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9-11-20罗丽娜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用法处方

罗丽娜

(番禺区中心医院 广州番禺 511400)

处方是指由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在诊治中为患者出具的针对患者病症的,且作为患者用药医治病症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依然成为不合理用药的一种干预手段,对督促医生精准、合理用药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处方在医院门诊用药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关研究较少[1]。因此,本研究以开出的门诊处方200 例作为对象,探讨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选择2019年4月~2019年5月开出的门诊处方,随机抽取其中的 4月、5月处方各 100 张。男 100 例,女 100 例。年龄(5 个月-83)岁,平均(40.41±4.76)岁;其中包括急诊、妇科、儿科、内科、外科。纳入标准:均为医院正式场合开出的医学处方[2]。排除标准:其他情况下开出的处方或入院基本信息资料不全者开出的处方;开出处方的患者性别、年龄、所属病科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成立专项点评小组。拟选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一名药师来作为此次点评工作组长,小组成员是其他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药师。(2)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小组成员,根据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诊治指南和诊疗规范、专项点评标准等,对抽取的处方作合理性点评。(3)点评后反馈信息。将小组点评的意见反馈给每个医生。

1.3 观察指标(1)处方干预前后情况对比;详细记录下干预前后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途径不适宜、用量用法不规范、重复用药、遴选药物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情况等指标变化,以分析评估干预的效果[3]。(2)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对比;对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途径不适宜、用量用法不规范、重复用药、遴选药物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率给予详细记录,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4]。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采用 n(%)表示,计量资料行 t 检验,采用()表示,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处方干预前后情况对比 干预前、干预后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用药、遴选药物不适宜及适应证不适宜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月份用量用法不规范发生率低于4月(P<0.05),见表1。

?

2.2 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对比 5月份处方不合格率低于4月份见表2。

?

3 讨论

处方点评是在处方经审核之后给予药师的又一项督促适当用药、尽量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的很重要工作,且具有一定法律意义的文书,生活中常见因处方书失误而产生一系列医疗纠纷。为提高处方规范率,近年来,处方点评工作用于医院门诊用药干预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5]。本研究中,干预前、干预后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用药、遴选药物不适宜及适应证不适宜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月份用量用法不规范发生率低于 4月(P<0.05)。说明点评工作用于医院门诊用药干预中能将处方予以规范,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数据表明干预后,各项参考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

本研究中,5月份处方不合格率为3.00%,低于4月份处方不合格率19.00%(P<0.05)。说明将处方点评工作用于医院门诊用药干预中能改善处方合格率。对用量用法不规范率来说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提高了医生开处方的水平,且点评工作根据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诊治指南和诊疗规范、专项点评标准等,规范性较高,从整体上来讲,提高了医学门诊水平及其规范性[6]。

综上所述,将处方点评工作用于医院门诊用药干预中能提高医生业务水平、规范医生开方行为,提高医院治病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未增加事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用法处方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作”与“做”的用法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特殊用法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撞车”、“撞衫”及其流行中的三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