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巴西奴卡菌感染一例
2019-11-19张勇鲁莎
张 勇 鲁 莎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左侧上肢肿胀性红斑、结节、伴疼痛7天入院。7天前,患者因左上肢蚊虫叮咬、反复搔抓后逐渐出现局部红斑、肿胀,触压有轻微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无头昏、头痛等不适。于当地诊所静脉滴注“头孢菌素”3天,病情无缓解。我科门诊以“皮肤感染”收入院。查体:T 36.5℃,P 84次/分,R 19次/分,BP 124/80 mmHg,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左侧上肢约5 cm×7 cm大浸润肿胀性红斑,境界不清,皮温稍高,轻度压痛,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皮下结节,皮损中央触之有波动感,表面未见水疱、血疱(图1a)。血常规:WBC 9.88×109/L ,N 78.4%,L 13.9%,肝肾功、血浆降钙素原、感染标志物、大小便常规未见特殊异常。胸部CT、腹部和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无菌条件下皮损波动处抽取脓液行细菌培养,提示奴卡菌生长(图2a)。弱抗酸染色、革兰染色均阳性(图2b、2c)。组织病理示:毛囊口微脓肿形成,灶区个别多核巨细胞反应,真皮全层及皮下小血管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图3a、3b)。分离菌株菌种鉴定:该菌株(SUMS)扩增序列(1118 bp)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结果表明,与基因库中编号KC999818.1菌株Nocardia brasiliensis的同源性99%。诊断:原发性皮肤巴西奴卡菌病。给予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0.96 mg日2次,治疗2周后左侧上肢原有红肿明显减轻(图1b),皮温恢复正常,局部无触压痛。
图1 1a:治疗前;1b:治疗2周后
图2 2a: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7天)可见白色点滴状、星状菌落,菌落干燥,表面皱褶,凹陷,边缘不规则;2b:抗酸染色阳性(×100);2c:革兰氏染色阳性(×100)
图3 3a、3b:可见毛囊口微脓肿形成,真皮全层及皮下小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HE,×40;×200)
讨论奴卡菌是一类需氧型放线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分类学上属于放线菌门,放线菌亚纲,放线菌目,棒状杆菌亚目,奴卡菌科,其中与人类致病相关菌种主要为星形奴卡菌,其它致病菌还包括:巴西奴卡菌、豚鼠奴卡菌、巴拉圭奴卡菌[1]。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属引起的局限性或播散性化脓性疾病,系统性感染多属于机会性感染,感染人群往往有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力低下病史,好发于中年男性,累及脏器中约75%原发于肺,大约20%可播散到脑部引起脑脓肿,其次为肾脓肿,也可累及肝、脾、心包、心肌及胸腔、腹膜等[2-4]。皮肤软组织感染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皮肤感染,其中原发性皮肤感染比较少见,多因皮肤组织损伤导致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巴西奴卡菌,常发生于免疫力正常患者,好发于四肢、面部、臀部[5-7]。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无基础疾病,平素体健。发病前有蚊虫叮咬、局部皮肤反复搔抓病史。因左上肢皮肤软组织红肿疼痛就诊。皮肤组织病理提示感染性肉芽肿改变,皮肤穿刺脓液培养提示奴卡菌生长,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巴西奴卡菌。胸部CT、腹部和泌尿系彩超未见特殊异常,结合患者整个病程中无系统性感染症状和体征。故本例诊断原发性皮肤巴西奴卡菌病成立。本例患者以局限性皮肤感染为首发表现,当地诊所给予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因为临床上原发性皮肤奴卡菌感染较少见,在缺乏细菌培养结果的支持下,容易被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的皮肤化脓性感染[8],使用常规抗菌素抗感染治疗通常无效。因此临床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必要时应多次细菌培养,以免误诊、漏诊。奴卡菌病治疗首选磺胺制剂,疗程一般维持至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后6周以上,尤其系统性感染或合并免疫力低下者。本例患者我们选用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2周后红肿基本消退,疼痛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治疗3个月后,因肝酶明显升高自行停药。半年后电话随访未见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