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传统手法对足踝部骨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2019-11-20黄文泽王欣夏煜博郭英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足踝踝关节手法

黄文泽 王欣 夏煜博 郭英*

(1.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2.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足踝部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主要由于踝关节关节面和髋关节相比较小,但运动量承载较多,所以引发足踝部骨折。人体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能够进行跖屈及背伸运动,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之一,常见的足踝部骨折包括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跖骨骨折、趾骨骨折等。目前,临床上对足踝部骨折术后患者常用康复训练的方法促进骨折术后康复,但实际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因此,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松解患者的肢体关节,对患者的足踝部骨折术后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1]。基于此,我院尝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48 例足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足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和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的观察组,各24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龄17~68 岁,平均年龄(43.21±1.83)岁,踝关节骨折 15 例;跟骨骨折 7 例;距骨骨折 2。对照组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1 例,年龄19~70 岁,平均年龄(42.87±1.69)岁,踝关节骨折 12 例;跟骨骨折 11 例;距骨骨折 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并均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为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训练。取病人平卧位,进行下肢伸展放松,给予患者合理规范的动作练习,30 次为一组,每天3 次,一次三组,术后第1 天开始,每周为一疗程,共计四疗程。

1.2.2 观察组: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在踝泵运动基础上,加入踝部传统手法进行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取患者仰卧位,进行下肢伸展放松,并左手握住患者的肢踝关节上部,缓慢屈伸踝关节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训练,踝关节屈伸一个来回为一个完整动作,30 个来回为1组,每天练3 次,每次3 组。②取患者仰卧位,右手握住患者的前足掌,,缓慢旋转踝关节进行绕踝活动训练,踝关节环绕一圈为一个完整动作,30 圈为1 组,每天练3 次,每次3 组。③对患者进行双手拇指缓慢按压,按摩松解踝关节周围局部组织,3 分钟为2 组,每天练3 次,每次3 组。以上三种传统手法,术后第1 天开始,每周为一疗程,共计四疗程。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两组患者四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患者的疼痛指数、肿胀消退时间等症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其中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踝关节疼痛、肿胀完全消失,能够正常行走站立。有效:患者的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但行走站立有点困难。无效:患者的踝关节疼痛、肿胀虽然减轻,但关节活动存在异常,无法行走和站立。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足踝部骨折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观察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2。

?

3 讨论

足踝部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主要由于踝关节关节面和髋关节相比较小,但运动量承载较多,所以引发足踝部骨折。人体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能够进行跖屈及背伸运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肿胀,行动受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需要固定的时间较长,期间关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患者发生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遗留手术后的关节功能障碍,致使治疗实际效果不理想[3]。而中医传统手法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对患者的穴位、经络等环节起到了一定的调制作用,能够减少踝关节活动阻力,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提升患者的运动动能。

传统的中医康复手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痊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更好恢复,并且,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关节韧带再次粘连。从而,为了进一步验证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的效果,我院尝试选取从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8 例足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n=24),与实施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的观察组(n=24)。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足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此外观察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医传统康复手法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度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尽快康复效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足踝踝关节手法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儿童足踝部复合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护理27例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