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抽象的物理通俗化
2019-11-19党文博
党文博
摘 要:高中物理很难很抽象,笔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巧用生活中的词语、巧用生活中的事例、巧做来源于生活的实验三个方面将抽象的物理通俗化,并且取得了使内容通俗易懂,化难为易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通俗化
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普遍反映高中物理很难学,题目很难做,关键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如何把课本中的每一句话更好、更轻松的理解,高中老师就要想办法使得抽象的物理變得通俗易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巧用生活中的词语
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是同学们理解最深的,而且数量非常庞大,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匹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能够找到符合物理情景的生活中的词语,运用这些词语常常会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一丝轻松的感觉,下面列举两个参考案例进行说明。
参考案例1: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分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我给学生举例用汽车在拱形桥顶为例进行说明,当汽车对拱形桥顶的压力越大时,汽车对拱形桥顶压的越“瓷实”那么汽车越稳定,反之压力越小时汽车越不稳定,当压力为零时为汽车在拱形桥的临界条件。压的越“瓷实”也就是压的越结实,同学们在生活中常在用这个词,可以把生活的感知带进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进而可以深刻领会这个过程中压力的变化。
参考案例2:在研究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先得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有时要求某个力的动态变化时研究对象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选择这个力参与的相互作用的单个物体,也可以选择可以视为整体的几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就是问题的关键。其实我们通常选择受力少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单纯”描述人思想简单,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在这儿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恰好也具有“单纯”的特征,因此我就把受外界作用越少的物体认为它越“单纯”,我们应该选择“单纯”的物体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当然“单纯”也是同学们在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也使得同学们对抽象的物理有了一丝轻松的感受认知,理解起来也就更轻松。
二、巧用生活中的事例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我们总能在生活中找到理解物理概念的生动事例,这也是将抽象物理通俗化的好方法之一。下面列举两个参考案例进行说明。
参考案例1:静摩擦力的定义是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对于“趋势”的理解许多同学感到了困难,怎么去理解呢,笔者认为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去理解,“趋势”其实就是想做又没做的一种状态,比如有个小偷缺钱了想去偷别人的东西,但是他又没去偷,因为他知道偷盗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再比如有个调皮的学生想出教室去操场打篮球,但是他又没出去,因为他知道缺课的话班主任会知道,会严厉的批评他。当然这样的想去做又被其他因素限制而没做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实摩擦力充当的就是这个限制因素。比如我向左推桌子,但桌子却没动,桌子想要向左运动,但没动就是由于受到地面对桌子向右的摩擦力的限制。通过这些事例使得同学们深刻理解了“趋势”,也理解了静摩擦力的概念。
参考案例2:合力和分力在作用效果上具有等效性,对于“等效”二字的理解学生感觉有困难,笔者在上课时列举曹冲称象去理解,当然这也是同学们非常熟知的故事,曹操想要知道大象有多重,但是又找不到直接称量的大称,这时曹冲过来分别把大象和石头拉到船上,分别让船身沉到同一条线,然后把石头的重量一块一块去称量,加到一起就可以知道大象的总质量了,因为大象和石头对船的作用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同学们快速就理解了。
三、巧做来源于生活的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而且有许多实验是来源于生活的,是教师随手可做的。一个水平抛出的粉笔头,一条振动中的彩带,都会使同学们对物理过程理解的更加深刻。下面列举一个参考案例进行说明。
参考案例: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在理解这个定义时“静止”容易理解,那么为什么要加“只在重力作用”呢?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我会找来两张相同的纸,然后问同学们两张相同的纸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的时间相等吗?这时同学们会说相等,实际操作实验两张纸果然同时落地,然后把其中一张纸握成一团,另外一张纸不作处理重复上一次操作,这时同学们会明显看到握成一团的一张纸下落的快。然后给同学们解释原因,纸在下落过程中不仅受到重力而且还受到空气阻力,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所以纸团下落的快。通过这个实验给同学说明了如果考虑空气阻力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的时间将会不同,因此我们在定义自由落体运动时,很有必要加“只在重力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就有责任让同学们学下知识,而且还得使他们有兴趣的去学、轻松的去学。作为老师就要想办法把抽象的物理变得通俗易懂,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现象,能听到的话,是我们深有感受的,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能用的最好素材。笔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巧用生活中的词语、巧用生活中的事例、巧做来源于生活的实验三个方面去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我的方法能给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张桂锋.谈物理教学中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3(32):48-48.
[2]李毓.实现物理情境探究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101-101.
[3]张德智.构建通俗化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
[4]谢爱忠.图象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策略[J].高中数理化, 2014(12):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