奖项,为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从此更加自信地迈向世界影坛,高水准地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强大力量。

五、收获:新时期电影录音技术及录音工艺的创新与开拓

到2009年止,中国大陆具备制作杜比SR·D数字环绕声电影能力的影视机构有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及和声创景等6家;而具备DTS 数字环绕声电影制作能力的影视机构则有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学院等4家。基本满足了全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和录音技术制作的要求。在电影录音工艺中,数字传声器、数字录音机、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工作站、MIDI设备、软音源、数字周边设备和数字放映还音设备早已普及。

除了向国际先进的电影录音技术和制作工艺进行的学习交流与引进推广,中国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与开拓的电影声音空间声系统。

2010年,还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姚睿在电影学博士论坛上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空间声全维度数字声音系统(ADSS)的理论和技术概念[16],成为了比美国杜比全景声数字还音系统更早公开创新设想的中国电影空间声还音系统及录音制作概念的青年学者。

2012年,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录音师吴江录制的电影《一九四二》是中国采用杜比全景声录音技术工艺制作的第一部国产电影。

2015年,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隆重举行。该论坛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承办,论坛主题是“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及技术发展前瞻”。参加论坛的是来自全国各大电影声音制作机构以及高校电影声音艺术专业的教学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声音艺术家们,大家共同聚焦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和新媒体、互联网语境,对当代电影声音技术的发展与声音艺术的创新态势、对中国电影声音的科技发展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及展望。

2015年,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由中影股份、中国电影科研所及中广华夏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中国多维声技术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验收。这是继“ADSS”“中国巨幕”和电影激光放映系统之后又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电影空间声数字还音系统。[17]

除了上述的电影空间声数字还音系统之外,近年来中国国内还先后出现了“四维全息声” “中国全息声”“中国全景声”等多种电影空间声的技术概念和录音制作工艺,使得中国在电影录音技术领域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录音技术的整体水平和优化电影录音工艺的各个环节开启了新的产业技术增长点。

结语

电影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道到立体声、从模拟声到数字声、从环绕声到空间声的阶段。而电影录音工艺也从蜡盘录音一步步发展到了光学录音、磁性录音、数字录音和互联网录音。

当前中国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势头中,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AI、5G、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虚拟现实VR技术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基于未来的物联网普及化和高度信息化社会形成之后,探索新的电影录音技术和录音工艺就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的必然责任和神圣使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代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了电影前辈们艰苦创新、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传统,独立自主开发了各类录音技术装备和完善了各类电影录音技术工艺。在积累了大量创作经验与技术交流互鉴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声音理论研究体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学术基础。

当前中国具备了高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已处于世界影坛独树一帜的独特地位。因此,在继续深化改革和“四个自信”的鼓舞下,作为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更要保持勇于探索、埋头苦干和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继续完成明天党和国家赋予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的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和录音技术制作任务。

猜你喜欢

录音工艺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