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坚守五十载 壮锦传承一世情
——记全国壮锦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

2019-11-19文并摄影李艳鸣

长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壮锦织锦师傅

文并摄影/李艳鸣

不久前,“广西优秀版权登记作品展播活动”在南宁举行。广西电视台演播厅内,在一曲壮族民乐声中,身着各款壮锦服装的美女款款走来,她们秀步随柳,香风袭人,惊艳全场!这是全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及其团队用壮锦元素设计的服装作品。

谭湘光今年64岁,退休后专注研究壮锦并开设了网店。她说,她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赚钱,在于传承并发扬广西织锦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与蜀锦、云锦和宋锦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谭湘光从小就和壮锦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谭湘光14岁便从初中辍学,与父母到广西宾阳街头摆摊谋生。在她家对面,住着一位名叫梁树英的师傅,这位师傅在宾阳织锦工艺厂工作,专门研究壮锦艺术。彼时,壮族人称壮锦为“土锦”,即自产自用的意思。跟着梁树英,谭湘光耳濡目染,对壮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0年,谭湘光被安排到宾阳织锦工艺厂工作,正式师从梁树英学习设计壮锦编织编程工艺。勤奋好学、乐于吃苦的她得到了梁树英的认同。很快,她全面地掌握了壮锦纺纱、设计图样、织锦生产一条龙工艺,并熟练地掌握了生产半成品的技能,还能用自己的设想制作织锦。谭湘光说师傅教了好几个徒弟,最终只有她坚持了下来。凭着这种追求,她在猪笼织布机前埋头探索半个世纪,成为一位手工技艺精湛的壮锦匠人。

2002年,谭湘光从宾阳民族织锦厂退休后,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将其返聘到所里,从事抢救濒临失传的壮锦非物质民族服装文化遗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她获得了多种奖项。她也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壮锦工艺美术大师。现在,由谭湘光设计开发的民族工艺产品壮锦,通过网上开设的店铺,销往国内外。她的愿望就是让全世界都知道壮锦,她一辈子和壮锦打交道,实现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承诺。

猜你喜欢

壮锦织锦师傅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帛锦时韵*
传承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