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情圣”杜甫

2019-11-18陈腊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杜甫李白诗人

陈腊梅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这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站在雪域之巅吟诵的爱情诗歌。这个来自清朝的多情诗人感动了无数人。我曾想,唐朝也是一个诗歌的王朝,要是在唐朝选出一个“情圣”诗人,该选谁呢?我想,一定要选杜甫。

叶燮在《原诗》中指出:“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 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 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赋句,皆因杜甫有其胸襟以为基。” 此话,强调了杜甫诗歌情感的丰富广博,同时,更着意表现出了杜诗情感的真挚深沉。因而梁启超先生说:“中国文学界笃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杜甫,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本文将从梁启超先生的这个结论出发,从杜甫的诗歌本身入手,一步步走近“情圣”杜甫。

一、杜甫诗歌情韵的丰富与真挚

人们说:“凡有井水之处皆可歌柳词”。杜甫一生58年,写了1400多首诗,几乎所有时间都与诗为伴,大自然的万物苍生皆可诗意的出现在杜甫的笔下,可以说:杜甫所及之处尽是诗情!笔者由此做了如下分析:

1.忧国忧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咏怀五百字》)这就是杜甫:一个永远只记得“兼济天下”的诗人!无论自己处于何种境遇,都俯身向大地,满眼看到的只有国家的衰亡,人民的苦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杂草遍地,林木苍苍的黍离之悲;“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这是多么的哀切动人。全诗具体而深刻地展现了在战火硝烟中难以生存的百姓的凄苦。闻一多先生曾评价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唐朝有不计其数的诗人,只有杜甫在经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时,一直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记录着时代的苦难,为百姓的疾苦呐喊。

2.珍视家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杜甫与妻子琴瑟和鸣,相濡以沫近30年。“老妻”一词,频频出现在诗人的笔下,比如:“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最让人感动的是那首著名的 《月夜》,诗人以月传情,思念家中妻子的深情厚谊。中国古代的男子,写自己对爱恋对象的情感往往至情至深,可是如杜甫这般写对妻子的感情能如是真挚深情的实在难能可贵。

3.重视友人

杜甫曾与李白志同道合,喝酒吟诗。杜甫一生为李白写过15首之多的诗歌,首首深情,直到老年贫病交加时,依旧为有李白这样的挚友而深深感怀。他曾有诗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高度赞美李白诗歌的成就无人能及;尤其,当李白身陷政治风波被贬流放时,杜甫依旧不离不弃地挂念着友人的安危且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二人的这段友情,是唐诗史上乃至中国诗歌史上最美地相遇!

4.关爱众生

作为情圣的杜甫,是一个万物苍生总关情的践行者。

二、杜甫诗歌情韵的深沉与崇高

杜甫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经历动荡不安与战火硝烟。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让大唐王朝极速转衰,也让杜甫开始着力去书写挣扎于战火之中的百姓的艰难时世。一幕幕的惨象,刺痛着诗人的眼,搅碎了诗人的心。他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对人民的深切同情都写进了那一句句锥心刺骨的诗句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权贵酒肉已臭,百姓冻死饿死,诗人感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与深刻的社会危机;因而,他要站出来,用他柔弱的肩膀去承担救国救民的重任:“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他呐喊着要为国为民而献身,可诗人是悲情的,统治者看不到他满腔的热血,因而他只能黯然神伤:“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是,杜甫并未就此袖手旁观,他永远记得的只有忧国忧民与兼济天下:“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王庙》)他总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情感合二为一,他的所有喜怒哀乐都因国家和人民而起。因而他会在听到战争胜利的喜讯时,像个孩子一样的欢呼狂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的爱国,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践行着他对大唐王朝深深的眷恋。

杜甫的伟大,还在于他总能站在人类灵魂与良知的高度去推己及人。自我境况的艰难从不会成为杜甫诗歌的主题,他期待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图景,哪怕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也心甘情愿!杜甫胸怀的宽广与博大,人格的崇高与伟大不是常人可与比拟的。他是圣人,是“情圣”,更是受尽千刀万剐后的善念佛陀。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扎 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器官的代表。”显然,杜甫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人民的代言人,更在于他推己及人,悲悯苍生的博大情怀和奉献精神。古今中外,越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人就越是自私,越是追求个人利益。可是,哪怕在唐王朝最危难时候,杜甫依旧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在为国家、为人民哭泣呐喊,并且将这份情感用整个生命轨迹来践行。这是一种屈原式的为国为民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情怀,这才是“情圣”杜甫高出一般诗人的伟大与独特之处,令人肃然起敬!

三、杜甫:歌唱天地萬物的“最美歌者”

杜甫的情感丰富而真挚,深沉而崇高。因此,他的诗才能穿越千年,光耀史册,定格于我们的心中。虽然他身处战乱频仍的时代,他身世漂泊不定,他心境怵惕不安,但他的诗情从未沉沦。可以说,杜甫是一个“诗圣”兼“情圣”存在;是一个将心系在故园的流浪者;是一个渴望戎马关山的勇士;是一个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才志之士;是一个写实时代与历史的“人文画家”;更是唐诗史上歌唱天地万物的“最美歌者”!

猜你喜欢

杜甫李白诗人
登高
“诗人”老爸
愤怒
诗仙李白的归宿
绝句
倒下的那一刻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