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田露伴文学中的“独行侠”形象研究

2019-11-20叶立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独行侠旅途文学

■叶立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前言

幸田露伴(1867—1947),本名成行,号蜗牛庵,是跨越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的小说家、随笔家、考证家。幸田露伴与尾崎红叶、坪内逍遥、森鸥外并称为“红露逍鸥”,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作家。

本文拟先从露伴生活的时代背景及露伴本身的性格特征的角度来分析其文学中的“独行侠”形象的产生原因,并以《风流佛》、《一口剑》、《五重塔》三部作品为例,来具体分析其文学中的“独行侠”形象。

二、明治时代与幸田露伴

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是日本“文明开化”的开端。日本文学经过江户幕府近三百年崇尚汉文学的历史,亦迎来了西化时代。日本开始导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学,试图改良本国传统的文学。明治六年,森有礼、福泽谕吉等人创办了“明六社”,发行了《明六杂志》,介绍西洋的新思想和新知识。此外,介绍西洋政治及风俗习惯的翻译文学开始流行。当时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青年人对政治和实学尤为关注,政治小说也受到追捧。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明治前期西洋文学受到日本人的推崇。但当国民都在强调西洋文学的时候,深受传统文学影响的露伴却极为重视古典文学,他也成为其后的“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露伴出生在一个深受西洋文化影响的家庭。但是纵观露伴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比起家人热衷的西洋文化,露伴更热衷汉文学,他的涉猎面很广,如儒、释、道方面的书籍等,他就像一个“独行侠”,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

同时代的尾崎红叶创办了砚友社,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文学上的朋友。但是,露伴在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的,比起加入文学团体,他更喜欢拥有个人的创作空间。正如他的名字,露伴,“以露为伴”,他如同一头孤独的狼,独自行走于文学的世界。

露伴本身就是一位“独行侠”,故而当他对现实社会的过度欧化产生不满时,当文人都在描写迷恋欧洲的日本人时,露伴却反其道行之,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群技艺高超的旧手艺人。他们是时代的“独行侠”,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却又熠熠生辉。

三、幸田露伴文学中的“独行侠”形象

《风流佛》是一部构思严谨、充满神秘色彩及理想主义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珠运是个手艺高超的雕刻师。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卖花姑娘阿辰,两人经过磨难,终于要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新娘阿辰却在婚礼前夕被亲生父亲寻回。两人的婚事就此破灭。出于对阿辰的思念,珠运开始以阿辰为原型进行雕刻。小说的最后,雕像动了,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针对男主人公珠运,露伴在小说的开头是这样描述的:“话说,珠运雕刻的手艺很高,他把三尊、四天王、十二童子、十六罗汉,甚至五百罗汉都记在心里,并能用小柴刀雕刻出来”。①珠运有志于雕刻,他曾发过誓一定要专心致志地修炼。此外,文中提到:“他既不同那些喝得脸色赛过林间红叶的醉醺醺的人为伍,也不同那些吃着垫了海带的汤豆腐,边隔着玻璃赏雪的游手好闲之徒结伙。对岛原祇园的艳色更是斜眼也不瞟一下”。②尽管世人都说这世间再也没有飞弹时期的巧匠了,但我们可以看出珠运是一个专注雕刻的“独行侠”,他不理世人的看法,坚信通过努力,自己的技艺就能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出师了。但他没有安于现状,留在家乡做一位雕刻师,而是踏上旅途,希冀通过旅途的见闻来提升自己的手艺。当时世上已经有火车了,但是为了修业,他却选择步行。旅途是艰苦的,尽管他早已习惯贫苦,但是连在睡梦中,他都感到孤寂。尽管如此,他仍不断鞭策自己,独自行走在修行的旅途中。

