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和科研“双因素”的药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杭州医学院“樟叶清新”团队为例
2019-11-19李元圆施哓倩
王 剑,李元圆,王 嘉,施哓倩,殷 红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创新创业成为所有人应该掌握的关键能力,探索双创人才培育之路,成为高教改革的突破口。2012教育部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科研与教学互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但把三早落到实处是任重而道远。为此杭州医学院“樟叶清新”团队探索依托专业和科研“双因素”的药学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以药学专业为背景,教师科研为基础,组建学生团队,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缺乏规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双创教育体系的缺乏源于各级教育主体对双创教育认识不足。(1)双创教育提出时间短、研究少。中国知网双创教育研究文献从2011年开始有两篇论文,到2016年才出现拐点达70篇[1]。(2)双创教育与传统教育没有融合。周永志[2]分析高校双创教育被核心体系“拒之门外”的原因,指出双创教育本质是创新教育。
(二)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力。
学生普遍将创业项目定在服务性行业上。叶映华[3]对浙江大学等高校数十个专业188名初创三年学生调查发现,48%选择零售业。原因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技术转化能力不强。
(三)缺乏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能力。
许多学生一时兴起,眼高手低、缺乏远景规划。创业意愿很高、实际创业很少。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9%自主创业,46.9%三年后还在继续创业,三年内超过一半人退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二、面临机遇与实施方法
在创新创业成为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的时代,高校双创教育遇到了难得的机遇。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必须形成新的生态,我们采用的是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法。
(一)整合“主体、客体、环境”资源,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第一阶段)。
1.明确主客体关系。主体是指学生,客体指老师、药学专业和科研平台。环境指政府、社会和学校。
2.整合“主体、客体、环境”资源。首先从团队已经立项及取得的成果中梳理,归纳出继续研究的项目和可以开发的产品,分别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和申报立项资助。定期参加创业学院组织的讲座,学会创业方案和商业计划书的书写。在双创大赛中聆听专家的评审,争取比赛获奖。其次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如融资、减免税费、场地扶持、成果转化的渠道等等,利用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保障,为公司成立和产品开发、生产、上市做好准备。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学会查找资料、交流合作,了解团队研究的方向、科研平台的架构、项目开发的理念等等。激发双创兴趣是入队初期的最主要任务。
(二)建立“点线面”为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第二阶段)。
1.以知识构建“点”。双创所需知识可以在传统的专业教育中获得,但更重要的是课外实践中获得。“樟叶清新”团队的知识点有技术问题,如植物精油驱蚊液的研制包括处方筛选、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功能评价等。也有大方向的寻求,如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开发产品。
2.以专业构成“线”。将知识点用专业联成一条条线,就是一个个完整的项目。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寻找方法、讨论修改,确定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项目进行实施。如针对企业提出将植物油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的要求,根据原料的特点,我们将产品定格在系列化妆品的开发上。
3.以综合构成“面”。在日常运作中注重团队文化凝练,使队员明确我能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队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相互协调、统筹安排。
第二阶段是过度阶段,将“点、线、面”融为一体培育出实施项目。
(三)创建以项目为抓手的完整工作流程,提升团队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阶段)。
这是最重要的项目实施阶段(见附图)。我们采用项目负责制:负责学生了解项目进展、工艺流程、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团队在研项目涵盖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预生产销售等等。项目之间互相交叉、资源共享。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可以参加各类竞赛,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同时以专利、课题、论文等形式总结成果。
附图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项目实施流程图
三段式方法是初期磨合熟悉、中期项目确立和后期项目实施,完成双创兴趣激发、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三个目标。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培养模式是从虚到实、从低到高、从宽到严层层递进的过程。
三、取得成效与探索思考
2010年有兴趣的学生作为助手参与了教师的科研,组建了团队。经历了初期、发展和完善,2014年团队正式取名“樟叶清新”,带着自主研发的樟树叶挥发油制备的纯天然空气清新剂参加了省生命科学竞赛。
(一)完成目标。
处理好了理论和实践、科研和产品、课内和课外、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了共同进步、持续创新的独特团队文化。
开辟从兴趣激发、意识培养、能力提高的药学双创人才培养路径。走出以专业为基础、科研为引领、项目为主线的特色之道。
开发的系列产品为创业实践奠定了基础,也是药学院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二)取得成效。
樟叶清新团队由药学教授和副教授任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基础,同时团队导师具备学校双创导师资格。队员主要有药学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组队至今在互联网+、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和生命科学等多类双创省级竞赛中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获新苗立项5项、国创2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文5篇。是学校、杭州就业管理服务局、省两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培养落地的团队。此外,杭州电视台也对团队开发的纯天然驱蚊产品作了专题报道。
(三)探索问题。
“樟叶清新”团队探素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可复制、可持续。但受众面不理想。主要原因有:指导老师缺乏、课程设置滞后、创业平台短缺。因此我们也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1.培养双创指导老师。我们的模式主要靠专业教师,要求高、缺口大。通过创业学院正着手培养有课题、有创新思想、创业意愿的创业导师,将工作纳入考核并进行量化和评比。鼓励教师参与创业领域的交流和科研,引进行业导师加入师资队伍。
2.构建双创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应当适应双创需求:通过教师的专业和科研优势引导学生,将双创能力培养融到日常教学活动。优先从选修课、第二课堂、通识教育课等渠道引入双创元素,在此基础上再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创业课程,进一步建立有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群。
3.搭建双创系列平台。通过参加竞赛、参与社团活动、建立创业基金和创业园区、开发实训基地等一系列措施,提供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各种平台。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整理汇总与专业、双创相关的信息,建立信息互动平台。通过打造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项目平台,弥补学校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