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美学谈《画山水序》
2019-11-20南开大学文学院
■赵 晨/南开大学文学院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数十个王朝更迭变换。然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思想空前开放,文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崇尚自然、超然物外、洒脱倜傥的风流名士。他们所代表的“魏晋风度”,正是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产物,也是魏晋美学的体现。在此中国古代美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美学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到来,中国传统情感美学观也在那个时代正式形成。魏晋时期人们注重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魏晋美学跟魏晋玄学主要相连,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涌现了一大批艺术文化作品,山水画论的先河——《画山水序》应运而生。这是宗炳在老年时期,不能亲临山水,写下的山水画论,是中国古代第一篇山水画理论,其中体现的以老庄为代表的精神非常浓厚。
一、山水有道
文章的开头多次提及“道”,这个“道”便是老庄思想中的道,指的是世间万物、宇宙。老庄思想本以虚无为本体,此道听起来浩淼无边,是形而上的,所指向的其实是潜在的无限可能,并非虚无,可以随时化为万有。是玄学所倡导的通过有限现象,继而抛弃有限所达到无限的境界,就如《周易》中“尽意莫若像,尽象莫若言”(一个人的言行会互相影响的,言语与行动会是一致的,若果发现某一点与另一点有悖,就可以通过他的言或者行去寻求他本来的样子)这就是抛弃原有的表面的有限,去追寻这个人的原相,从而到达无限。由此,“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型媚道”,圣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发现了道,山水以他的形质之美去体现道。在这句话中,有明显的形而上指向,山水不仅是眼前的山和水,还是道的寄托,作者阐述了山水画的作用,不同于以往的欣赏,山水画更多的是通过纸上的山水来品味圣人之道。所以画家能够于自然之中捕捉到蕴含于宇宙万物中的“道”,并且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将他表现出来。能够传达出天地万物之道的作品,会是好的山水画。
二、山水有情
为了学习圣人之道,首先,画家与欣赏者要“澄怀味像”,抛却世间的尔虞我诈、斤斤计较,以平淡空明的胸怀,来作画或者欣赏画作。“澄怀”,涤荡胸怀,抛却杂念,“味像”,品味山水之像,不仅仅是他表面的像,还有山水所蕴含的道。这其中蕴含着一种情理结构,即普遍性的逻辑认识与心中的心里构建相结合,是智慧与哀乐情感相结合。这时的美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讲述伦理政治、劝善惩恶,它开始与人相关联,与人的情感相关联。虽说艺术与情感一直相互依存,但是从真正的审美意义来说,艺术与情感的融合始于魏晋。这种转变深深的影响着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对于画家,“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具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画家通过眼睛观察,然后运用自己的理解与技法绘画,若是画的好,便能传达出情感,这与西方的后印象主义的绘画类似。因此,“夫理绝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与千载之下。”文学与艺术作品一直都有着共情的作用,山水画其实也是一个媒介,所以即便相隔百年,通过古文、古作,依然可以领会作者的在那一刻所产生的个人情感。在给观赏者带来情感体验的同时,优秀的画家还能抓住山水之道,这道本虚无缥缈,但是画家将其寄于山水之间,使得他可以变成有型的东西,被人们看到、理解,所以在美学思想的影响下,魏晋时期的画家不仅绘情,也绘道。
三、直面山水
在宗炳看来,他眷恋庐山、衡山等,到了老年依然念念不忘,就算是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他仍旧坚持游览于各大山川中,并且“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他也很惋惜自己无法再同年轻时一样于山水中,无法身临其境的感受了。置身于山水之中,为的是身临其境,感受自然,感受山的气魄、水的温婉,也更是在山水之间亲自探寻道。相比较通过纸上的山水探寻道,置身山水更是一种实践,通过实践来得到的感受会印象更加深刻。在动荡的魏晋,现实的混乱使得更多的人寓于山水,它或许是一个暂时逃避的居所,又或者是人一生理想的寄托、追寻,这些现象,也都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思想出现的。魏晋的思想美学,使得一些清醒却又无能为力的士大夫纵情山水,于山中饮酒、清谈,超然脱俗,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成为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学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品味和爱好。
四、卧游山水
在《画山水序》中,宗炳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提出山水画透视问题的人,他由于年事已高,不能再如年轻时一般游山玩水,便通过山水画这个媒介,体悟山水。昆仑山那么大,置身于其中只能观赏到局部,但若是远观,便可以的更全面,这里揭示了一定的透视原理。于是人们可以在方寸大的纸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原本实物的大小,描绘山水的全貌,“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于一图矣。”这样按照比例作画,并不会因为缩小而减弱原本的山水气势,若是画家技艺精湛、心思通透,甚至还可以将山水之神跃然纸上,神形兼备。宗炳追寻到了蕴含于山水之间的某种道,这些都是源于他纵情山水数十年所得出来的。类比于当代,各色的山水图,尤其是优秀的山水图,他就像一门好的教材,在人们无法真正去实践的时候,为人们提供理论与启发,多张山水图就好比多种教材,人们阅遍群图,对于山水就算没有深刻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在理论上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五、山水在神
从《画山水序》的原文中所看,宗炳认为,山水画作比之真正的山水,更高出一筹。因为山水画是画家经过思考、概括画出的山水之道与山水之情,所以相比真正的山水,会多出作者本人对于“道”的理解。在宗炳这里,中国文艺在心理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出现了,想象的物体大于真实存在的。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中国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了,画在神而不在型,画纸上的山水是画家面对群山寻找山水之神,归纳或是用什么别的技法,将自己感受到的“神”画出来,真正的山并不是如画纸上的一般。画纸上的山水,无光影、明暗,没有现实中的透视,这一座山与另一座山并不能同时看见,但画家可以将二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分布。山上是什么树,是松柏?是石榴?都未可知。这些没有描绘到的事物,就用观赏者的想象来补充,给观赏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思考的空间。
六、山水畅神
在山水作画、赏画过程中,先“澄怀”,再问“道”,最后要达到“畅神”的目的,山水画作是为畅神。“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在这一刻,美学不再像过去仅仅关心情感是否符合儒家伦理,文章作品是否有政治条教作用,审美开始将重点放在了人这个个体。艺术作品不为政治,不为伦理,不为纲常,艺术不再是工具,开始为人世间普遍的情感,比如自然的变化、万物的轮回、宇宙的流变,开始纯粹的将个人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不论是绘画、音乐或是文学,艺术所表达的内核题材也开始变化,虽然情感发自画家个体,但是却是画家对万物山川的理解、感叹。三玄合流的魏晋思想,铸造了华夏文艺与美学的根本心理特征和情理机制,被禁锢已久的文化艺术终于不再“规矩”,他变得深情、温婉、如山川之水绵绵不绝、婉转依依。
七、艺术作品的永恒
在魏晋时期,中国的艺术、美学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朝代动荡、官场灰暗,越来越多的文学艺术家抵触冷酷的现实,作品便反映着作者的想法,妄图脱离现实的桎梏,这些作品“意愈浅愈深”,不再拘泥于现实,但表达出的意境、情感,却没有因为他的不具体而减少,反而更加深刻,给人以奇异的审美感受,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永远流传于后世。艺术在历史探寻的道路上,越来越接近永恒,他靠着我们共同的心理感受,使我们即便相隔千百年,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情,无论再过多少年,依然还会有人能了解。在魏晋时期,艺术真正有了生命,他会通过这份深情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