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19曾锟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课程“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中铁路轨距检查教学子任务为例,分析了高职学生学情和传统教学的弊端。结合教学目标,通过运用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翻转课堂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实景育人;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曾锟,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南 421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047-02

一、“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分析

1.课程分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铁路施工、维修养护、监理等企业,主要从事铁道工程的施工测量、试验、监理及养护维修与管理等工作,涉及的主要工作岗位有技术员、试验员、测量员、监理员和线路、桥隧工等。“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铁路轨道病害检查与分析、病害整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维修质量验收与评定、工务安全与管理等基本知识。

2.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技能培训规范和线路工岗位要求,学生需要通过“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达到:①知识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理解轨距概念,掌握轨距标准值和允许偏差管理值等; ②技能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学会进行轨距测量并读数、记录,能根据轨距允许偏差管理值判定轨距超限处所等操作技能; ③素质目标。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爱岗敬业、精检慎修的专业态度以及求实、创新的学习意识。

3.学情分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一年级学习了“铁道概论”“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已经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自学能力,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比较容易接受,喜欢动手操作。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录取相关专业员工的前提是取得铁路线路工职业资格证书,而“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恰好与铁路线路工考证要求契合,学生虽然对该课程学习比较重视,但由于抽象性思维不强,分析问题能力有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讲解的知识原理抽象,不易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轨距的检查方法学生因为无法实际接触导致理解困难。因而,学生在理论讲解环节中出现厌学、学习兴趣很低等现象,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现场实操练习时,由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欠缺,论学习无法理解到位,无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开放性的实训基地受外界环境影响和条件限制,现场讲解理论又不方便,导致实作练习环节的学习效果也不明显。另外,学生从理论教学的教室转到实习实训基地耗时长,有效练习时间短,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紧张,效果又不明显。

2.学生课前自学环节效果不佳。使用传统方法教学时,教师会在每堂课结束后布置下一次课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这种方法来督促同学课前自学。但由于方法过于单调,教师不能有效管控学生的课前学习环节。另外,可供学生课前自学的教学资源过于单一,基本只有教材可用。因此,学生往往只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死记硬背来应付课前提问,没有深入思考和测试练习,课前自学效果不明显。

3.学生课后拓展环节主动性不强。课后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在这一个环节消化、吸收和提升。学生在消化提升知识的过程中也是疑问最多的时候,而此时教师无法在学生身边及时解决问题,师生之间又没有渠道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主动思考和知识拓展的意识,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仅停留在基本知识层面,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技能转化为能力,导致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越来越差。

三、“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1.理论实践一体化。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有限的课上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配备学生训练的实训设备(铁路轨道、道尺等)和传统教学设备(多媒体、网络、可供小组讨论的课桌椅等),将“传统的教室+实训基地”的授课场所变成理实一体化教室。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教中评,达到教学做评合一的目的的同时也培养了师生感情,使师生之间不再有距离感,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2.教学生产一体化。为了使教学内容紧跟实践现场,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和安全意识,实现教学内容和生产对接的目的,教师教学时应引入现场企业规范和标准,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开展教学,使学生熟悉企业规范,了解企业标准。若条件允许,可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联系企业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在线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技术交流,通过此种方式使学生提前熟悉了解現场真实环境,使教学做到实景育人。

3.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课前创设教学情景:某线路轨距超限,导致行车平稳性降低,需要检查维修,该如何处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拓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探究模式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并以学习积分形式进行登记,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学习的目的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角色扮演法。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进行归类,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法。将有关安全防护的工作内容归为一类,确定了防护员工作岗位;将有关作业方案制定的工作内容归为一类,确定了工班长工作岗位;将有关轨距现场测量的工作内容归为一类,确定了检测人员岗位。学生可以通过扮演工班长角色学习轨距检测作业方案制定、班前安全技术交底、班后总结反思等知识。通过扮演演防护人员学习轨距检测防护办法及要点与销点等知识;通过扮演测量人员学习轨距读数、记录、病害分析等知识。教师则可以扮演巡查人员对学生学习过程巡视指导,或者扮演考评员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真实体验线路工工作岗位,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责任心。

5.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课前制作课程教学中必需的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并将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单及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教师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师生通过平台实现学生课前自学、教师课堂导学、学生课后拓展和考核评价等目标。

铁路轨距检查学习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习项目,教师应依据“理论够用、实践过硬”“学为主导、教为引导”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本次改革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讲解、操作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师生交流,实现了教学作评的统一;采用教学生产一体化理念开展教学,实景育人;任务驱动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更有目标性;角色扮演法使教学过程更有趣,学生更有责任心;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现了课前自学、课上导学、课后拓展,师生全过程融入,打破先教后学传统理念,延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卫振林,陶文钊.《交通运输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高教学刊,2015,(19):70-71.

责任编辑  雷  濛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