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语文课的本色

2019-11-18赵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范读语文课情感

赵玲

语文新课标总目标说“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文课离不开阅读,亲近文字,披文入情,赏文入境,研文学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课必须重视一个字——“读”,如何去读呢?

一、语文课“文本阅读三部曲”

(一)亲近文字,读出文章“写什么”

语文课上,每接触到一篇新的作品,我首先让学生去阅读,一人一段赛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当堂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然后说一说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内容,从而以“读”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

(二)走进文本,读出“怎么写”

当学生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去自由阅读,读出文章的美,读出文章的人物形象,读出文章的艺术特色。勾画要点,欣赏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看一看作者如何布局谋篇,如何表达立意,小组交流说一说,议一议。个性化阅读是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生活环境不同,成长阅历不同,欣赏视角不同,审美能力差异等,学生的感悟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次以“读”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三)走近作者,读出“为什么写”

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第一条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质量,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语文课应该是对生命成长的指引,让学生思想接受洗礼,情感得以升华的课堂。所以语文课要重视阅读,在了解内容,欣赏人物,剖析事件,学习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阅读,延展式的阅读,善于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读出作者的思想,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品格,同时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是语文阅读的最高境界,读出作者,读出自我。从而读出文章“为什么写”。

二、语文课阅读“百花齐放”

(一)范读,读出作品的情感之美

语文课的范读是必要的,因为语文课所选的作品多是成人之作,而学生还是少年,凭着他们的人生阅历,一般很难读出作品的神韵。比如诗歌《乡愁》中的情怀“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种撕心裂肺的诗句,有的学生读的时候竟然笑出了声,如同儿戏,所以老师深情真挚的范读,才能让学生初步感悟那种母子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才能读出诗歌的悲情之美。而激情的范读,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侠肝义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范读,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大世界,去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之美。

(二)朗读,读出文章的意境之美

语文课如果没有读书的声音,就像是一张静止的乐谱,就不会有宛转悠扬的旋律之美。再美的文章,如果不朗读出来,我们就很难感受到它的独特的美。特别是优美的散文、诗词歌赋,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景的辽阔意境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高远境界之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奇异变幻之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特想象之美……优美经典的诗词名句通过大声朗读,更能传达其中优美的意境。

(三)诵读,读出学生的个性之美

每一篇精美的作品阅读欣赏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朗诵,培养诵读能力。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诗词教学结束后,笔者让每位同学自选喜爱的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诗词朗诵,他们的朗诵各有特色,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音质,融入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共鸣,从而朗诵的各具风采,洋溢着个性之美。

(四)齐读,语文课上的天籁之音

齐读在公开课上往往显得比较低效,但是学习欣赏诗词歌赋时,齐读不但需要,而且非常必要,不信,你听:学生一起深情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那声音如海浪,有低,有高,婉转、澎湃,闭上眼睛,让你沉醉,让你享受;学生齐声朗诵《雷电颂》那声音犹如雷电,震撼激射,铿锵悦耳,让我们感受到屈原内心的怒火在燃烧,全身的力量在奔腾,胸中的理想在歌唱;学生齐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的壮美,江山的娇艳,对英雄的评价,对当代风流人物的歌颂,有着一种排山倒海的豪情壮志……齐读,创造听觉盛宴,奏响天籁之音,绕梁三日,不绝耳畔。

(五)品读,语文课靓丽的风景线

语文是一个大世界,神奇自然,古今传奇,百味人生,尽在其中。语文之美,美在它的博大,美在它的精深,美在它的字里行间,美在它的章法排布,美在它的思想内涵,美在它的意境深远……语文中经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像《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兼爱”“非攻”……古典文学之美,犹如绮丽瑰宝,日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艺术的璀璨,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它独特的魅力,并能做到通古博今,古为今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总之,我們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王国,去朗读,赏读,品读,研读,诵读……读出真,读出善,读出美。通过读,去发现,去欣赏,去探究,去创造。语文世界里有童话般的美丽,哲学般的深邃,音乐般的通灵,绘画般的神韵。语文课堂,读为基础,读为特色,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出神韵,读出高雅,读出品格,读出人生价值,读出人生方向,读出自我风采,读出卓越超凡。语文课之本色——读,只有通过五彩缤纷的阅读,才可以铸造语文课万紫千红的春天,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神奇殿堂,追逐七彩的人生梦想!

猜你喜欢

范读语文课情感
语文课文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情感
台上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