《一口剑》是围绕刀匠正藏展开的。正藏因与阿兰相爱,被父亲逐出家门。两人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过着贫苦的生活。一次酒醉后,正藏吹嘘自己的手艺十分高超。这话传到了王爷的耳中,王爷给了正藏五十两银子,希望他在120天内锻造出一把绝世宝剑。正藏哭着向阿兰坦白自己只是在吹牛。阿兰哄骗正藏喝了很多酒,将五十两银子偷走了。酒醒后,正藏十分伤心,两度欲自杀,都被人救下。正藏终于幡然醒悟,最终成功锻造出一把绝世宝剑。

提到《一口剑》,大多数人都会谈到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主义,而对主人公正藏的解读却不多。明治时代,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本青年大多都抱有出世的念头,很多人为了出世不惜放弃爱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森鸥外的《舞姬》。《舞姬》的主人公丰太郎可以说是明治初期受到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意识影响的代表性青年。但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丰太郎最终放弃了爱情。诚然,丰太郎的选择,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正藏却与大多数人不同,他在爱情和仕途面前选择了前者。

当被妻子背叛后,正藏绝望到自杀。但当他接下王爷的委托——铸造一把绝世宝剑,他便全身心投入其中。当120日期限到了,使者来取刀的时候,他说道:“要我在我不中意的刀上,錾上我的刀铭,我还不如剖腹而死”。尽管使者进行了种种说服,可他就是不肯应承。他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独行侠”,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皇天不负苦心人,三年后,他终于成功锻造出一把绝世宝剑。

《五重塔》的主人公十兵卫是一位技能出众、处世不善的木匠。十兵卫的师傅源太受江户感应寺邀请,获得了建立五重塔的工作。十兵卫认为这是百年难遇的工程,恳求住持将这项工作交给自己。知道这件事后,源太二人主动提出让十兵卫做自己的副手,两人合作建塔的建议,十兵卫却不同意。源太又提出自己为副,十兵卫为主的建议,但还是遭到了十兵卫的拒绝。最后,源太将建塔的工作全部让给了十兵卫。“落成典礼”的前一天,不幸遭遇大暴风,整个江户都遭受了巨大的灾害,十兵卫建造的五重塔却巍然不动。

文中的十兵卫,在源太的弟子的眼中就是忘恩负义之徒,不仅抢了师傅的工程,还辜负了师傅的一片好心。但十兵卫接下这个工程是因为他珍惜这个百年难遇的工程,他相信自己的技艺足以建造出令人称赞的五重塔。因为他常看到手艺不高的人修建宫殿、承包宫殿,花了很多钱,却没有建出好的建筑物。他不想浪费这个好工程。至于十兵卫拒绝合作建塔的理由,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十兵卫干活也使唤人,可不愿旁人出主意。我也给旁人打下手,但绝不多嘴多舌。不论是柱子的构造还是椽木的配置,凡是我分内的活儿都得照我的主意去做,丝毫也不能听人摆布,好坏我自家承担。③由此可见,十兵卫有自己的原则。他替人干活时从不发表意见,但轮到自己的工程,他也不希望他人发表意见。十兵卫对建筑是有自己的坚持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坚持,当源太要把熟识的大商号、画好的图纸及优秀的匠人介绍给十兵卫时,十兵卫再次拒绝了。因为他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建塔,而非依赖他人。十兵卫的一系列举动,在世人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但他从未妥协,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塔,最终也取得了成功。

四、结语

明治时代,日本强调欧化,企图通过学习西洋技术来发展国家的经济。在此时代背景之下,露伴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独行侠”形象。这些人物都异于同时代的其他人,他们看似格格不入,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在《风流佛》中的珠运、《五重塔》中的十兵卫、《一口剑》中的正藏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无穷潜力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文章结尾处,露伴都给了他们圆满的结局,这也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浪漫主义色彩。

注释:

①文洁若.日本文学丛书风流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②同上。

③同上。

猜你喜欢

独行侠旅途文学
乐在旅途
疯狂旅途
我们需要文学
“马”上旅途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小丁首秀
丁彦雨航,独行侠欢迎你
旅途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