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11-19高璐
高 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子宫内膜癌作为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1],会造成患者内分泌紊乱,甚至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危害极大。为此,我院特选取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展开研究,并在其治疗期间将其分组予以不同的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6例。纳入标准:①临床指征、病理组织活检均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2];②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脏肝肾疾病;②存在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采用信封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病例数均为48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34~67岁,平均(55.32±5.15)岁。对照组年龄32~68岁,平均(56.15±6.3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予以照顾者参与护理的模式,主要措施如下:①首先,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沟通,向其解释照顾者参与护理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从而取得照顾者的理解和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其更加主动和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②护理人员需要组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照顾者讲解有关子宫内膜癌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照顾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护理能力,避免照顾者因疾病知识认知不足及操作不当引发疾病相关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③护理人员需指导照顾者主动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患者提供基础性的护理服务。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实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组间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经检验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数据详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表1 组间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n=48) 焦虑情绪(分) 抑郁情绪(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4.25±4.32 36.21±3.46 56.32±5.14 38.62±4.53对照组 55.13±4.43 45.15±4.02 55.73±5.21 45.32±4.14 t 0.9853 11.6777 0.5585 7.5640 P >0.05 <0.05 >0.05 <0.05
2.2 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由表2可见,其中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疼痛、贫血、发热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还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有报道指出[3],临床中开展照顾者参与护理的模式,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观点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结合研究内容,观察组实施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更高,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表2 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表2 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n=48) 躯(体分健)康心(理分健)康社(会分评)分观察组 82.31±5.36 87.24±4.53 81.04±5.21对照组 73.73±5.21 76.35±5.36 72.32±5.64 t 7.9525 10.7509 7.8683 P <0.05 <0.0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