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发展看校园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
2019-11-19王敏
王敏
摘 要: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休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是衡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10所东城区中小学在校园公共空间的利用上的现状、特点,结合学校相关老师的访谈数据,探讨有效利用中小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原则和方法,以期提高校园公共空间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文化;校园公共空间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级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逐渐开始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校园空间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食堂及运动场馆等功能性空间,以及连接这些功能性空间的校园公共空间。其中,校园公共空间作为学生交流、学校文化展示以及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校园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重视校园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提高物质文化对学生素养养成的作用。东城区作为北京核心城区,学校用地普遍较小。如何在有限空间内有效利用公共空间,使其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优质的校园公共空间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校园公共空间是除课堂之外,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校园公共空间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放松身心的港湾。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适度的心理放松,可以在环境优美的校园散步、休息,也可以在安静的读书角进行阅读,使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获得舒适、愉悦的内心感受。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在走访东城区各中小学时,发现很多学校都充分利用楼厅、楼道墙壁等空间展示学生的风采。既有学科课程作品的展示、也有课外活动作品及成果的展示,既有学生个人的个性展示,也有以班级、年级或社团为单位的集体风采展示。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思想碰撞的平台。这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例如,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的平台,或通过一些“图书角”、“书法角”、开放使用的乐器、沙盘等,给同质的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与实践创新。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校课程拓展的加油站。目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再局限在课堂,校园公共空间可以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之一,巧妙的设计可以使其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作为学校功能空间的有效补充。
二、立足学生发展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与建议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承担着将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等潜移默化融入学生的行为的功能。如何在有限的校园打造出开放的、有文化氛围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公共空间,是学校环境建设中应该考虑的。结合调研数据,总结出立足学生发展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和几点建议。
(一)开放性
作为校园内的公共空间,首先应该是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空间。良好的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主动、自愿地参与活动,乐在其中。这就需要空间设计满足让学生舒适、放松的功能,学生会因为空间的舒适而停留下来,会因为对空间的认同感而放松下来。例如第九十六中学将校园楼道拐角空间打造成开放的书法教室,供学生课余时间练习书法,学生社团也可以开展活动。东四十四条小学、光明小学等学校充分利用楼道空间,设计阅读凳、阅读角以及各种书架,为学生打造阅读空间。
(二)展示与导向性
校园公共空间必须满足学生活动行为的需要,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在的引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空间环境。北京东城区中小学大多在教学樓楼道设有年级板块、班级板块、个性板块、互动板块等。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通过个人的个性展示、班级以及年级特色展示,用同伴行为、班级文化和年级文化潜在影响学生的行为;通过学科的主题展示,将校园公共空间的物质文化变成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交相呼应,使学校课程更加立体化。
(三)实用性
学校应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感受,人性化设计,以实用性原则,满足学生行为需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的活动空间的设计将安全性放在首位;高年级则更多学生能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相互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高中学校的公共空间设计更多是给学生留出自由空间,让学生交流、自主活动或休闲放松。
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影响着不同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通过对学生校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分析,以满足学生校园行为需求为目标,开发公共空间的相应功能。
(四)文化性
公共空间其本身是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结合,校园公共空间是能够反映一个学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场所。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使设计中融入学校历史文化,做到精神传承,塑造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创造一个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的校园环境。例如,方家胡同小学以发扬老舍精神作为学校的追求和办学目标,校门处老舍先生的雕像,教室外墙上砖雕出的老舍先生经典作品等,充分将老舍校长的精神与文化融入到学校环境建设中。
总之,在学校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在满足学校空间功能需求和预算需求前提下,还要更深层次了解校园文化特色,以此来彰显校园特色并融入学校文化精神,推动校园人文氛围的建立,从而提升校园公共空间的多重功能性,使校园公共空间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哲姝.城市小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生衍方向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3.
[2].刘钰.当代中学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