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研究

2019-11-20董晓培吴启明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场所对象

■董晓培 吴启明/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不仅仅是指具体的地域环境,它还涉及知识的生成和辩护中的特定情境(Context),“包括特定的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以及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视域等。”[1]将科学视为动态的认知活动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科学内部的情境性和索引性特征,为科学认知的追溯提供重要依据。这里将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集中在科学认知对象、科学认知主体、科学认知场所、科学认知过程四部分进行思考。

一、科学认知对象的情境性分析

科学实验室中呈现在科学家面前的科学认知对象基本上都是天然自然与主体、中介相互耦合的人工自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以求得对于对象本体的认知,并把握现象下相对稳定的本体特征和规律。

在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决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素繁多。一方面,科学认知对象的选择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异质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处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的科学认知对象的确立具有机会主义,工业革命时代对生产力的要求使得热力学中热机原理得到了发展。知识的适用范围体现着它的情境性,以牛顿力学为例,很多人认为牛顿力学是普遍性知识、是真理。但在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后,牛顿力学构建的机械世界观发生了动摇。我们发现传统的经典理论只是在远小于光速的低速世界里理论数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而在高速世界中,理论数值与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牛顿力学的认知需要在经典理论的情境下才可以理解,体现出科学知识的情境性负载;另一方面是技术方面的限制,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无法实现对客观存在的科学知识的发现,大型粒子对撞机就是最好的说明。

二、科学认知主体的情境性分析

“科学知识首先和首要的是把握人们在实验室(或者诊所、田野等等)中如何行动。”[2]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科学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实践哲学强调科学研究的参与性、情境性特征,考虑将地方性情境纳入到科学说明中去。我们发现,科学知识是这样一种地方性知识,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存在着大量偶然性因素,不仅有来自科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还与科学家自身的兴趣爱好、科研习惯以及当下的可利用资源息息相关。塞蒂娜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是由特定的活动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构造和商谈出来的。这些成果是由这些活动者的特殊利益、由地方性的而非普遍有效的解释来运载的;并且,科学活动者利用了对他们活动的境况定位的限制。简言之,科学活动的偶然性和语境性证实了科学成果是一种具有索引逻辑标志的混合物,这种索引逻辑表示了科学成果的特性。”[3]

三、科学认知场所的情境性分析

科学实践哲学下的科学知识体现出高度的地方性,它反对传统的科学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主张将科学作为实践活动来考察。在实验室这个高度人工化的场所中,科学家们所做的工作都包含在科学知识的构造中了,科学家对研究对象进行隔离、操纵与追踪,构建起一个人工的简单化的“微观世界”来把握原本异常复杂的自然现象。地方性知识的科学观将科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科学实践场所和实践过程之中,赋予了科学认知场所—实验室以重要地位。在实验室场所中,个体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都遵循情境的规范约束展开实践活动,其有效性无法脱离相应的情境条件和异质性因素的影响。

首先科学认知场所的构建依赖于科学家的主观选择和心理偏好,例如DNA 为什么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由华森和克里克首先做出发现的说明,塞蒂娜对于实验室文化研究工作说明,以及拉图尔和伍尔伽关于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家活动的说明等等都对科学认识场所的情境性做了充分的论证说明。

其次科学认知场所中科学仪器的选择和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认知结果。其一,科学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由科学主体展开的,在科学仪器的使用中,科学认知主体本身已经处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中;其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研究内容也远非是人能直接观测到的宏观世界,量子力学的研究表明,仪器与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无法忽略。拉图尔认为 “使这些仪器显得重要的事实在于,没有它们,任何‘它们所涉及的’现象都不可能存在”[4]。

再次,科学认知场所的构建也会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如大型粒子对撞机设备的筹建。可见,经济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支撑实验室的创建以及实验设备的购买,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该实验室研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现实资源条件的限定决定了实验室研究的可行性。这些因素使得实验室的创建以及科学仪器的操作方式具有了地方性的特征。

四、科学认知过程的情境性分析

科学认知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经受考验,例如科学主体面对复杂的具体问题时需要作出明智妥帖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对科学认知对象的有效认知,不仅涉及到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的情境性制约,同时还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经济等异质性因素的干扰。在动态的情境中考察科学认知对象、科学认知主体以及科学认知场所其实是将科学认知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对科学认知过程的情境性分析实则也是对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有力论证,即证明知识一直是在我们创造性产生并不断在情境中重塑的实践过程。

五、结语

科学实践的地方性特征体现在其理论的可拓展性以及科学研究的机会主义特征。知识的产生受制于特定的情境,主要特现在实验室实践中。实验室是一个地方性场所,科学家运用具有地方性经验的技能知识构建的微观世界当然也是地方性的,因此科学知识是地方性的。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场所对象
蜗牛看牙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