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2019-11-20刘涛赵会杰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满意率人性化工作者

刘涛 赵会杰

(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1)

如今,医学模式由以往的疾病为主转变成患者为主,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只是与疾病存在关联,还涉及到给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工作,从本质上完成人性化护理模式的落实,构建友好的护患关系[1]。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者,其主要是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按照护理工作流程全方面执行,适应患者自身的需求。为了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产生的作用,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护理方案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60),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n=60)。其中观察组男性35 例,女性 25 例,年龄 20~70 岁,平均(45.14±2.72)岁。对照组男性 37 例,女性 23 例,年龄 25~73 岁,平均(49.52±3.04)岁。两组患者一般治疗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首先,术前沟通。在接收手术通知单之后,护理人员要走进病房中和患者与家属沟通,包括手术室中的基本设备与环境和收拾方式,介绍给患者在手术之后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的解除,构建友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其次,手术准备工作。护理人员要细致的检查手术之前情况,选择非语言交流方式,按照患者手术的具体部位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缩小患者身体暴露的面积,以免触碰到患者的自尊心。再次,手术护理[2]。手术过程中若患者的体温呈现下降的趋势,要做好保温措施,并且巧妙的和患者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紧张压力,便于手术正常进行。最后,手术随访。在手术之后的一天到三天之内对患者随访,统计患者治愈情况,指导患者多进食水果与蔬菜,加快疾病的恢复效率。

1.3 观察指标 选择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估两组护理工作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难易度,总分100分,通过患者与家属共同填写问卷表格,现场回收,涉及到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内容,其中十分满意代表护理工作者态度特别亲切,护理方式有效,带给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感与放松感;一般满意代表护理工作者态度亲切,护理方式相对有效,患者没有产生焦虑感;不满意代表护理工作者态度不够亲切,护理方式不够恰当,尚未带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与放松感,甚至产生焦虑情绪。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 X2值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如表1。

?

3.讨论

最近几年,护理学在不断完善进行中,基于“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已经广泛的存在于医学领域内,彰显着人性化护理的优势。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涉及手术之前和患者与家属沟通、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与麻醉师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手术之后及时随访,可以有效的舒缓患者相紧张心情,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3]。在此期间,护理工作者要对于患者病症情况与文化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患者交流,充分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任度,便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护理方案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各60 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因此人性化护理方式作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满意率人性化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人性化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