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十年华非古稀 中国歌剧正当时

2019-11-19游之

歌剧 2019年10期
关键词:歌剧创作艺术

文:游之

OUTLINE / This year marks the 70th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c genre, who traces four centuries since its birth, Chinese opera is relatively young. However, during the past seven decades,Chinese opera has already made its mark, best summarized with the following motto: “directed by revolutionary zeal, open and diversified, intent on exploration.”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70 年时间不算短,但对于有着400 多年历史的歌剧艺术而言,只是刚刚起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明确了要“建设文化强国”,在“文化建设是灵魂”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中国歌剧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当中,正所谓:七十年华非古稀,中国歌剧正当时。回顾70年中国歌剧的发展,可以用“红色引领、开放多元、聚力探索”十二字来概括。

红色引领铸就经典

1945 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成为中国“新歌剧”的起点和奠基石。所谓“新”,一是题材内容新颖,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现实,体现的是进步和积极的意义;二是形式新,作品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洋歌剧的表现方式,而是融入了新的创作方式,将民间音乐、戏曲元素融汇,又不局限于其中,充分考虑中国人的听觉审美,是一种全新的音乐舞台戏剧的艺术理念。因此,歌剧《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践行的成果,其在“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三方面,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歌剧的创作发展,起到了可行和示范的作用。

左:1957 年歌剧《白毛女》剧照(上海歌剧院提供)

歌剧《白毛女》剧照,雷佳饰演白毛女(原文化部提供)

从1949 年至1966 年,中国歌剧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艺术家们,对于和平年代的歌剧创作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歌剧创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方针的指导下,新作佳作频现,题材以歌颂时代、反映现实、展现革命斗争生活和英雄事迹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创作中,艺术家们大胆探索,在承袭《白毛女》的艺术理念的同时,不断尝试创新,大胆进行实践,力求在艺术作品的审美形态上让最广大的观众群体接受。一大批优秀的歌剧作品由此诞生。

1952 年,为了宣传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实施,由田川、杨兰春编剧,马可、乔古、贺飞、张佩衡作曲的歌剧《小二黑结婚》诞生。这部歌剧选取适合歌剧表现的人物和情节,环环相扣,戏剧性强。编剧在文本的语言上,不仅体现了乡村的质朴,同时还有一种剧诗化的韵律,朗朗上口,易于歌唱和记忆。音乐创作方面,进一步发掘和吸纳了民族音乐、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在艺术形式上更加完整。根据不同的戏剧情境,设置了独唱、二重唱、三重唱甚至六重唱,以及营造戏剧氛围的动听的合唱段落,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更加鲜明生动。该剧首次公演即轰动京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新剧目,随后还被改编为电影、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歌剧《小二黑结婚》是在中国首部民族歌剧《白毛女》之后,在新歌剧探索之路上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此后,中国歌剧一步一个台阶向前迈进。先后诞生了歌剧《刘胡兰》《草原之歌》《红霞》,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1957 年,中国剧协、中国音协联合举办召开了“新歌剧讨论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歌剧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意在发扬成绩找出不足,并对今后歌剧的发展方向予以了明确。那次会议,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以更加活跃的思想力求多角度进行歌剧创作,在创作手法和经验上都更加丰厚成熟。除了前述的现实和红色题材选择,反映少数民族历史生活的作品也极大丰富起来,这些题材风格各异的作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一时期重要的有影响的歌剧创作有:《槐荫记》《红云崖》《洪湖赤卫队》《向阳川》《红珊瑚》《望夫云》《阿诗玛》《阿依古丽》《嘎达梅林》《江姐》等等。

这一阶段创作的特点,首先是以集体创作为主。这也是“一白一黑”创作时形成的传统;其二,这这也是“一白一黑”创作时形成的传统;其二,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与其他艺术形式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通有无。很多作品是从小说改编,从戏曲改编,而很多歌剧作品也因为广受欢迎而搬上银幕。如《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红珊瑚》《阿诗玛》《刘三姐》《江姐》等等。其三,这一时期的创作,一旦搬上舞台,作品中一定会有一首或几首选段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传唱度极高。而是不是有一首或几首“好听的”唱段,也成为日后衡量一部歌剧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其四,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新创作品中,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人民英雄的“红色题材”占比很大,同时也因为其在艺术上的高品质,而流传至今,被誉为有最广泛受众的“红色经典歌剧”。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摄影:刘海栋)

右:1984 年10 月上海歌剧院演出音乐剧《芳草心》剧照(上海歌剧院提供)

开放多元实现繁荣

1978 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国门打开,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那些被压抑许久的艺术家们重新绽放艺术青春。中国歌剧的创作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爆发期。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不再拘泥于以往的各种表现形式,题材的选择紧跟时代潮流,围绕当下的社会热点、焦点而创作,体现出新时代歌剧的开放多元、创新突破。

