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聂驿清瓷筷,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

2019-11-19

餐饮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礼堂筷子瓷器

筷子绝对算得上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中国号称“瓷之国”,中国所制造的精美瓷器,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被誉为是“瓷器之国”。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传到世界各国,也博得了“世界瓷国”的光荣称号。瓷筷是“瓷”与“筷”的结合,更是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

可是回望历史,会发现有木筷、竹筷、金筷、银筷、象牙筷等,却独缺瓷筷。千年以来,瓷筷一直是难以企及的梦想,纵使有极少数形式之物,却难为实用,不为世晓。根本原因在于工艺的难度,瓷的禀性与筷子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让古往今来的艺匠望而却步,知难而返。三礼堂创始人聂驿清用了十年时间研发瓷筷。出身于江西的聂驿清,年轻时游历以色列,感受到了当地对中国瓷的向往,认为那正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当年,他为祖国的文化自豪。多年之后,他创新了瓷筷。瓷筷,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聂驿清说:“我做的筷子,都打着三礼堂三个字。三禮堂是聂姓堂号,意思是礼天、礼地、礼人。我觉得人活世上,对自然对世界要有敬畏之心。”

Q:《餐饮世界》A:聂驿清

Q:最初为什么想到要做瓷筷?

A:这个原点来自于十年前的一次家常。妈妈为家人张罗饭菜,我去帮厨,我发现母亲在煎豆腐的时候,两根筷子的头部都烧变了形。妈妈说,现在都是塑料筷子,一下锅就这样。那些木筷竹筷,又洗不干净,几天不用就长霉。我想,我是做瓷器的,为什么就不能给我的母亲做一双好用的瓷筷子。

Q:您做瓷筷要攻克很多工艺难题吧?

A: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很多人都劝我放弃,有的认为工艺实现难度太大,有的认为投入太高收益太小不值当,有的认为市场有限难有大为。也许我的头脑中回路和别人不一样,这些话我好像根本听不见,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它。2010年,经历两年的试验后,第一代瓷筷终于成型,周边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异口同声地赞叹。但是,我自己不满意。就这样,从第一代到第八代,十年时间,我几乎将大半经营收入和最好的壮年时光都付予了这双筷子。解决了易碎问题,不满意;解决了防滑问题,还是不满意;解决了手感问题,依旧不满意。一直到2018年的第八代产品出炉,我才缓缓地从窑炉边起身:这才是我想要的。

Q:这样的坚持,会不会有成本压力?

A:做筷子我不计成本,卖不卖都无所谓。东西做好了以后再说,这么多年走过来一直是这种心态。如果说想着要做快一点,急着赚钱,这个事情一定做不好。

Q:您觉得瓷筷的意义何在?

A:首先,这双瓷筷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健康、最卫生的筷子。它极易清洗,永不生菌,相对于竹木筷,健康指数大大提升。而相对于那些贵金属、象牙、名贵木的筷子,三礼堂瓷筷又显然更生态、更环保。

其次,这双瓷筷承载着恭、顺、礼、和的传统美德。正因为瓷的属性,在无形中教化执箸者举止得体端庄、轻举慢放、温文尔雅、恭敬有序、勿躁勿急、戒浮戒乱。除了瓷筷,世界上没有别的筷子会产生如此天然的以器载道之效。再次,以器敬礼,以礼行天下。瓷筷,既是人间烟火的实用,又是传统文化的凝聚,以筷为礼,代表着中国特色、瓷都特色;喻意着健康快乐、家庭团圆;象征着天下人丰衣足食,代代福寿。

Q:瓷筷功能上的优势是什么?

A:瓷筷有16道工序,设计融入中华文化的形意。比如筷子长七寸六分,暗合人有七情六欲。设计结合人体工程学,放在桌上与桌面成15度角,筷头不与桌面接触。

Q:品牌为什么叫“三礼堂”?

A:我做的筷子,都打着“三礼堂”三个字。三礼堂是聂姓堂号,意思是礼天、礼地、礼人。我觉得人活世上,对自然对世界要有敬畏之心。

猜你喜欢

礼堂筷子瓷器
说『筷子』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筷子
竹筷子
筷子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小活动铸大理想——“嘉礼堂”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