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科性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探讨实践思考

2019-11-18丁静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学管理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过程中,有效落实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科学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保障学生人文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分析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然后分别从生源质量,专业思想,学生价值观念,多学科优势四个方面研究教育管理工作,最后综合探究教学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科性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

引言:

在我国现代社会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是新标题提出的最新需求,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育人员必须确保以人为本,强调人文价值。高等院校具体实现素质教育时,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对高校文化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在高等院校开展艺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更为科学的进行教学管理和教育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一、艺术教育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培养人的素质,才能和艺术知识是其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审美与人文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特征。有效落实艺术教育,能够实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有效提升,确保有机结合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科学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培养学生创业,创造和创新能力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基于此,进行艺术教育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普通高校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高度重视,同时还需要有效结合艺术教育和学科教育,对学生进行更高程度的素质教育,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提升,保障学生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自我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有效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高等院校开展教育工作时,艺术教育中通常会存在很多涉及交流,表达,设计,创意的内容,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和艺术潜能发挥提供更大的机会,能够确保学生有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一般情况下,艺术作品具有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对学生想象力进行有效激发,在具体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无论是欣赏艺术作品,还是演唱和演奏,都是极为重要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学生反应能力和协调力的有效提升,深入发展学生智力。

二、教育管理工作

(一)严格控制生源质量

在开展多科性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时,生源质量对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课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专业特长[1]。在高考相关规定中,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成绩与一般考生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需要综合评比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成绩,只有确保两项成绩能够同时满足当地分数线才可以被录取,基于此,对于艺术类生源而言,不仅需要对其文化素质进行深入考虑,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学生专业素质,以此为基础,才能对其生源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二)合理优化专业思想

通常情况下,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多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均由父母决定,例如体育,表演,乐器。尤其是在美术类学生中,该种情况较为普遍,部分学生是在高一结束,由于文化基础和个人志向,同时艺术类招生录取分数线低的现实原因而不得已选择报考艺术类院校,然后开始学习美术,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在此过程中,不乏存在部分学生悟性较好,在经过半年强化训练之后,能够达到高校艺术高考需求,但是该类学生专业思想偏差,导致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专业思想飘忽不定,学习动力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针对该类学生,学校必须高度关注,对其进行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科学树立良好专业思想,使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学习。

(三)改进学生价值观念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其思想依旧略显稚嫩,教育人员需要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于艺术系学生而言,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创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以往教学活动进行艺术类专业教育时,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是其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在学生道德和思想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各种心理矛盾最难把握,最激烈,最突出和最普遍,教育人员如果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科学树立,保障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则学生技能教育和专业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前提。基于此,相关院校需要帮助学生科学树立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使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同时保障学生具有更为开阔的心胸,对其未来大学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而为国家未来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四)发挥多学科优势

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方面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大多数院校在具体开展绘画教育工作时,依旧选择使用图式中心论的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其技法方面也是逐渐升级的方式,专业化人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从学生自身到学校以及社会都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学生会在一定程度内忽视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2]。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知识结构较为狭窄,与艺术设计发展规律脱离,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学科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是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打破传统教育工作过程中学科之间的壁垒,确保文理实现相互渗透和融通,以此为基础,能够使艺术专业学生有效拓展知识结构,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确保教育工作实现更高程度针对性。在我国目前,艺术类设计是实现现代人生活品位有效提升,科学构建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与能力之间也逐步实现相互迁移,融会贯通。如果学生能够科学参与跨学科教学,与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不仅需要对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同时还需要系统了解生态环境,工程与技术,历史与哲学,社会与文学相关学科知识,对其有效解决不同知识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进而确保学生对艺术设计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对设计对象更为精准的把握。

三、教学管理策略

(一)合理设置教学专业

在进行多科性高校建设过程中,开设艺术类专业时,学校不仅需要对当前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考虑,同时还需要拓宽眼界,分析未来社会建设过程中对于艺术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学校在具体设置艺术类专业时,首先需要分析国家,当地以及行业发展对于艺术类人才需求[3]。就国家角度而言,高等院校需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对于地方建设而言,为了更高程度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等院校需要对当地相关行业发展艺术人才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基于行业所需条件进行相关专业的合理开设,为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更为丰富人才支撑,有效推进行业发展。综合性高校在艺术类专业方面具有多种优势,首先,在设置专业方面需要高度遵循历史发展,确保循序渐进。其次,如果要确保培养出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思想,更高程度满足国家需求的现代人才,必须确保凝练学科,严格基于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具体需求进行相关专业的科学设置。在具体进行艺术专业设置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以上两个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实训场地,实验设备,育人环境以及校园文化,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综合性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需要对国家和地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需要与行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进行有效结合,确保规划设计的详细性和周密性。在具体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完成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之后,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改变,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确保其连贯性,有利于实现整个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保障课程设置的整体化,渐进式,体系制和连续性。与此同时,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高等院校需要基于社会发展进行不同培养方案的科学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严格遵循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传统课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更新,在进行新课程开设之前需要进行反复调查。一般情况下,综合性高校及学科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学校在开设选修课时,可以设置一些边缘性,交叉性的课程,以此为基础,确保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知识体系。艺术类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贸易类,经管类,文化类,历史类等学科,但是在具体选择过程中,需要确保其适当性,避免学习重点偏离,以此为基础,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

(三)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过程中。衡量一所学校时教学质量是其极为重要的标准,早在2007年,教育部门就多次提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价值,同时强调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4]。一般情况下,在提升教学质量时,任课教师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基于此,与教学质量而言,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和综合素质是对其造成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具体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具体作业,首先就艺术专业教师而言,任课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确保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工作,教育人员必须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使学生对课堂具有较高的兴趣。其次,教育人员还需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交流,明确学生学习状态,同时还需要基于学生可导性,可塑性,积极性等特点对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发,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更高程度的保障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学科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生源质量,合理优化专业思想,改进学生价值观念,发挥多学科优势能够确保进行更为科学的开展教育管理,与此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教学专业,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能够确保有效落实教学管理,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需求[5]。确保学生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能够与艺术家进行情感交流,进而对其形象思维进行更为有效地培养,保障学生创造力,使其在生活中充满激情,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使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确保学生能够从艺术作品中获取更大的勇气和信念,以及源源不断的力量。

參考文献:

[1]  陈静, 李文正.  多元背景下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2):92-93.

[2]  虞永红.  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与音乐传播研究[J]. 神州(29):104-104.

[3] 齐悦.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研究与优化对策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8):157-158.

[4]  陶涛.  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策略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4):224-225.

[5] 高忠亮.  分析高校艺术教育与移动学习结合的价值及策略[J]. 艺术评鉴, 2017(12):132-133.

作者:

丁静(1982-),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山东英才学院艺术学院教学秘书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