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的语文基础能力培养
2019-11-19谭清芬
谭清芬
摘 要:职业素养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通用性、基础性。而初中阶段是语文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基于此,本文以语文课程教学为背景,以教师语文职业素养为导向,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为语文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职业素养;语文;基础能力
前言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语文课程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内容层面寻求创新,而且需要在教育方式上不断突破。为了深入发掘教师自身创新创造能力,从新视角出发,对如何提升語文教师职业素养,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提升提供案例。基于此,对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语文基础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一、营造生态环境,激发初中生自主性
初中生是一颗颗幼苗,语文教师应精心呵护,为其提供适当的空气、水分、营养、土壤,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为初中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提升提供原始动力。只有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出学习的氛围,促使学习场所形成优质生态,才可促使初中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发展兴趣爱好,真正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1]。如在“苏州园林”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促使学生在领略苏州园林画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爱美爱国的感情,语文教师可立足苏州园林总特点。从文章总说、分说结构层次入手,在展示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课文余下部分介绍了什么,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
在上述问题提出之后,语文教师可要求初中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实例,解决上述问题。随后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为核心。结合“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等例子,揣摩语句,体会说明文中记叙议论结合的表达方式特征,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性,为学生语文基础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二、深化合作参与,培养初中生团体协作能力
悦读、研读、反思读是语文课程中初中生读书的三个境界,通过上述境界的逐层递进,可帮助初中生破解学习倦怠,进入自主专业成长,形成个性化学习思想。而个性化学习思想是基于职业素养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核心培养目标的[2]。为进一步落实个性化学习思想培养理念,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坚持读书、学习、钻研。如在对“敬业与乐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节课教育对象为年龄在十四岁左右的学生,其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因此,在教学之初,语文教师可以“自主”“合作”为主要教学因素,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六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在课题导入、学生自主探究后,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个与论点相关的任务。如“有业之必要”“要乐业”等。在相关任务提出后,引导各小组学生根据本文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分析本小组负责论点表达方式、说明结构及主要用论证方式。最终逐层深入,领会文章情感,指派代表总结主旨。通过一系列合作活动的开展,可在加深学生对类似文体印象的同时,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开展多形式读书,拓展初中生课程实践空间
首先,多维问题思考是基于职业素养的语文基础能力核心内容。因此,为帮助学生进行多维问题思考,激发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的勇气及自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以跨层次读书为主题。在基础性教学资料应用的基础上,打破既有教学秩序及规范,打通朗读课、表演课、写作课、演讲课衔接渠道,为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真正将语文课转变为朗读课、讨论课、表演课、演讲课。如“最后一课”课程教学阶段,语文教师可在全文通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重点品读关于韩麦尔先生的语段。
其次,鼓励班级内部学生以本课主题“最后一课”为引导,模仿韩麦尔先生言行。同时利用相同的方式,分析小弗朗士言行及心理变化,构建一个表演空间。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文章中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内容,对文章主题进行进一步归纳。
最后,以小练笔的形式,根据文章结尾内容,以“散学以后”为主题,要求班级学生进行演讲讨论。通过合理想象、表达,进一步升华文章主题,达到课程实践空间拓展的目的。有条件的情况下,语文教师也可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一些课外作品,如“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鼓励班级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类似文体写作,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综上所述,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为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在现有教学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将语文课程与实践活动紧密关联,将课堂及课下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自主性运用能力及合作能力,为其语文基础运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可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突显“语文味”[J].时代教育,2015(18):223.
[2] 王守海.智慧读书,塑造师校人职业素养三境界:记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李翠珍校长[J].基础教育论坛,201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