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导向”的医学生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构建

2019-11-19宋芳婷王秀清王慧敏张晓杰孙茂林张春庆白艳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医学生导向

宋芳婷,王 月,王秀清*,王慧敏,张晓杰,孙茂林,张春庆,白艳晶

(1.齐齐哈尔医学院;2.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专业实践能力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结目标[1]。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IIME)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分为七个宏观领域和能力要求[2],而这些要求均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是医学生以后从事医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所有品质的综合。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现代医学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临床实践教学在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保障机制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具备基本岗位胜任力和良好身心素质的医学人才[3],构建符合现代医学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就尤为重要。我校自2011年正式提出实施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其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构建了 “三导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收到较好效果。

一、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以“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积极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构建长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围绕医学生本科教学的三个阶段(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和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个导向(职业精神、执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明确医学生在三个学习阶段的三导向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资源质量保障机制、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见附图)。

附图 实践教学体系及保障机制

三、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一)医学生“三导向”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落实国家医教协同、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精神,遵循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标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目标体系包括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三个方面,总体实践教学目标又可根据医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分为阶段目标,阶段目标为总体目标服务。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紧密围绕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目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基础的综合技能教学体系,突出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逐步设计和完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践等五个层次的内容,注重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初步形成。

3.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把实践教学考核作为落实实践教学目标的重点任务。技能和初步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制定严格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与评价标准,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建立体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上[4],实现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临床技能毕业考试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同时对考核成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多方反馈,从而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更好地教和学生不断改进、完善实践学习方法。

(二)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1.实践教学资源质量保障机制。

积极利用各种来源经费大力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实验实训中心)、辅助教学设施建设(虚拟仿真中心、实践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综合门户网站等)、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并形成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

2.实践教学课程资源保障与优化。

结合学校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为总主编单位编写出版了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已更新至第二版)。附属医院作为总主编单位编写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实习指南(案例版)》系列丛书。同时,各类实验实践教学操作规范等教材也出版完成。

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实践,而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规范高校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通过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和规章,运用各种测量和评价手段,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按照“过程管理”的程序,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过程和环节进行识别,并涵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关键环节。

构建了由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部质量保障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建设、内涵建设、制度建设、培养模式建设和反馈监控建设保障构成;外部质量保障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大力加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队伍建设,把好实践教学质量关,并完善质量改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建立“两层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协调机制,两层分别为教育教学质量决策层和实施层,三级为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教研室构成。教务处为本科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二级学院、教研室为教学质量责任主体,负责具体落实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四、实施效果

据第三方对2017年毕业生统计报告显示:2016届我校医师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26.5%;毕业生在职业精神方面的满意度为96%;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执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3%和96%。2016-2018年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技能考试我校学生通过率均在98%以上。

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根本和重点是以人为本,构建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以“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注重职业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医学生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式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物联网无线通信传输层动态通道保障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