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性

2019-11-18杜龙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学生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杜龙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洗涤,理应深入国人之心,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文化的涌入。导致现今的中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上都有着很大的漏洞。因此,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扬是当代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各种的调查和实践。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中必须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当代的中学生充分的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教师 中学生 必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当今这个改革开放意识已经深入到生活各个方面的时代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正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不单单是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不受重视,还影响到了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们,由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却没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导致他们更愿意去接受西方的,国外的一些东西而忘却了自己本国的传统和精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忧虑。也不由得纷纷去想一些办法来进行补救和改进。而我认为如果想要改变目前的这种局面,最应该行动起来的就是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大量引入传统文化的观念和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至于不会在纷杂的信息大潮中迷失自己。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缺失这一问题。

一、历史的传承

作为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从古至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不就是一代代为师者薪火相传的结果吗。作为语文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学生们的“传道者”,文明的延续,延续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传承。而思想意识即古人所谓的“修身”“治学”“平天下”等理念,这些就是历代的知识分子也就是“传道者”们所毕生追求和弘扬的。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的文学知识,更应该就学生的思想、品行、文化理念等方面进行培养,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一是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口中了解到更过的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寒食节,不知道什么是上巳节,甚至有的认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而非春节,这是多么大的一种讽刺啊!所以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经常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节日的有关知识,通过一些有关于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小故事让学生们重新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知识。因此我认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认知应该从教师开始,从课堂开始。

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他们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就我个人而言,我经常在讲课时加大对文章时代背景,人文知识,作者的人生经历的讲解,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还经常带着学生通过影片、图片、PPT等形式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就是在这种看似影响正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增长更为明显,文化底蕴也越发的深厚。

三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也可以使学生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国家的认知,更加能够有力的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现代的中学生大都有如下的弊病,要问中国名作家,知名的古今人物,他们可能不知道。但要说外国的名人名家却能够张口就来。这一部分是与中国的英语教育有关,迫使学生不得不去了解这些外国名家。可大部分的原因还是中学生们自己不去了解,甚至是不愿去了解,就是因为中国古汉语的晦涩难懂以及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这一方面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如果长此以往,那后果将是什么?细思极恐啊!

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单单是加强学生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还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们真正的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用抵制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侵蚀。使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能够成为真正的国家的主人。也才能夠更好的去实现祖国伟大的复兴之梦!

二、时代的需要

在现今这个全民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地大潮中,作为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讲解,以便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便于学生能够在将来的人生选择中更加能够做出人生的正确抉择。甚至能够对于国家和民族有所贡献。在伟大的“中国梦”实现的路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新时代之下,学生们更容易被外来的文化所侵蚀,以至于对于国家的认同感过低。而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进行爱国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来增强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

三、语文教学的必要

现如今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预示着在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将无限上升,尤其是高考改革之后将加大中华传统文化的份额。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在课堂上加大传统文化的教授力度。

一是作为语文教师来讲,在课堂上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在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课文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之后,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文化底蕴的提升导致语文成绩不断提升。尤其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更是进步飞快。从中不难看出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和培养学生文学气质的巨大益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因为它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和未来的成长都将起到重大作用,而且也将是时代进步之下的必然产物。

猜你喜欢

中学生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