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1-20黄瑶瑶
黄瑶瑶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温州 325804)
小儿脑瘫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儿童中枢神经障碍疾病。脑瘫患儿一般会出现智力低下、听力下降、运动、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需要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本研究中主要探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分为常规组(13 例)和干预组(7 例)。其中,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 3:2,在年龄方面,其范围为 1~10 个月,中位(5.30±1.20)个月。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1)根据患儿病情,为其做四肢运动康复训练。进行体位、上下肢、头部和颈部的拉伸,并循序渐进的四肢站立和平衡感的练习。(2)语言功能训练,通过初步发声、看图说话、语言复述等形式进行锻炼。(3)四肢按摩。采用从躯干端开始的延伸按摩,对筋脉进行舒张。进行穴位刺激。(4)心理康复训练。对患儿和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拾生活的信心。(5)采用玩游戏、负重训练、日常穿衣、吃饭等对患儿进行身体机能的锻炼。(6)采用中医推拿方法,对患儿相应的部位进行按、压、揉、点,进行刺激。
1.3 观察指标
1.3.1 采用贝利婴幼儿发育评量表,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发育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中两项评分满分均为10 分,评分与患儿发育情况成正比。
1.3.2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儿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正常,脑部发育正常,意识清晰;有效: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有显著改善,意识接近正常;无效:患儿肢体功能和脑部功能都没有改善,出现意识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t 值以及百分率和卡方进行组间对比计算。当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和发育评分比较 运动功能评分和发育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注:★代表组内比较,干预后高于干预前且P<0.05。
2.2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干预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为5例、7 例和 1 例,总有效率为 92.31%,常规组分别为 1 例,2 例、4 例和42.86%,组间比较,干预组更高(X2=5.934,P=0.015)。
3 讨论
脑瘫患儿,由于出生后受到各种原因的侵害导致其脑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影响其身体机能[1]。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以及运动障碍等[2]。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四肢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进行语言训练,可以矫正肢体、语言障碍情况。通过早期的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功能退化[3]。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进行康复的依从性。通过日常的小游戏、穿衣、吃饭等的训练,患儿能够找到躯体平衡感,其肢体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发育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干预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