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构建深度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9-11-19钱进
摘 要:深度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需要教师有智慧地进行课堂设计,立足学生成长经验,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设计思考性的问题,挖掘思维深度。文章以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为例,从教学目标设计到教学环节设计,探索追求深度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挖掘生命的力量,找到克服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深度思维;经验;挫折;生命的韧性;课堂设计
作者简介:钱进,上海市嘉定区震川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上海 200000)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059-02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思维是由观察到的事物推断出别的事物,将前者作为对后者的信念的依据或基础。思维不会自发产生,由具体事物引发、产生了某种困惑或怀疑,思维才会被激起。
一、深度思维下的教学目标设计
有学者认为深度思维有四个特征:①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②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③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④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由此可以看出,深度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要构建具有深度思维的课堂需以精准知识为主线,以优质问题为动力,以思维对话为载体,以交互反馈为保障,以能力评价为机制,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着眼于挫折,探寻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基于追求深度思维的课堂设计理念,本课教学目标见表1。
二、深度思维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1. 从经验走向深度思维——成长曲线图引思考。“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人生这个词太抽象,通过绘制成长曲线图,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这句话。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坐标图,横坐标代表年龄,一个单位为一岁;纵坐标代表情绪,正数代表积极的情绪,负数代表消极的情绪,相应数字代表情绪的强烈程度。把0到12的记号点依次相连,绘制自己的成长曲线图。
师:曲线低谷就是人生的挫折。挫折和喜悦是相对的,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曲线图中从低谷到高潮有一个很大的坡,爬坡容易吗?
生1:不容易。
师:爬坡的过程就是克服挫折的过程,当你在克服挫折的时候,你在经历什么呢?
生2:从低谷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高潮。
师:当你处于挫折之中,不要气馁,积极往上爬,就会迎来下一个人生巅峰。
本环节利用学生的个人成长经验解释挫折、低谷、喜悦、高潮等人生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挫折客观存在于人的成长过程之中。每个学生基于过往经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和挫折的意义。
2. 从提问走向深度思维——剖析挫折面面观。挫折包括三个方面:挫折情景、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其中,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笔者通过问题情境进行设计和追问,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挫折的多面性。
师:小林,听说这次你数学及格了,感觉怎么样?(小林数学成绩薄弱)
生1:很开心,努力没有白费。
师:小芳,你这次数学考了60多分,觉得如何?(小芳成绩优异)
生2: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挫折,我从来没有考得这么差。
师:同样的分数,小林感到喜悦,而小芳却认为是挫折,这说明什么?
生3:说明同一件事,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不同。
本环节通过个体经验的对比呈现挫折的多样性,进而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
3. 从对话走向深度思维——小组合作现新意。笔者依据班级发生的事情,罗列了六个挫折情境(见表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随机选取情境进行思考并给出建议。
在这个环节,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位因骨折而错过考试的学生反驳了身体抱恙小组的建议。他认为请假两个月说明伤势严重,无法学习,应该卧床休息,早日康复。这位学生的建议获得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和认可。在对话观点的碰撞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生命有了新认识、萌发了新思路,对挫折和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綜上所述,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有的挫折可以避免,有的挫折只能适应。克服挫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二是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获得他人的支持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永中.政治教学中深度思维碰撞的课堂构建[J].现代教学,2015,(12).
[2] 沈月华.多元互动,促进学生深度思维[J].基础教育参考,2015,(22).
[3] 张齐华.基于经验,为深度思维而教[J].教育视界,2017,(4).
[4] (美)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 叶修.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M].北京:天地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曾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