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唐装”的海派西餐
2019-11-19王德君
王德君
“海派西餐”这个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略显陌生。但对于生活在上海的老一辈人来说,却有着一段共同的回忆。
我们知道,饮食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的饕餮之欲,更是作为一种文化,根植于人类的文明史之中,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海派西餐”正是如此,它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见证了上海近百年的兴衰发展,并成为“海派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五口通商”;海派西餐的诞生
1843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清王朝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上海也由此成为“五口通商”之一。伴随着门户的大开,西方的各种文化一拥而入,其中就有代表着西方餐饮文化的西餐。同时,由于经济的繁荣,其他各地的餐饮文化也逐步落户上海。来自于古老民族文化中的中餐文化正式与西餐文化开始了碰撞。
相较于中餐文化来说,西餐中的礼仪、装修以及精致的菜肴都是表面上的“阳春白雪”,在这些方面上略胜一筹的西餐,也就会吸引相当一部分的人去享用。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西餐既是高端的象征,也充满着新鲜感和神秘感,即便在价格上颇为不菲,其客户仍旧是络绎不绝。
尽管如此,西餐的口味却并不能为广大的国人所接受,这一点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的国人,还不适应于“茹毛饮血”的西式口味。根植于国人骨子里的口味偏好,对于外来的西餐文化产生了排斥。
但文化的交流,从不只是碰撞和排斥而己,也有着融合与交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一种适合国内人口味的西餐呼之欲出
“海派西餐”应运而生。
海派西餐是一种中西结合的菜式流派,虽说仍旧是西餐,保留着西餐的装修、礼仪与用餐习惯,但是在菜式口味上却有了突破。在“海派西餐”中,原本限制着西餐发展的因素,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通过改良与融合,其将口味变得更加适合于国人。
口味的转变,使得中西兼容的海派西餐得到了长足发展,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三足鼎立”,辉煌时代的记忆
从19世纪末,海派西餐的初创阶段。彼时创立的海派西餐仅有“万年春”“一品香”等几家番菜馆。再到20世纪初,“一家春”“大观楼”等海派西餐相继创立,并且不断有新的品牌创立,越来越多的海派西餐出现在老上海地区。
当时间来到20世纪40年代末时,海派餐厅的数量已经多达数百家,迎来了最为光辉的时刻,并由此进入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在海派西餐的发展顶峰期间,公认的最为知名的三大海派西餐,分别为以法式菜为主的“红房子”、以意大利菜为主的“天鹅阁”和以德式菜为主的“德大”,三家餐厅各具特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法式菜为主的“红房子”,其得名源于自己独特的装修风格 大红门楣大红门楼。红房子的原名本为“喜意乐”,后来是由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根据其装修风格更名而来。“红房子”是老一辈上海人抹不去的记忆,甚至有着“吃西菜到红房子”的顺口语。
提起“红房子”,除了它那标志性的建筑风格之外,也不得不提起它独得诸多名人的青睐。比如,它是张爱玲最爱去的餐厅。
德大西菜社则是三驾马车中最为久远的海派西餐,起承于1897年,可以说,上海人的西餐礼仪以及西餐的记忆,都来自于德大西餐社。百年历史所承载的记忆,是人们对于过往的依恋。作为特色保留下来的德大咖啡,也保留着一代人的情与爱。当然,德大西菜社还有知名的“德大牛排”,吸引着人们前往品尝。
作为和“红房子”与“德大”齐名的“天鹅阁”终究成为历史,现下的“天鹅阁”或许只是“天鹅阁”一种记忆的转存,其与真正的“天鹅阁”并非一脉相承。
总之,在那一辈上海人的记忆中,这三家海派西餐,成为他们对于西餐的共同记忆,也成就了海派西餐的辉煌时刻。
身着“唐装”,中西兼容的菜著
作为西餐,在华夏大陆的土地上,它身着唐装。因为海派西餐的菜肴,是在西餐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结合着传统的中餐饮食文化和本土特色原料,创造出一种新的菜肴,既具备西餐的底蕴,又配以中餐的特色,真正做到了中西交融。让西餐穿上唐装,这就是海派西餐的由来。
海派西餐的特色菜肴有许多,广为人知的有罗宋汤、炸猪排、烙蛤蜊和金必多浓汤等,这些菜肴正是海派西餐核心理念的体现,中西交融的典范。
以罗宋汤为例,其口味风格是基于俄式西餐。罗宋汤的原型,也就是俄式的红菜汤(Borscht),其口味是咸中带酸,酸甚于甜。这是一种加入多种甜菜根的牛肉浓汤。红菜头必不可少,能增稠、带来甜味,更将整道汤都染成紫红色。最后,还要浇上厚厚的酸奶油才完整。当红菜汤(Borscht)来到上海,一切都要因地制宜。没有红菜头,就改用卷心菜;红色不够,就用鲜番茄或番茄酱,还能顺便带来酸味;除了放牛肉以外,还加入红肠切丁。总之,把这罗宋汤做给俄国人吃,肯定是认不出的。在经过国人的改良之后,其口味风格变成了酸中带甜、甜中飘香、香而不腻、鲜滑爽口的红菜汤(Borscht),为广大的上海人所接受。
又如炸猪排菜肴,源自德式菜肴维也纳炸牛排( WienerSchnitzel),这是一道传统奥地利风味菜肴,但经过上海本土风味的改良,加入了中式元素腌料,上海有一种特有的调味品“辣酱油”,原型是英国调料“伍斯特郡沙司(Worcestershire sauce)”,粤港称“唿汁”。上海滩老克勒白领最喜欢炸猪排配着辣酱油食用,使得猪排口味咸香适口、外酥里嫩、风味独特。
再如烙蛤蜊(Baked clams a la Maison),这又是一道经典传奇海派西餐名菜,这道菜是由当时红房子西菜社主厨俞永利所创立,据传这道菜设计灵感源自法餐焗蜗牛,由于当时1946年以后物资匮乏,法国蜗牛出现供货不足等情况,當时店家想寻找新原料替代,在厨师们多次尝试下,上海本土的海鲜 蛤蜊脱颖而出,聪明的大厨们将蛤蜊肉剔出洗净泥沙,再加入蒜泥、红酒、香芹等料腌制,最后填入壳中,并结合法式焗蜗牛的调料加以烤制。这道菜当时深受广大顾客欢迎,就连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访沪时品尝这道菜也赞不绝口,并称这道菜为中国人发明的法国菜。
这些口味的转变,使得中西兼容的海派西餐得到了长足发展,而这些菜肴,也成为其当时上海滩“海派西餐”招牌与核心,成为其发展和广受好评的原因所在。
时代变迁,式微何处归
自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跃迁过于迅速。曾经的辉煌与风流,也逐渐经历雨打风吹。在21世纪的上海,海派西餐己逐渐式微。但曾经代表着融合与创新的海派西餐,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正如北京的老莫西餐厅和大地西餐厅,那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老一辈人青春的印证,无法抹去。
尽管在21世纪的当下,海派西餐的发展有所受限。但是我们相信,好的味道不会骗人,海派西餐只要能够秉持其创新与融合的理念,相信其能日久弥新,随着时代共同前进,留在更多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