20 世纪末,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00 多部新创作的歌剧作品问世。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年代,广大观众对于歌剧等舞台音乐戏剧也有了新的需求。这一时期,大量的轻歌剧作品涌现,这些轻歌剧作品在内容上紧扣时代,多是讲述20 世纪80 年代新青年、新面貌的励志故事,充满正能量,音乐旋律动听、通俗简单,表现方式多样,歌舞并重,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观众走进剧场。比如《风流年华》《特区回旋曲》《白莲》《快乐的推销员》《水乡浪漫曲》《请与我同行》《未来组合》《征婚启事》《十五的月亮》《台湾舞女》《海风吹来》等等,仅从剧名就可以看出其内容的丰富性。这一时期的轻歌剧创作,也被称为中国音乐剧的萌芽阶段。1984年,由向彤、何兆华编剧,王祖皆、张卓娅作曲的《芳草心》,是当年那批轻歌剧的代表之作,剧中那首《小草》成为久唱不衰的经典唱段广为流传。

1984 年,由商易、李林、张汀等创办的《歌剧舞剧资料汇编》诞生,这本当时作为同行中传阅的内部刊物就是今天《歌剧》杂志的前身。1988 年6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歌剧艺术》双月刊公开发行,贺绿汀为杂志题写刊名。2004 年《歌剧艺术》更名为《歌剧》,2006 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有关歌剧艺术的专业刊物,从创刊至今,《歌剧》杂志坚持“理论普及兼顾、分量质量并重”的办刊方向,对推动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1984 年创办的《歌剧舞剧资料汇编》,此为创刊号

右:历经30 余年发展的《歌剧》杂志2019 年总第289 期封面

1987 年,由万方编剧,金湘作曲的歌剧《原野》问世。作曲家金湘在歌剧《原野》的创作中,对西方歌剧写作技法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如何更好地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以歌剧思维统领创作,在充分体现歌剧艺术特征的同时,努力确立一种独特的中国风格,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新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久演不衰之。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还有:《韦拔群》《多布杰》《傲蕾·一兰》《第一百个新娘》《大野芳菲》《深宫欲海》《仰天长啸》《屈原》《归去来》《党的女儿》《从前有座山》《阿美姑娘》《张骞》《苍原》《舍楞将军》等等。

1990 年,由原文化部主办,湖南省文化厅和株洲市政府联合承办的全国歌剧观摩调演在湖南株洲举办,这次调演也是一次对中国歌剧整体发展的大调研。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歌剧界的一大盛会,共演出15 部歌剧作品,对38 个歌剧团体和一大批歌剧艺术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对中国歌剧今后的发展给予了激励、信心和更多深入的思考。

应该说,这一阶段歌剧创作之活跃、形式之多元、成果之丰厚,得益于改革开放。那时候一部作品的创作,不专属于某个院团,只要首演之后受欢迎,其他地方和院团都可以拿去演出,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样做似乎与版权法相悖,但也让这些作品有了非常广泛的传播力度。舞台艺术作品只有多演才会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才会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档案资料记载,那时候很多歌剧作品一演就是几十场甚至近百场,覆盖面极广,这样的演出场次和规模、范围,对于今天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北京国际音乐节《原野》剧照

歌剧《西施》国家大剧院演出剧照(摄影:王小京)

聚力探索全新高峰

进入新世纪,中国歌剧有了新的视野,艺术家们对于歌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呈现出很强的探索形态。从新世纪开始到2009 年,诞生了20 多部歌剧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再别康桥》《木兰诗篇》《野火春风斗古城》《雷雨》《狂人日记》《夜宴》《命若琴弦》《赌命》《咏·别》等。

2007 年12 月22 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幕,这成为新世纪新时期中国歌剧发展的分水岭。两年后,国家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共有版权的原创歌剧《西施》首演。紧接着,国家大剧院驻院合唱队、交响乐队相继组建,国家大剧院自主创作制作的能力逐渐完备。十年时间,除去引进或联合制作的剧目,国家大剧院共生产66 部自制歌剧剧目,其中有16部原创歌剧,成为目前中国极少数能够实现“场团合一”的剧院,这也让国内绝大多数只有演职团队而没有演出剧场的国有院团羡慕无比。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的原创歌剧作品除了《西施》,还有《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运河谣》《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日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渔公与金鱼》《方志敏》《长征》《阿凡提》《金沙江畔》《兰花花》《白雪公主》《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国家大剧院以“歌剧”为中心的战略,对于全国的歌剧发展形成强大的激励。除了各地纷纷投入建设的“大剧院”之外,各国有歌剧院团也都以国家大剧院为标杆,开始重视原创歌剧的创作演出。

