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探讨

2019-11-18夏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6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脑梗死

夏莉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价值。方法 58例脑梗死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治疗前, 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分别为(12.08±1.25)、(11.3±1.46)分, 对照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2.43±1.16)、(11.54±1.53)分;治疗后, 观察组BBS、FMA评分分别为(31.44±1.34)、(26.1±1.33)分, 对照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5.14±1.64)、(14.73±1.81)分;治疗前, 两组BB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5、0.611, P>0.05);治疗后, 观察组BBS、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47、27.260, 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74.85±6.42)分, 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49.93±10.37)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3, 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行穴位贴敷后肢体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 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 穴位贴敷;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55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各种疾病越来越多。脑梗死作为其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患病后病死率和致残率一直稳居高位, 即使早期行溶栓治疗后对患者的致死率有一定的降低, 但患者在肢体功能障碍上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本文选取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穴位贴敷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0例, 女28例;年龄48~67岁, 平均年龄(57.6±6.3)岁。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纳入标准[1]:①根据1995年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评定标准》以及2010年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指南》对患者进行疾病确诊;②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未伴随其他功能性疾病;④病情均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以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展开治疗, 并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涉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辨证施护。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康复训练 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运动评定, 判断患者机能情况, 制定出符合患者的运动计划, 并详细介绍锻炼器材。随后对患肢进行运动疗法以及作业疗法, 主要涉及正常的关节功能训练、软组织牵伸以及肌力耐力的训练。步行训练每项15 min, 1次/d;日常生活训练60 min/次, 1次/d;内科按摩治疗40 min/次, 1次/d;生物反馈治疗20 min/次, 1次/d。

1. 2. 2 穴位贴敷 选择本科室自主研发的制剂药物疏通帖, 贴敷方法:根据患者疾病, 上肢不遂在穴外关、合谷、曲池等处进行贴敷;下肢不遂选择穴阳陵泉、悬钟、环跳或是足三里进行贴敷。根据不同穴位选择不同体位, 使药物能够贴敷稳妥。贴敷药物前应该对穴位进行定位, 用温水将局部洗净, 或是用乙醇棉球将局部擦净后再贴敷药物。换药时用消毒干棉球将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净再敷药。保留6~10 h, 停药2 h后再贴敷药物, 治疗20次。

1. 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 采用BBS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平衡展开评定, 共计40分, 得分越高平衡越好。以FMA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进行评定, 总分34分, 得分越高下肢情况越好[2]。以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60分则表示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2.08±1.25)、(11.3±1.46)分, 对照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2.43±1.16)、(11.54±1.53)分;治疗后, 观察组BBS、FMA评分分别为(31.44±1.34)、(26.1±1.33)分, 对照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5.14±1.64)、(14.73±1.81)分;治疗前, 两组BB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5、0.611, P>0.05);治疗后, 观察组BBS、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47、27.260, P<0.05)。

2. 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74.85±6.42)分, 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49.93±10.37)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3, P<0.05)。

3 讨论

中医在解释脑梗死疾病时, 并没有确切说明, 而是根据患者的实际表现将其归属于中风的范畴。卒倒多因昏聩, 本均是内伤积损颓败造成。也有记载表明中风是因为湿土生痰, 痰生热, 故而热生风造成[3, 4]。也可能是因为脾胃功能异常, 导致体内湿热, 从而生痰。中医中大致认为中风的病因是如此, 中医学中, 中风后患病位置在脑部, 另外, 由于患者体内的湿气、热气造成气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从而导致该疾病产生。在病理学上, 将其解释为由于患者的气血运行不顺, 在患者脑部淤积, 导致脑血管堵塞, 从而引发脑梗死 [5, 6]。脑梗死的恢复期就是中风后留下的后遗症的阶段, 此时患者正气不足, 邪气较盛, 痰淤结于身, 选择中医的穴位贴敷, 在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上还能够从经络俞穴对机体进行调节[7, 8]。穴位贴敷治疗能够通过中药对患者的俞穴进行刺激, 对阴阳调和、扶正驱邪以及疏通经脉有较好的作用, 期间再辅以康复训练, 患者的肢体在恢复上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9, 10]。本次选择的穴位贴敷药物主要成分有红花、川芎、僵蚕和延胡索等药物, 贴敷后能够活血通络, 并起到止痛的效果, 能够很好的促进血运, 对中风期间患者的偏瘫肢体有很好的帮助, 能够增加肌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观察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2.08±1.25)、(11.3±1.46)分, 对照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2.43±1.16)、(11.54±1.53)分;治疗后, 观察组BBS、FMA评分分别为(31.44±1.34)、(26.1±1.33)分, 对照组BBS、FMA评分分别为(15.14±1.64)、(14.73±1.81)分;治疗前, 两组BB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5、0.611, P>0.05);治疗后, 观察组BBS、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47、27.260, 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74.85±6.42)分, 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49.93±10.37)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3, P<0.05)。由此说明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后平衡能力、下肢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都有较好的改善[12]。

综上所述, 脑梗死患者行穴位贴敷后肢体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 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巍巍. 经颅超声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27):5-6.

[2] 黄烈弥, 喻佳丽, 杨秋萍.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1):49-51.

[3] 王婷, 闫咏梅, 曹影, 等.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恢复期)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2):148-151.

[4] 杨海侠, 马向华. 穴位贴敷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陕西中医, 2015(9):1246-1247.

[5] 张伟.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分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9):110-112.

[6] 孔令富. 中风后遗症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14(10):406.

[7] 徐霞. 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对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5(7):32-33.

[8] 廖方容, 傅春文. 调和阴阳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3, 32(4):250-252.

[9] 刘庆军.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6):276-277.

[10] 沈钦彦.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分析. 中国处方药, 2015(9):91-92

[11] 張海军.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8):28-29.

[12] 万海燕.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 24(7):4337-4338.

[收稿日期:2019-04-19]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患侧穴位贴敷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肢体偏瘫76例疗效观察
不同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穴位贴敷的疗效比较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