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2019-11-19莫仕锐
莫仕锐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人们对各种商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无公害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机茶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是传统茶叶产业在新时期的必然转型发展之路,能够通过先进的茶叶栽培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在提升茶叶质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的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有机茶产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栽培管理技术;有机茶;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健康意识愈加深入人心,对健康保健饮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就给有机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存在很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新时期,传统的茶叶栽培与管理方法已难以跟上时代发展需求,容易在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下,降低土地自身的持续生产能力,损害自然系统,长此下去,势必会对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将茶叶种植和现代生物技术深入融合到一起十分必要,无论是对茶叶产业自身的效益,还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在茶叶生产和饮用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茶叶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健康饮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茶叶出口量越来越大,红茶、绿茶、白茶等中国传统茶叶品牌开始走进国际市场,并迅速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欢迎。2016年,我国茶叶总产业为243万吨,种植面积为4448万亩,在行业内部自发驱动和外界推动下,产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改革,产业组织整合速度逐渐加快,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受到了更多重视。2017年,我国茶叶总产业为260.9万吨,种植面积为4588万亩,2018年,我国茶叶总产业为261.6万吨,茶叶生产的质量和结构稳步提升,有机茶栽培种植技术应用的绿色效益初步显现,中国有机茶优势品牌正在形成。
有机茶简单来说,是在茶叶原料的全部生产过程中坚持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自然规律,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有益于环境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避免使用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同时在茶叶加工中避免使用合成食品添加剂,保证满足有机茶认证需求的健康保健饮品,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实现茶叶生产的高产、优质、有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实际情况中,我国茶叶产品的生产中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仍旧不够深入,大多数茶园依旧采取传统的栽培管理方式,通过人工种植、管理茶叶生产各个环节,缺少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措施,影响了有机茶的推广和品牌形成。
二、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的措施
(一)做好茶园种植准备工作
要生产出有机茶产品,首先,要建设有机茶园,做好有机茶种植前的各方面准备工作,为茶叶的生长发育创设良好的条件环境。尽可能选择在气候适宜、植被丰富且自然条件较好的半山区、山区建设茶园,保证茶园周围环境满足生物多样性特征,茶园可被繁茂林木所包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其次,茶园地点不能建设在工业区和城市,避免茶园大气、水源和土壤受工业放射污染以及三废污染,保证土壤养肥平衡,环境空气清新。最后,重视对有机茶品种的选择,为了保证有机茶质量,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无性系有机茶树品种。
(二)土壤管理
在整地过程中采取深垦方法,为茶园有机茶的持续生产创设良好土壤条件,促使土壤在深垦中发生理化变化,并加深土层,提升土壤自身的保肥能力和蓄水能力,让茶树在生长发育中从土壤获取良好的热条件、通气条件、肥水条件[1]。要注意的是,这一步骤实施中,要将施基肥和深垦同时进行,才能保证深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为不同茶园实际情况的土壤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丰富的有机茶栽培管理经验,严格控制磷肥、土杂肥的用量,一般情况下,磷肥用量在50公斤~100公斤为宜,基肥用量在15吨~25吨间为宜,一边深垦,一边分层将基肥和磷肥施在茶树种植沟里,最后将地面进行整平处理,按照有机茶树的种植行距要求,开始接下来的种植工序。
因为有机茶园的建设区域多为半山区或山区,所以要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土壤因雨水冲刷而发生有效涂层变浅、涂层暴露进而降低肥力、插根裸露在外的现象。茶园采用行间铺草、开设隔离沟、修筑梯田、高种植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以满足有机茶的种植需求。此外,在选择土壤覆盖物时,选择绿肥、豆秸、麦杆、稻草、山草等有机物,使用这些没有化学污染、不含农药的天然生长有机物,可避免将虫害、病菌带入有机茶园,在使用前要对覆盖物先暴晒、再堆腐、最后通过石灰水消毒的一些列处理后,将其深埋进土壤中。
(三)播种
有机茶的播种时间具有一定季节性,在雨季开始前进行播种能提升成活率,无论是南方茶园,还是北方茶园,都要在结合气候规律选择雨水较多的春季进行播种,保存茶籽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之间,适宜的温度为5℃~7℃之间。在良好的保存环境下,既能避免茶籽发生鼠虫害和微生物污染问题,也能提升茶籽的出苗率,使其提早出土,具体操作如下:将湿润的沙子和已浸水饱和的茶籽进行一层一层的交替堆藏,控制沙堆高度低于60厘米,保证良好透气性,防止茶籽沤烂,经过约20天堆藏后,在至少一半茶籽已漏出胚根后,開始进行播种。每株间距离约30厘米,按照条式等距离穴播种原则,每个茶树穴内播种3~5粒茶树种,保证3~5厘米的播种深度,在完成播种后覆盖好土。
(四)施肥
在栽培管理有机茶过程中,肥料使用要以农家有机肥为主,适当的配合使用无机矿物质肥料、微生物肥料和腐殖酸类肥料,坚决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叶面营养液、生长素、各种化肥、医院粪便、污泥和有害垃圾等。在具体的施肥技术和管理上,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一方面,肥料的种类和来源上,有机茶施肥适宜的农家肥包括饼肥、作物秸秆、沼气肥、人粪尿、腐熟的厩肥,使用前要通过5~7天的高温发酵处理,直至充分腐熟才能施用。在茶树的间作管理中,针对幼龄茶树,可通过在茶园种植豆科绿肥作物的方法,包括金光菊、紫云英、蚕豆等,既可将其直接在盛花期埋进茶行内,也能将其制作沤肥或堆肥,作为土壤覆盖物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无机矿物质肥料、微生物肥和有机专用肥,在严格控制用量前提下可允许使用在有机茶的栽培管理中。
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上,茶园管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茶树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对土壤肥力、营养状况进行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和检测结果,适当的调整施肥频率和用量。在追肥中沿着茶树冠滴水处进行开沟施肥,每亩使用100千克腐熟饼肥或500公斤人粪尿即可,施肥沟深保证在10厘米~15厘米。
(五)水分管理
要保证有机茶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就要重视水分管理,保证其具有75%~90%的耕层土相对含水量。通过在茶树四周增加植被覆盖度的方法,降低水分蒸发率,增强水源涵养效果,一旦发现相对含水量未达到70%,及时通过饮水灌溉措施,满足水质要求标准。在雨水风雨的夏季,加强排渍工作,避免病虫害问题出现[2]。
(六)病虫害防治
首先,树立起绿色防治病虫害理念,杜绝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以农业措施配合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保证茶树能健康茁壮成长。利用遮荫树、行道树、防风树的种植,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和布局,主动创设不宜于杂草和病虫滋生的环境,在农闲季节实施科学的中耕措施,及时除草,破坏虫害的滋生和栖息场所,同时加强对百草菌、白僵菌等病虫害天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达到提升茶园自然生物防治能力。此外,也可采取糖醋液、色板、灯光等对害虫进行诱杀,使用符合有机茶标准的矿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灭杀害虫。
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背景下,推进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既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茶园要从各个环节落实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升有茶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进我国茶叶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永前.有机茶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8(24):66-67.
[2] 张明.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栽培与管理[J].现代农业,201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