2009 年到2011 年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歌剧创作呈直线上升趋势,2009 年全国共有新创作品6 部,2010 年就翻一番,为12 部。

2011 年,是21 世纪以来中国原创歌剧作品的首次小高峰,全年上演15 部新作。而这一高峰的形成,源于中国歌剧节的举办。

2011 年 11 月 6 日至 30 日,首届“中国歌剧节”在福州举行,歌剧节三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三届。

作为政府主办的歌剧领域最高级别艺术活动,中国歌剧节特别强调作品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与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歌剧节的举办极大地调动起了全国各歌剧院团进行中国歌剧创作的积极性。从2012 年到2018 年的五年间,全国共创作演出中国歌剧新作品超过90 部。

中国歌剧节至今已举办三届,前两届都有评奖。第三届开始,方式有所改变。将“评奖”改为“评剧”,简称“一剧一评”。因为没有“评奖”的负担,观演后的每一次研讨会,不论是院团、主创,还是参加研讨的专家们,都能够轻装上阵。专家们本着“成绩说够、不足谈透”的原则,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各院团、主创团队也都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认真吸收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努力逐一落实。“不评奖只评剧”对于所有参演剧目在未来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

为了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2013 年12月30 日,“国家艺术基金”正式建立。基金在项目资助金额方面,对于歌剧、音乐剧的资助力度是最大的。国家艺术基金对于推动和促进歌剧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2017 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开始举办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以下简称“民族扶持工程”),对于中国歌剧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引领和促进。

工程开展两年多来,共对17 部作品进行对口扶持。2017 年,《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英·雄》《玛纳斯》《青春之歌》《盐神》《有爱才有家》《二泉》《蔡文姬》9 部作品入选民族扶持工程;2018 年有《沂蒙山》《尘埃落定》《命运》《平凡的世界》四部作品入选民族扶持工程,同时2017 年的《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有爱才有家》三部作品作为滚动资助项目继续得到工程的扶持;2019 年,《道路》《红船》《田汉》《三把锁》四部作品入选民族扶持工程,上年度的四部作品同时进入滚动资助扶持。

对于入选扶持剧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均安排相关专家进行对口专业指导,每部剧目至少都是“三审三改”。在今年5 月于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中的《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英·雄》三部作品同时入围参评剧目,最终现实题材喜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摘得文华大奖。《沂蒙山》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开展也大大激发了各院团进行歌剧创作的积极性。两年间,全国各地各院团先后有多部非扶持计划内的原创歌剧诞生:《呦呦鹿鸣》《楚庄王》《檀香刑》《包青天》《马可·波罗》《玉堂春》《画皮》《虎门销烟》《与妻书》《晨钟》《天地神农》《在希望的田野上》《青山烽火》《陈家大屋》《田垄之上》等。其中《呦呦鹿鸣》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分析21 世纪以来的歌剧创作选材,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那就是本土化的现象很突出。也就是大部分院团在选材的时候,往往选择与本地域有关的人或事进行创作。这种选择比较保险但也很保守。一方面,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历史积淀都不同,只要有好的艺术眼光和判断“ 歌较土是候关种守博和有力,本土题材的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这个独家优势一旦占据,其他地方基本不会再有同样的选择。但是,从大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样选择歌剧题材很容易形成固化思维,眼睛只盯着自家区域的那点东西,会越来越缺乏大的艺术格局,久而久之,难免会走到创作选题的死胡同中。如果回眸之前两个阶段的创作,会发现当年的艺术家们,很少会囿于本土而进行创作。这不仅让当年的创作在题材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够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青岛市歌舞剧院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剧照(摄影:刘海栋)

宁波市演艺集团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剧照(摄影:国光)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到今年进入第三轮,该工程在坚持发展民族歌剧的道路上,也提出了歌剧创作要全方位、多样化发展的愿景。民族性是歌剧创作必须要坚持的。从十年来中国歌剧创作的体裁看,有完全按照西方歌剧创作模式进行的创作,有充分体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元素特征的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也有将中国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的创作。不论是哪一种方式的创作和呈现,能够赢得观众的认可才是硬道理。

老一辈作曲家石夫曾经说过:“我的成绩得益于民族民间丰富的艺术宝藏,一个搞艺术的人,你对自己民族的艺术精华吸收融汇多少,你就有多少东西献给人民。你不能指责听众的耳朵不及格,关键是要有真正的好作品!”

中国歌剧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摸索出不少好的方法,但是,很多在学术上、艺术上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歌剧艺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日渐式微,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70年不是下结论的时候,对于歌剧艺术而言,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探索永远都在路上!

猜你喜欢

歌剧创作艺术
走进歌剧厅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歌剧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