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一语文教学捕捉“文眼”的作用与方法探讨

2019-11-19谢梅芳

新课程·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眼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谢梅芳

摘 要:抓住文眼一直以来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又全面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甚至使其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更熟练地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因此,主要针对初一学生捕捉文眼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提高初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一语文;课堂教学;捕捉文眼;教学方法

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而初中语文教学难度无疑是有所提升的。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有效学习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细化语文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技能。而捕捉文眼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切入点,初一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初一语文教学中捕捉文眼的作用分析

所谓文眼,就是一篇文章中可以代表其中心思想的词语或者关键字眼。可以说,它是一篇文章的窗口,也凝聚了文本内容的精髓。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文眼,其教学作用可以体现在:

首先,文眼往往与文本的中心内容是相一致的,所以学生抓住文眼之后,可以走进文本之中进行自主阅读,这无疑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的中心思想。因此,初一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可以使其把握好文章的中心内容。

其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的文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这与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有着类似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眼在这方面的教学作用。

最后,学生要提高语文阅读学习效率,往往需要了解文本内容的整体内在联系,而学生抓住文眼之后再去阅读,则可更好地梳理这篇文章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与内涵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初一语文教学中捕捉文眼的方法研究

初一语文教师在了解捕捉文眼的教学作用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准确地捕捉文眼。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捕捉文题中蕴含的文眼

在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内容中,有些课文的文题本身就蕴藏着整篇文章的文眼。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文题中的文眼来展开语文学习。如在《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就可抓住“怀念”这个文眼来展开学习。当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可以很快地就发现作者要怀念的对象——母亲,也可以了解到作者抒发怀念之情时的背景——秋天。这两个内容贯穿了全文,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回忆中了解秋天这个季节所承载的情感。文章中“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这一句子更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突出了文章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作者和妹妹经常在秋天去北海看菊花的经历,无疑升华了怀念母亲的情感。

2.捕捉篇首或文末的文眼

在有些文章的篇首或者文末处,就蕴含了整篇文章的文眼。蕴藏在篇首的文眼可以起到开门见山的效果,而蕴藏在文末的文眼往往起到点题的作用。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可抓住篇首的“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这一句子中的文眼——藤萝。下文都是围绕着繁盛生长的藤萝来进行描写的。学生根据这一文眼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可以更深刻地解读课文。

尤其是作者的情感就是以藤萝和藤萝花来衬托的,如“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等都充分抒发了作者歌颂生命和看轻不幸的思想情感。又比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作者在文章末尾写了“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一句子,无疑是起到点题作用了,这篇文章的文眼就是“冬天的济南”,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冬天这个气候背景下细心地观察济南的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捕捉贯穿全文线索中的文眼

有些课文内容中,贯穿全文的字句或者文本线索蕴含着这篇文章的文眼。比如在《散步》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学生可寻找贯穿全文的语句,如“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这一句子就充分彰显了作者由散步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从慈母到妻子和孝子,体现出一个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命”线。而在这样的家庭中,作者又从家庭和谐这个角度论述了人性与亲情的美,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而且作者从走大路和小路的分歧传达了一个家庭出现的矛盾,也提出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家庭和美的重要原则。后来“母亲”为了孙子改变了自己的主意,选择一起走小路,这是一种疼爱孩子的退让与宽容,同样是家庭和美的重要原则。由此看来,这篇文章传达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应该承担起的责任,用朴实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可以很好地熏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总而言之,初一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文眼,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能力,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文章的脉络。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深入解读文章,以提高其深入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晓燕.初中语文教学巧设教学切入点[J].都市家教,2017(9):116-117.

[2]何錚.文本解读之“度”与语文课堂之“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5):13-19.

[3]陈佳.“一字”板书领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10):10-11.

编辑 王 敏

猜你喜欢

文眼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