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仓街道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2019-11-18刘海燕

赢未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村改革乡村振兴

刘海燕

摘要:莱州地处山东省对外开放前沿,是全国“长寿之乡”、“四德工程”建设发源地,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区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市上下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成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提升农村改革发展成果,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关键词:金仓街道;乡村振兴;农村改革

金仓作为莱州海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奋力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现结合金仓街道现状,浅析一下实施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1金仓街道的基本概况

为加快区域发展,金仓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结合辖区特点,拟规划将全域划分为南北两个板块,南片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块;北片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滨海旅游板块。西尹家村作为南片的启动示范村,仓北村位于北片核心区。区域辖14个行政村,分别为仓东村、仓西村、仓南村、仓北村、崔家村、西尹家村、马坊村、徐家村、北杨村、南杨村、寨里武家村、大沙埠庄村、凤凰岭村、汪里村,面积为69平方公里。具体范围和村庄分布情况见下图:

1.1区位经济概况

金仓地处莱州湾畔,是烟台市实施“黄蓝”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烟台莱州滨海生态省级旅游度假区,与金仓街道合署办公。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6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5.16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镇街、山东省级旅游强乡镇、国家安全社区、省级森林乡镇,连续三年在烟台市美丽乡村综合评比中位列前三。2018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1亿元,增长8.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38万元,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3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00万元,增长32.8%,实际使用外资207万元。旅游总收入7320万元,增长3.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60万元,增长2.4%。

1.2人口交通概况

区域内总户数6159户,总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距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莱州港仅5公里,是鲁中、鲁西北地区最便捷的深水出海通道;南接威乌高速公路,东连省道烟汕线(S206)、三城线(S218),环渤海高铁前期工作已经展开;距烟台蓬莱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潍坊南苑机场仅1小时车程。

1.3产业发展概况

区域内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依托莱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结合自身特点,立足金仓海洋特色和生态优势,突出产业支撑,注重挖掘文化,坚持“示范引领,连片打造”的發展思路,围绕农业、滨海、生态旅游三大板块,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区域。

1.4基础设施概况

区域内交通、通讯、电力、供水、天然气、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主要交通干道已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按省财政“乡村连片治理”规划完成十个村庄的提升改造,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辖区所有村庄实现文化休闲广场全覆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4年在莱州市财政局农业开发办的指导下,区域西尹家村实施了以莱州市芙蓉韭菜合作社为主体的0.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是山东省扶持实施的“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建设优质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0.1万亩。区域崔家村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建设总规模为652.51公顷,总投资112.14万元,涉及7个行政村。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

2.1产业优势

2.1.1重点龙头企业及农业生产高效化

农业生产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方向。莱州市成达食品有限公司属山东省第三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肉食鸡加工,承担孵化、放养、收购、冷冻冷藏、配送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公司拥有肉食鸡孵化厂一处,年产20万吨颗粒饲料厂一处,300吨速冻库一座,3000吨冷藏库一座,不锈钢加工流水线2条,日加工肉食鸡能力15万只,年产冷鲜分割鸡肉6.5万吨,两个系列、60余个品种的冷鲜分割鸡肉畅销全国22个大中城市;2018年公司完成肉食鸡加工305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莱州及周边16个县市区都分布着公司的养殖基地,5800多户养殖户加入到这条产业链。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山东省省级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产品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质量管理顺利通过ISO9001和HACCP认证。

金实仓廪田园综合体现已建成配备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棚内环境监测系统、漫散射玻璃智能温室、双膜双拱温室,实现了监控智慧化、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西尹家韭菜种植成方连片面积达到3000亩,全部采用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200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沿海水产养殖业兴盛,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导的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不断提高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2.1.2农产品仓储加工销售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农产品加工储藏和物流配送体系,现有大小冷藏加工企业24家,库容量7000吨,年加工各类海产品7840吨。周边交通运输发达,在农产品仓储、保鲜,分选、加工,运输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2.1.3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区域绿色生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推动全域旅游,将休闲旅游元素导入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海洋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项目,真正把生态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板块。

2.2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发展战略叠加的唯一区域。区域辖14个行政村,总户数6159户,总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镇街、山东省级旅游强乡镇、国家安全社区、省级森林乡镇,连续三年在烟台市美丽乡村综合评比中位列前三。根据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要求,区域成功入选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

海、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莱州市区22公里,北距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莱州港仅5公里,是鲁中、鲁西北地区最便捷的深水出海通道;北部、西部濒临渤海莱州湾,南接威乌高速公路,东连省道烟汕线(S206)、三城线(S218),环渤海高铁前期工作已经展开;距烟台蓬莱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潍坊南苑机场仅1小时车程。

