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2019-11-18刘婷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管理

刘婷

摘  要:在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依法治国是依照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治理国家,而依法治校则指的是学校将依照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依法依规推进日常管理工作。依法治校能够深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成果,学校要将各项法治知识融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以此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质量,使高校人才培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本文围绕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意义、存在问题及优化管理方法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推进高等专业人才的重要因素,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需要依照高等人才相关培养标准进行法育、德育、智育、美育,根据国家或教育部门颁布的各项法律、条例法规,以此制定符合高校本身实际和办学特色的制度条例,从而营造融洽的学习教育氛围,营造科学的办事规章制度,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沿着稳定、和谐、持续的发展道路前进。

一、依法治校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价值

早在党的十六大期间,党中央就已经提出了“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大会以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同样植根其中,并且伴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优化,进行了积极的转变。

依法治校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想获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就必须要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加快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维护高校素质教育、国民素质的运转机制,有利于高校利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人才培育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实施依法治校,最终的发展根本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在落实依法治校的途径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学,从而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培育,让学校能够形成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各项问题

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校依法治校管理机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在权力配置机制设立上,有95%的教师认为,学习管理权力的制定措辞模糊、定位模糊、责任不清,学术权力较为薄弱。第二,在高校学术保障机制上,有87%的教师认为,学习内部规章制度缺乏严谨性,无法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同时在科研力量的配备上,学校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第三,在教育管理权益的塑造上,有96%的教师和94%的学生认为原有的校规校级并不符合实际,需要相关教育管理者予以清查,同时应该在校园内部设立相应的教育仲裁机构,防止出现师生权益损害所导致的各项问题。第四,在学校考评机制上,大多采取了“一刀切”的管理办法,导致学校治理机制并不科学,缺乏相应的科学标准。很多学校对于教师晋升的评定较为单一,其认识管理方法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评判能力。

三、依法治校视野下如何增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一)优化学院权利配置

在高校人才培育工作中,拓展依法治校发展视域,就是要推动高校遵循办学规律和依法、依规、依章治校的原则,明确界定学校党委各级领导者的具体分工和实施细则。通过简政放权,扩大学院的自主办学机制,设立《高等院校学术委员会日常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推进学习改革上起到的作用。通过“校务公开”,积极推进学院民主化权利的创设,依法保证广大教职工、学术的知情权益,将师生最为感兴趣的相互条文集中起来,进行严格的精简、督办与执行。切实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力。

(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依法治校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相关任务,通过制定多元化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确定学校内部所建立的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积极完善细化师生奖励表彰制度,设立审核学校科研岗位聘用的管理模式。精心铺设符合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学术产业路径。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保持更多的工作热情,打造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专业严谨的教师队伍。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遵循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使学校管理团队应紧紧围绕法律法规去执行,从管理层面、教学层面加强相关教育法律的规范和实施。让全校师生都能够做到知法受礼。以客观的绩效评价机制,来确定高校校风、教风的良性发展。

(三)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打造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统一的管理机制,能够防止权力与权益的滥用。各高校要通过健全学校各部门、岗位、项目的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学校与各级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及职业界之间的利益关系。以此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及职业界之间的教育监督,以此增进各方的责任感、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达到健全相关部门、岗位的权利机制的目的,确保决策执行更加有效、教育管理更加規范。

(四)化解高校矛盾纠纷

在高校人才培育工作中,为了减少教师、学生、学校之间的矛盾,构建自由、法治、平安的校园环境,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师生权益救济和保障机制。围绕校园文化,融入多项法治规章,从而建设和完善师生申诉、调解和安全保障的发展路径。拓展法治文化的培训机制,使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精神理念得到具体的体现。学校还应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机制,发挥基层调解、工会、学生社团等学校机构的实施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时调解矛盾和纠纷,将高校依法治校和以德树人紧密结合,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总结:

综上所述,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含义。为了使学校保持科学的管理机制,发扬依法治校的管理优势,在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推进依法治校,融合政府与学校的相关职能,将依法治校落实在强化学生的自主权上,确保学校管理的法治化、程序化,使学校能够自觉接受监督、积极践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速推进高校教育工作改革。

参考文献:

[1]石雨欣.法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的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2]汪晶晶,张铭凯.将法治内容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诉求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5(2).

[3]丁晨,漆昌琼,雪源,等.本期话题:法治教育的基层实践[J].中国民族教育,2018(3).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