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高考重难点相关试题选登
2019-11-20
1.细胞膜上参与离子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离子通道受到适当的刺激,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
C.温度能够影响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Ca2+
D.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时,通过离子通道使Na+内流
【答案】A
【解题思路】缺氧会影响能量的产生,进而影响离子泵的作用,植物根尖细胞是通过离子泵吸收而不是通过离子通道,A错误;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B正确;温度能影响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通过离子泵所进行的跨膜运输,C正确;神经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即Na+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D正确。
【命题逻辑】高考在细胞代谢——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这一知识点常在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作为考向,考查角度有植物细胞吸水、失水过程中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溶液pH变化与细胞质膜上的H+逆浓度跨膜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实例判断等,依托实验考查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或结合具体实例考查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依托实例通常源自教材。本题涉及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物质跨膜运输、神经冲动的传导等知识点,涵盖人教版教材必修1、必修3的相关内容,符合高考试题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体现结构与功能观及稳态与平衡观的生命观念素养。
2.以某动物精巢为材料观察细胞分裂,观察到如图1所示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A.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则该个体内有的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
C.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D.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解题思路】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正确;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则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部分细胞和配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条,B正确;若该个体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命题逻辑】高考在细胞增殖这一知识点常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作为考向,考查角度有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及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对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考查较常见,往往渗透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试题素材或是实验,或无素材直接设问。本题涉及细胞增殖相关内容,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比较,涵盖人教版教材必修1、必修2的相关内容,符合高考试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的能力,体现归纳与概括、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思维素养。
3.如图2为有关免疫的过程,相应说法错误的是( )
图2
A.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的参与,细胞免疫也需要B细胞参与
B.图2过程表明该抗原已经突破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
C.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的过程与图中细胞免疫过程不完全相同
D.相比B细胞,浆细胞内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更丰富
【答案】A
【解题思路】体液免疫中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淋巴因子,但细胞免疫中没有B细胞参与,A错误;图2为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说明第一、二道防线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已经失守,B正确;图中细胞免疫依靠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但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结合癌细胞使其裂解,没有抗原的释放,二者过程不完全相同,C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细胞内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更丰富,D正确。
【命题逻辑】高考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知识点常在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作为考向,考查角度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探究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抗利尿激素对维持水盐平衡的作用、免疫调节过程的免疫应答及过敏反应特点等知识,常以实际生活为素材,通过举例探究机体调节原理,同时渗透生命观念的稳态与平衡观的学科素养。本题涉及免疫相关内容,考查人体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知识点,注重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理解,符合高考试题对生命活动调节与稳态的考查,有助于学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疾病预防的意义,体现稳态与平衡观的生命观念素养。
4.请据图3、图4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图3
图4
(1)图3是用绿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情况,所含的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据图3判断其中__(填“甲”“乙”“丙”或“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由图3可知选择提取色素的叶子是_______________(填“浓绿成熟叶”或“枯黄老叶”),该叶子中含量最多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4表示适宜光照和二氧化碳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分析图4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光合作用产生的O2可在_____(填场所)中被利用,呼吸作用产生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同等条件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若是在温室大棚中,昼夜均保持此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丁 枯黄老叶 脱落酸 (2)光合 线粒体 暗反应 (3)30℃ 不是 大棚中晚上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依然很强,有机物积累量少
【解题思路】(1)色素分离的实验原理是随着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增大,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从而距离越远,因此丁的溶解度最大;图3中甲、乙分别代表叶绿素b和叶绿素a,其含量比正常情况少,可能原因是选择了枯黄老叶,叶绿素已经发生了分解;在老叶中含量最多的激素是脱落酸。(2)由图4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增大,光合作用上升的较快,下降的也较快,因此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敏感;光合作用产生的O2可在线粒体中被利用,呼吸作用产生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3)当温度保持在3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最有利于植物生长;若是在大棚中昼夜均保持此温度,由于夜间没有光照不发生光合作用,不能合成有机物,但呼吸作用很强会消耗大量有机物,全天积累量减小。
【命题逻辑】高考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一知识点常在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综合、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可吸收利用光质、细胞代谢综合题作为考向,考查角度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放氧量、光合色素种类、元素组成及吸收光谱、光合速率、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等知识,往往依托实验背景对细胞代谢的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高级水平的考查,试题素材常以图表形式呈现。本题涉及光合作用相关内容,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影响光合作用的温度等知识点,符合高考试题对细胞生物学最基本的知识的考查,使学生在微观层面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体现结构与功能观、归纳与概括的生命观念及科学思维素养。
5.某种甲虫的体色有黄色和褐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A能控制黄色前体物质转化为褐色色素,基因B的效应是抑制基因A的表达,基因a、b没有相应的作用。若让一只纯合的黄色甲虫与基因型为aabb的甲虫杂交,所得F1均为黄色,F1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F2共有192只,其中黄色156只,褐色36只。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_______。F2中的褐色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重复该实验,发现某一F1个体的体细胞中含基因B、b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且其中2条含基因B,该变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个体产生配子种类是___________种。
【答案】(1)7 3/13 AAbb和Aabb (2)纯合黄色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含基因B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8
【解题思路】(1)根据题干分析可知,F2共有192只,其中黄色156只,褐色36只(比例为13∶3),推测F1基因型为AaBb,所以F2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占3/13;F2中的褐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2)若发现F1个体的体细胞中含基因B、b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且其中2条含基因B,即基因组成为BBb,而正常的F1个体中含B、b的基因组成为Bb,其中多出的一条含B基因的染色体的原因可能是纯合黄色亲本(BB)在产生配子时含基因B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纯合黄色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含基因B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了同一个子细胞,导致产生的配子中有BB两条染色体。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b,单独考虑Aa可得到2种配子,单独考虑BBb可得到4种配子,即BB、b、Bb、B,因此该个体可产生8种配子。
【命题逻辑】高考在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一知识点常在不涉及性染色体的分离定律应用、不涉及性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定律应用、伴性遗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XY型)综合作为考向,考查角度有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实验、植物性状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植物性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知识判断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并考查实验设计能力等,常以实际生活为素材对遗传规律的验证与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高级水平的考查,试题常以计算、图表、实验设计等形式呈现。本题涉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内容,考查一对性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及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符合高考试题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的方法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命题规律及考向,体现遗传的基本规律。
6.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盛产淡水鱼,为提高产量,渔民向该水体中投放了大量的饵料,结果导致近几年出现了严重的水华现象。请分析回答:
(1)在湖泊中,随着水深的变化,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是群落______________的体现。其中,影响水生植物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要调查某种淡水鱼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外部能量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3)以上事实说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要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使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出现水华现象后,由于人工的干预,该湖泊的环境条件改善,生物的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该实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
【答案】(1)垂直结构 光照 标志重捕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投放的饵料中的化学能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3)自我调节 结构和功能 (4)次生 速度和方向
【解题思路】(1)在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水生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如某种淡水鱼类,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2)由于投放饵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投放的饵料中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根据题意,大量投放饵料后,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4)在原来群落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该实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命题逻辑】高考在生态系统这一知识点常在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作为考向,考查角度有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信息传递以及种群数量特征、种间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金字塔、生态系统组分、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常以“物质与能量观”为依托,以教材内容或生活实践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和基础概念。本题涉及生态系统相关内容,考查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演替及稳态等知识,符合高考试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学生形成生态学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