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2019-11-20赵云先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卧床预见性满意率

赵云先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科 山西省 030024)

前言: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即为心律失常[1],常致使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加剧,促使其心功能减退[2],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会相应升高,引发社会关注。为改善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疾病症状,目前应用预见性护理对其进行辅助干预居多,可在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的同时保证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为系统分析预见性护理在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作如下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5年4月到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诊的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总计入组300 例,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150 例)与对照组(150 例)。观察组中,女 62 例,男 88 例;年龄35~83 岁,平均为(61.72±6.27)岁;对照组中,女 64 例,男 86 例;年龄 34~85 岁,平均为(61.38±6.32)岁。比较上述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纳入标准】⑴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均符合AMI 合并心律失常的疾病标准。⑵300 例研究对象已知情同意,临床资料均齐全,且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⑴言语、交流、视听、行为等障碍者。⑵接受治疗期间主动配合能力较差,或因故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传统护理,包括药物护理、环境与生活干预、生命体征监测、出入院基础宣教等。

1.2.2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方法:⑴病情监护,心律失常高发期一般为患者溶栓后3h,医护人员应在此期间对患者有无气促、眩晕、疲乏、胸闷等前驱症状进行观察,每十五分钟监测一次。⑵心理护理,治疗前期对患者的职业背景、家庭关系、以往病史、社会角色、经济状况等信息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其对症心理干预,期间灵活运用以往临床实践所得经验与心理学沟通技巧,充分予以患者关心、同情、理解,以达到减少患者紧张、颓丧、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目的,可提升患者配合度,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应激反应[3]。⑶用药干预,于患者病房内备好急救仪器与药品,对患者主诉予以充分重视,遵循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注意患者用药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干预不良事件,尽量减低用药的不良反应影响。⑷女性群体预见护理,大部分AMI 女性患者在临床上存在心电图变化不明显、症状不典型等问题,相比男性而言,其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误诊率更高。医护人员应对合并糖尿病、肥胖,或属于绝经期的AMI 女性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可一定范围内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2 组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时长、卧床时长、护理满意率、心律失常复发率。护理满意度测评依据参考NSNS 纽卡斯尔服务满意度量表,包括0-29 分(极不满意)、30-59 分(不满意)、60-89 分(一般满意)、90-100 分(特别满意)四个级别,护理满意率=(一般满意+特别满意)n/150★100%。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 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心律失常复发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上,两组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时长、卧床时长用“”的方式表示(t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时长与卧床时长观察组住院时长(8.72±1.26)d、卧床时长(2.27±0.43)d 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如表1。

?

2.2 比较两组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心律失常复发率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复发率(85.33%)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

3 讨论

AMI 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病因多与药物、代谢异常、植物神经反应、心肌疾病等因素有关的临床疾病[4],疾病表现多为出汗、低血压、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具有突然发作、循环障碍、心跳感等特点,病情严重时,患者易有晕厥、猝死的风险,对患者心理健康、生存状态有极大影响。以往传统护理干预下,仅能短时间内缓解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无法预见性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针对性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随着医疗理念更新,现如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AMI合并心律失常进行干预较为广泛,该方法是一种充分重视患者主诉与病情变化的护理手段,可在基于“温馨关怀、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下通过病情监护、心理护理、用药干预、女性群体预见护理等方式[5],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复发率,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效果显著。如文中表1、2 所示,观察组住院时长、卧床时长、心律失常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比较可知预见性护理在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传统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AMI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保证患者疗效水平与安全性,加快其恢复速度,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卧床预见性满意率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