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2019-11-19董艳黄丝娜刘彪

领导科学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成因党风廉政建设民办高校

董艳 黄丝娜 刘彪

【摘要】近年来,民办高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量,对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高校注重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近年来,民办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反腐倡廉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亟待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析问题背后的成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民办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9)17-0060-04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教育殿堂,在高校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树立高校的校风学风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民办高校党组织作为学校运行的主要领导组织,只有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才能保证整个学校的有序运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近年来,民办高校中的腐败案例层出不穷,损害了学校的形象,更不利于学校的科学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加强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要对目前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有利于民办高校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上缺乏重视

民办高校中“四个意识”不强,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执行不到位;“两个责任”落实不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意识较弱;“三会一课”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在民办高校中,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不够,教师片面注重加强民主、公正和自律意识等方面的素养,对政治规矩缺乏最模范的遵守。同时,民办高校比较容易忽视党风廉政建设的规范性,极少关注其中的腐败情况,导致直接削弱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对于违纪乱纪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批评处置和教育。

民办高校的政治站位不高。表现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认知偏差,误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只是学校领导党员干部的工作,无需落实到学校教师的每一项工作中;同时,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党风廉政建设与科研教学同等重要,在培育新一代人才的过程中,忽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党风对于校风建设的关键作用。

2.监督上敷衍塞责

由于党委政治站位不够,民办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相对较差,很多教师在党风建设问题上流于形式,有检查时做做样子,没有检查则不予理会,这种情况在民办高校中较为普遍。监督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主要原因是形式化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此外,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喊口号,没有落实在行动中,参与程度低,存在逃避现象。

3.制度上存在漏洞

在制度建设层面上,民办高校往往只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教学竞赛、学术科研、后勤管理和人才引进等工作,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有的民办高校甚至在机构设置中没有纪检部门,同时存在着管理混乱、工作越位、监督缺位、职能错位等问题。有的民办高校的纪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是同级关系,其在工作中的监督职能容易出现失衡或者不到位的现象。党委监督者往往容易受自身职位的限制,监督的实施过程也容易受到干扰,长期以往,纪委难以有效发挥监督职能,造成“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现象。

4.考核上流于形式

民办高校在考核方面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考核的方式千差万别。民办高校在管理方面责任制度方面严重缺失,追责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明确责任、细分责任是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责任落实的首要任务。必须明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是本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一旦出了问题一把手就要负首要责任,班子中的其他成员,是其分管工作中的主要责任人,要追究其直接责任。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对具体责任内容的规定还是比较抽象和籠统的,因此在执行中,效果难免大打折扣,难以真正落实。

民办高校各部门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工作人员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对出现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往往难以发现,甚至发现问题后也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又在落实责任和责任追究方面中碍于情面,避重就轻,导致失责行为往往难以有效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此外,在开展工作时,没有进行相关的纪检信息沟通,对于发现的苗头问题,由于担心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迟迟没有启动追责程序。

二、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随之而来的便是贪污腐败问题。随着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增多,涉及的经济利益也随之增长,例如在后勤、物资采购、招生、图书采购、教材订阅等涉及钱财的部门不免出现腐败现象。民办高校为了建设更多的校园资源,盲目增加校园用地,片面追求校园建筑的豪华壮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忽视了实用性以及学校科研经费和教学质量的成果。这种片面追求商业化和利益化的现象,是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方面浮躁的表现,违背了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要求。

1.封建传统官本位文化的消极影响

受中国封建官本位文化的消极影响,民办高校中“官文化”现象严重。在民办高校中一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严重,认为任“官”便有利益可图,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徇私枉法,利用公共资源的特权捞取私利,置学校的利益和形象于不顾;同时,官文化的影响使得学校中下级对上级“唯命是从”,下级对上级的权力谄媚巴结,极易形成腐败的利益团体,从而忽视教学的重要性,给学校带来不良风气和负面影响。

2.高校行政权力泛化

民办高校中行政权力泛化会直接导致学术权力受到制约。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会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民办高校中的行政人员主要担任教师的职称评审和学术评审等工作,评审中往往会带有行政色彩,不利于评审的公正性,导致学术研究在教学系统中逐渐弱化,学术功能未能完全体现。同时,学术权力受到压制,极易产生学术腐败现象。行政权力泛化导致一些科研项目被拥有行政权力的领导拿去,而不是以学术研究水平来选择和承担项目,加之行政人员对于学术研究针对性不强,精力分散,极易出现学术造假行为。一些学者甚至通过贿赂相关行政领导获得科研基金等等,这些都是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

三、针对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肃清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建设一直在路上。民辦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为了确保学校廉洁自律,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建设也成为其重要工作之一。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任重道远,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学生,需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各方面的建设,把教育和监督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

1.树立思想意识,加强理论武装

民办高校各阶层应当牢固树立思想意识,在思想上提高觉悟,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握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避免出现负面影响。例如,南宁学院采用“校级层面-总支层面-支部层面”三级联动的形式,把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一,抓好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2018年来,党委中心组共集中学习7次,重点学习了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全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第二,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各基层党组织加强学习。2018年以来印发政治理论学习通知9次,在校级层面开展专题报告会、讲座、上党课等5次。第三,创新学习载体增强学习实效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全体党员充分利用“八桂先锋”网站、微信公众订阅号或者APP进行学习,购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大学生网络党校资源,组织全体党员开展网络学习。2019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平台注册党员768人,掀起赶超跨越、争当学习先锋的热潮。针对党员干部队伍,每年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至少1期。

2.完善制度体系,落实党的各项要求

持续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具有自身特殊和实际情况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党建制度管理体系。为做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近年来,学校出台意识形态工作管理相关制度文件40多个,建章立制保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同时,学校构建党委宣传部-基层党组织宣传员-学生宣传队伍三级梯队,积极做好党的思想理论宣讲、宣传、舆论监管工作。2019年成立新时代讲习所,组建讲师团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中央、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目前已开讲2期。

3.落实执纪问责,多部门联动履职

监督是促进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手段。民办高校党风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形成党内党外、上级下级、校内校外全方位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监督体系,360度无死角地扎紧制度牢笼。我校每年都要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工作。2018年,我校下发《关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各部门配合,在全校范围内突出重点开展课堂教育教学管理、思想阵地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重点人教育管理、社团管理、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意识形态自查工作。同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开展网络阵地检查。2018年5月,党委宣传部开展全校网络阵地专项检查行动,重点针对校园网、校园论坛、微信、微博等学校网络主阵地的发布内容、网站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禁止师生在学校主阵地上发表政治性错误言论,整改长期未更新的部门网站,治理了一批“僵尸网站”。学校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风险点的自查和掌控,每季度形成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报告上报至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

总之,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理想信念教育、监督制度、问责程序、师德师风规范等方面,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需要列入民办高校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重点工作之中,更需要认真采取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措施、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措施、师德师风建设和必要的奖励惩戒措施等等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4.

[3]王岐山.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7-11-07.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6-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专项课题一般项目“民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ZJ09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董艳,南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黄丝娜,南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基层党建;刘彪,南宁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问题成因党风廉政建设民办高校
管窥高中生习惯养成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抓好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内外业工作常见问题成因及改进建议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裂缝防治技术探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