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启示
2019-11-18邢继雯
邢继雯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的传承,也根植于主张民众为社稷之本的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很丰富,特别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历经岁月沧桑,其中蕴含的忧国忧民精神在新时代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关键词:民本 忧国忧民 人民
一、历史积淀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贯穿着深厚的民本思想。特别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是什么?首先,我们看“社”字,“社”字旁边有个土字,土就是土地,我们现在到江浙地带还会看到很多类似于土地庙,他们称之为社神,因此,“社”字代表的就是广袤的土地;“稷”字旁边有个“禾”字,“禾”字代表的就是粮食。在冷兵器时代,谁掌握了土地和粮食,也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正如我们常常说江山社稷,从中不难看出社稷的地位和意义,但是社稷只能排到第二位的,要次于人民的重要程度。这句话现在看来也是很鲜明的观点,更别说在两千多年前君天下的时代,提出这种鲜明的观点是多么难能可贵。而这些诗句的表达,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二、《岳阳楼记》中的忧民情怀
《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忧国忧民的民本情怀的深刻表达。“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是说当官千万不要忘了老百姓,官位越高,越要注意这一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不管在朝还是在野都不能忘君,是告诫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有一颗忧国之心。在封建社会,“君”就是国,所以范仲淹的忧“君”就是忧国,所以从这种角度上说,它的含义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含义很相近。但是无论是忧国还是忧民,就是希望国泰民安,而其实质就是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子、不管在朝还是在野,都要做造福百姓的事。
(一)老百姓高不高兴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从中进士到进京在朝中任职前,他已经在基层、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得到了13年历练。在这13年中,他深入民间,调查研究、投身实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奠定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13年中,范仲淹忧国忧民情怀的一个深刻的体现就是修海堤。1021年,范仲淹在泰州担任管理盐仓的小吏。而泰州东临黄海,海堤年久失修,海水倒灌,冲毁盐场,淹没良田,政府盐利受损,百姓也是流离失所,纷纷到异地他乡逃荒。这些地方上的政务经济上的事与范仲淹的职责范围并无关系,但是他见百姓受苦,国家利益损失,便一再向上级提议抓紧时间修复海堤。于是政府干脆就任命他为灾区中心兴化县的县令,负责治理水患。在治水期间,范仲淹不仅参加一线劳动,还时常拿出自己的俸禄,用来为修海堤的民工改善生活。不料,期间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3年。可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忙出主意,最终海堤修成了。当地老百姓为感谢范仲淹修海堤的功劳,特意将这个堤坝命名为“范公堤”。
(二)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并不是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实际行动的高谈阔论,更不是毫无思想的蛮干,他的忧国忧民是建立在他对实际情况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能够最大的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例如:范仲淹在西北前线积极改革用兵制度。当时战事紧张,政府在陕西征农民当兵,士兵不愿背井离乡,便经常有逃兵。政府就规定在士兵的脸上刺字,也就是“黥面”。一旦黥面,士兵永世甚至子孙后代都不得脱离军籍。范仲淹经过调查后,认为这“岂徒星霜之苦,极伤骨肉之恩”,于是就推行改革,边寨大办营田,将士可以带家眷,又改刺面为刺手,罢兵后还可以为民,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三)勇于为民担当作为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敢于为民担当作为的体现。范仲淹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范仲淹的仕途并不平坦,他27岁科举及第,但是因为公正耿直,敢于谏言,得罪了不少权贵,屡次被贬,得了一个“范三光”的名号。(范仲淹一生有“三光”之波,因此被称为“范三光”)。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没有私心、敢于担当,欧阳修曾经评价范仲淹为“敢于天子争是非”,一个“敢”字就道出了范仲淹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
但是纵然有“三光”,纵使经过多次的挫折和磨难,范仲淹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劝他吸取教训、看不过的那些事情要多忍耐。特别是他的一位好友梅尧臣特地写了一首《啄木》诗和历史上著名的《灵乌赋》来规劝告诫他。文中曾表达了這样的意思:你在朝中屡次直言犯上,现在都被当作乌鸦一样,被认为经常发出不详的叫声,希望你以后要保持缄默不语、少管闲事,这样就可以保平安、荫护妻儿。可是范仲淹却不为所动,还寄回了一篇《灵乌赋》以明志,其中就说到,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叫声,我都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此八字现可见与南阳邓州的花洲书院),“三光之波”可以说是范仲淹作为一名封建时代好官、清官的典型。他的言行彰显了无论在哪个时代,一名好官该有的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为政品格。
所以,“忧国忧民”实际上是检验历朝历代官员为政一方能否造福于民、工作好坏的试金石,因此,人民立场也成了五千年来永恒的政治话题。
三、启示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民本思想和深刻的忧患意识,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最大的启示就是要牢固树立一种“为民情怀”。
第一,树立群众面前“无我”的精神境界,切实做到为人民无私奉献。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能够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而“无我”是一种至高至纯的境界,更是一名党员、干部人民至上、博大胸襟的体现。首先,“无我”意味着奉献。奉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公务人员,因为在我们周围,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很多人说,公务员收入并不高,约束又多,看看我们身边,差不多能力素质的人,在企业工作或者下海经商,获得的经济利益可能数倍于我们,所以说我们这个位置就意味着牺牲,就意味着奉献。同时,“无我”也意味着要着眼大局的价值观,是跳出小我看世界,不被利益的影子遮住双眼,是一种着眼大局的价值观和格局。把人民和国家的发展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这种追求梦想、实现理想的路径,看起来山遥路远,但实际上道路更稳、利益更长久。只看眼前、只论得失、只计较自我,最终只会机关算尽,结局不过是“反误了卿卿性命”。
第二,树立“群众面前小我”的思想境界,切实端正为群众服务的态度。端正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就要求我们想清楚我们工作的动机和动力是什么?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是为了自己功成名就。简单地说,就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都是大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大事,但同时又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一桩桩小事构建的。各级党员干部要想明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小事,俯下身子去听、去看、去解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件大事。
第三,树立困难面前“有我”的道德境界,困难面前有我,就是一种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精神境界,我们常说共产党员就是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去。因此,真正地做到为民还有一个根本就是有无担当精神和担当的实践。特别是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坎坷,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些敬畏、多些坚守、多些担当,让忧患意识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融入实践,自觉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总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句话是根植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与一代共产党人在浴血奋战中、在枪林弹雨中、在披荆斩棘中、在不懈奋斗中的最深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梁衡.《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二)[J].新湘评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