2.2.1历史文化优势

人文历史悠久,海洋文化底蕴丰富,地域特色突出,村居建筑风格鲜明。其独具特色的展现莱州渔民传统居住文化的红砖朱墙赤瓦翘脊门楼房、百年海草房和正在规划中的体现千年海防文化的“灶河寨”古城,更是胶东地区海洋文化、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隋唐时期大军征战高丽,此处曾作为重要军需物资仓库,每年正月十三的海神节是渔民们最看重的节日,这一天举行祭海神的仪式,象征着新的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表达了渔民期盼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渔粮满仓。

寨里徐家乡情馆的主人徐柏龄,早年间在哈尔滨挑担卖菜,几经艰辛开办商号,“七七事变”前返乡居住。抗战爆发后,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积极参加抗日。寨里徐家乡情馆的重建,使这里成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的活动基地,同时为外界了解寨里徐家提供了一本鲜活的教材。

2.2.2自然资源优势

三面环海,坐拥碧海、金滩,苍松环抱,沿岸866.7公顷沿海防护林(黑松),绵延曲折,四季清翠,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21公里黄金海岸线,是莱州湾面积最大、黄河三角洲唯一的黄金海岸;区域座落的莱州湾是渤海湾重要的海产品繁殖生长基地,盛产鱼、虾、蟹、贝、参等300多种海产品。同时,辖区内黄金储量丰富,是名幅其实的“黄金”海岸。

2.2.3旅游资源优势

黄金海岸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是胶东半岛沙质最细软、水质最清澈、空气最清新的海滨旅游胜地。景区内有金沙滩、海水浴场、贵人顶、高尔夫球练习场、黄金海岸大酒店、金岛假日拓展训练中心等旅游接待设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6多万人次,增长3.7%。实现旅游总收入7320万元,增长3.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60万元,增长2.4%。2018年,创建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西尹家村;仓上村通过省级旅游特色村年审,金仓生态园大酒店、金岛假日酒店通过四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年审,海上人家大酒店被评为旅游星级餐馆。

2.2.4人才优势

注重人才培养与合作。具有新型职业农民数量200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1人,长期合作的国家级、省级专业人20人,在韭菜种植、水产养殖、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国内领先。区域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0条”,举办金仓籍在外人才恳谈会,介绍家乡发展,邮寄“一封家书”,用乡情感召人才返乡指导乡村振兴,参与家乡建设。举办高层次人才金仓行,推介发展规划,介绍重点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才进驻金仓,扎根金仓。加大本地人才培育力度,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市级技工人才,定期组织企业家和新生代到先进地区和大专院校学习培训。

2.2.5技术优势

依托中城开金实仓廪(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果蔬种植、标准化栽培技术及土壤施肥等方面开展了合作研究,配备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棚内环境监测系统、漫散射玻璃智能温室、双膜双拱温室,实现了监控智慧化、促进智慧农业发展。邀请省、市级农业专家到村在韭菜种植、水产养殖方面进行农技培训。

2.2.6基础设施优势

交通、通讯、电力、供水、天然气、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成区内已完成商用和住宅楼建设70万平方米。区域按省财政“乡村连片治理”规划完成十个村庄的提升改造,建设区内六条主干道为基础的生态休闲廊道。目前街道所有村庄已完成“四大堆”清理,连村路、村内主干道已经全部硬化,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和较大空闲地已经基本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辖区所有村庄实现文化休闲广场全覆盖,到2014年底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全覆盖,14个村庄全部达到生态文明示范村标准。

2.2.7组织优势

所辖14个村坚持党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建设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个,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凝聚力强、战斗力足,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村庄积极响应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农业设施改造,彻底解决个体农户无力承担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问题;通过土地流转增收,劳动报酬增收,股份红利增收,使贫困户稳定脱贫,充分体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优越性。目前在党员群众的积极拥护参与下,目前4个村庄注册专业合作社,涵盖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加工等類别。村庄红白理事纳入村规民约,善行义举“四德榜”、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均已实现全覆盖。其中,仓南村先后荣获了全国安全社区、全国文明乡村、省级文明乡村、省级“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等称号。目前区域12个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有效健全了乡村治理体系。

2.3政策扶持

山东省出台《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以实际行动打造齐鲁样板,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山东篇章。烟台市、莱州市及金仓街道也相应做了部署。这些政策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机会和支撑。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猜你喜欢

农村改革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深化农业改革,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改革从农村开始”论之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