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上的诗和远方

2019-11-20马红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背诗飞花唐诗

马红芳

常虹是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每次见到她,总能感受到一份快乐和欣喜,她似乎总是那么淳朴、灿烂,心中没有任何沉重的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8年,她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背诗,一起写作,一起成为语文的爱好者、学习者、享受者、获益者。她2014年始创唐诗特色课,课例《唐诗带我去旅行》荣获河南省中小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小学语文二等奖。

常虹所在的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用红旗渠精神孕育校魂,用传统文化浸润师生魂,在这所全国文明单位的校园里,学生們“一颗心明理守纪,两件事读书写字”。当好中国人,读好圣贤书,写好中国字,是学生的理想,也是教师的追求。

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从2011年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大量阅读,除阅读教材、名著外,还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班级的特色课程。一时间,低年级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中年级的唐诗、成语、写字,高年级的宋词、《论语》、小古文特色课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常虹老师所任教的四(7)班,就是其中的唐诗特色班。

在做唐诗特色课的这几年里,她和孩子们坚持做到每天背一首唐诗,每周上一节唐诗课,每月举行一次唐诗特色活动,每年参加一次唐诗诵读演出活动。

2014年9月,一(7)班的孩子们刚刚踏进小学的校门,就在常虹的带领下,开始诵读唐诗,积累唐诗。5年时间,学生平均积累量达到500首,而且这500首的唐诗积累,利用的都是一些课余时间。每天晚上,孩子们会复习背诵旧唐诗,预习新唐诗;每天早晨,到校之后上课之前就是他们的背诗时间。每个小组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围成一个圈子,背会的则离开圈子站到教室门前的台阶上诵读《唐诗三百首》,最先背会的可以站到最高台阶上,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一路走来,常虹和她的学生们一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她会,学生不会。见到一个字、一个词、一幅画,她就背几句相应的唐诗,比如看到“花”字,就背“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等,后来中央台有了《中国诗词大会》,她才知道原来她和孩子们玩的这个小游戏就叫“飞花令”。她当时就是想让孩子们心中有诗情,眼中有画意,让他们愿意背诵唐诗,也愿意把自己变得“很了不起”。于是他们的唐诗背诵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她会,学生也会。每天早晨和孩子们一起背诗、对诗,是她一天中最放松、最享受、最幸福的时刻,他们每天的工作和学习,都在“诗意盎然”中开始。第三个阶段:学生会,她不会。就像她最初在学生面前“卖弄”一样,孩子们也经常在背会一首自认为比较难的唐诗之后,到她跟前“耀武扬威”,如果老师恰好不会,那这位同学简直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当然她也经常假装不会,让孩子在她面前找到存在感、成就感、优越感。因为唐诗,孩子们收获了强大的自信,她总是说,中华少年当树立这种文化自信。

低年级语文教学任务以识字为主,出乎常虹老师意料的是,背诗也成了她的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他们习惯了什么都跟诗连在一起,拼读音节“tǐng”的时候,他们就会“小娃撑小艇……”背上一气;看到“群”这个字,孩子会说:这是“君自故乡来”的“君”,加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羊”;有外校教师来听课的时候,他们还能借诗句发问:“请问客从何处来?”逗得教师们忍俊不禁。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的韩咏晓同学在读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之后,还改编了一首《赠李白》,虽然稚嫩,但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还用唐诗给自己的小组取了好听的名字,像“云深处”“深林明月”“绿水清波”“冰心玉壶”“共剪西窗烛”等。常虹说,每次喊他们的组名,都感觉唇齿留香,韵味悠长。

常虹的唐诗特色课,最初大多以时间为主题,比如:“诗中寻春”“诗情夏意”“行走在古诗的秋天里”“古诗冬韵”等,后来又有了和歌曲有关的《读唐诗》,让大家印象深刻。之后,接二连三设计了“无限诗意话田园”系列专题课、“大唐朋友圈”“唐诗带我去旅行”“花开千年”“万水千山总是诗”“从一开始”“明月千里寄诗意”等,惊艳了众多外来参观的各地教师。这些课程设计精巧,学生表现精彩,都是从不同的层面,让孩子们展示唐诗积累的成果,感悟文化之美。她的唐诗课堂让我想起了曾经来过林州二小的《山东教育》原主编毕唐书先生对这所学校的赞誉——“这里的学生最精彩!”

除特色课外,她的班级围绕唐诗,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唐诗对答会——在班级传统文化课或者阅读课上,开展唐诗对答会,分五言对答会和七言对答会两场,“主考官”出上句,学生答下句,下课时哪个组留下的组员最多,则为优胜组,加冕“唐诗英雄”称号。主题飞花令——每周的第一节语文课上,第一个环节是唐诗飞花令,学生根据教师上周给出的主题字,搜集整理背诵带主题字的诗句,在课堂上随机抽出两名同学进行PK。常虹说飞花令给学生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见到一处景物,能随口说出许多相关的诗句。唐诗经典诵读五年来,她们班的经典诵读节目在学校六一文艺演出、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读书英雄会上经常担纲开场或者压轴演出,《唐诗故乡情》《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等节目,集朗读、吟诵、演唱、跳舞、弹奏、书写于一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一个个节目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进入五年级以后,常虹开始鼓励孩子们自己写诗。“我对学生先要求形式(绝句),再要求字数(五言或七言),然后要求押韵,在此基础之上,再渗透一些关于古诗格律的知识。”交流中,常虹出示了一名学生的作品:

千丝万缕抽新芽,枝叶轻摇河畔花。

白发翁姑沐晚霞,小桥流水过人家。

5年的时间,常虹和她的学生们以诗为伴,一路成长。她说:“我希望在一个刚刚好的年纪,做一件既美好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令她感到无比欣慰、无比感动的是,很多家长也在陪孩子们一起背唐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热爱中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

常虹,这个在进行诗词教育探索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最美好的祝愿是,“让孩子们的童年心中有诗句,眼中有远方”。

猜你喜欢

背诗飞花唐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过江东
南方和北方
唐诗赏读
外卖小哥的诗与远方
老师,您辛苦了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与你一起背诗
唐诗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