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9-11-19郭长友
郭长友
摘 要:要想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老师首先要具有一种创新精神,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现有教材的束缚,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大自然、社会和生活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又要学生产生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开动大脑,使想像飞起来、思维活起来、生命运动起来,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关键词:课堂;活力
什么是生物课,生物课应上成什么样?直到今天听了一位生物教师的常态课后,我才明白了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真谛。
这是一节有关植物无性生殖---嫁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教学的常态课。对于本节内容常规的讲法是教师先展示嫁接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接着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一套教学流程走下来再加上及时的课堂强化训练,还真的就能讓学生记住嫁接的种类、注意事项、生产特点等相关知识。但本节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却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上课一开始,老师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笑吟吟地问学生:“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中连理枝指的是什么意思?自然界中到底有没有连理枝?
问题一抛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不同意见的双方争得是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见状先是笑着不吱声,过了一会儿,轻轻地摆了摆手,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我们讲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光靠争吵和强词夺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请不同意见的双方都说说各自的观点和科学依据。”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
“我们认为这句话仅仅是做了个比喻,说明两只鸟飞的时候身体靠得很近,翅膀几乎挨在了一起;两棵树长得时候树干离的很近,树枝都碰到了一起;但要说连理枝就是指两棵树的树枝长合在一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学生振振有词的说道。
“这句话是古人说的,我想应该有它的科学依据,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见过就说没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因此,我们认为两棵树的树枝长合在一起是有可能的。”另一个学生反驳道。
“看样子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到底有没有,你们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老师说着打开了电脑大屏幕。随后大屏幕上显示出一幅“连理枝”的实物图片。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看到这幅图,学生不由地发出阵阵惊叹。
“看到这幅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老师说。
“连理枝现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点了一下超级链接,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段用红色标记的文字:
植物连生即木连理是植物世界里一种有趣的现象。森林中的两棵树的枝干或根合生在一起,形成了“连理枝”或“连理根”,人们叫它们“握手树”、“亲家树”、“友谊树”等。实际上,这是热带原始森林中常见的一种“自然接木”现象。当相邻的两棵树枝桠相交时,在风力的作用下,互相摩擦,磨破树皮,露出形成层,一旦风静,相交之处的形成层产生新细胞,使之互相愈合,便形成“连理枝”;当相邻的树木的根并行生长时,由于根基的加粗,相互挤压,根皮破裂,便形成“连理根”。
在我国,古人发现自然接木现象很早。“自然接木”古人称之为“木连理”。在历代史书中,记载木连理事迹的次数很多,据谭彼岸(农业学报,7(4),1956)统计,达254次之多。
历代史书中对“木连理”之所以这样重视,最早是出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当这种无知被有神论观念所替代后,“木连理”现象也从而被封建统治曲解为“祥瑞”。后来封建统治还规定了“报瑞”制度,从此.古代“木连理”事迹便在史书中一次又一次被记录下来。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恍然大悟。
反思: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做金科玉律,把预设的教案当做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上没有科学世界通往现实的桥梁,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把课堂变成了一滩死水,各种单调枯燥无味的问题,迫使学生沉浸在枯燥的文字当中,学生在那里痛苦的学习,没有真正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情,学生的现实生活被忽视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老师深刻反思吗?
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老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到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深深地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就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针对本节知识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做教学的铺垫,设计哪些活动来挑战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