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中的运用

2019-11-18黄世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连贯省略语义

黄世昌

[摘 要]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篇层次的考查。一方面,学生解题往往停留在句子内的语法分析及词汇辨析,无法从语篇内容及结构角度来解题,导致丢分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词汇的讲解和单句的分析层面上,缺乏语篇意识。实践证明,将语篇衔接连贯理论运用于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解题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把握全文的主体和中心思想,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细节以及语法难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完形填空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完形填空;语篇衔接连贯理论

一、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命题规律

完形填空是英语高考的题型之一。从近几年的全国卷和自主命题卷来看,两者都比较重视较高考点层次的考查,其中对语篇层次考查最多,其次是对句子层次的考查,未出现较低层次的词组层次和单词层次的题项设计。侧重考查学生对上下文甚至全文语篇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文章背景、句子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有较好的把握,注重语篇层次的考查。

完形填空题可以看作是选项与语篇的有机结合。用于完形填空的短文原本是一个语义连贯的语篇,但用作试题使用后,语篇在形式上和语义上的完整性被人为“破坏”。从表面上看,完形填空似乎只涉及语法形式和词汇的选择判断问题。事实上,语法形式和词汇的选择与判断受篇章影响,仅用抽象的词典意义是无法完成言语交际或语言理解的。也就是说,要理解语句的意义,大部分题目的设项是逾越句子层次结构的,这就要求考生注意把握文章的文脉和逻辑线索,如果考生能从语篇的组织结构、语篇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有效结合语篇的逻辑线索来仔细推敲和判断的话,就能轻松地进行推断和预测选项的正确答案。

二、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提出

鉴于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近年的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命题中的语篇层次的考查比重加大的倾向,笔者提出了将语篇衔接连贯理论运用于完形填空教学。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语篇分析指的是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 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把握全文的主体和中心思想, 从而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细节以及语法难点。语篇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 衔接、连贯就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语篇中的各个成分是连贯的, 而不是彼此无关的。

衔接与连贯理论是语篇分析的基本原理,也是语篇研究的核心。衔接理论研究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Halliday 和 Hasan 在《英语的衔接》中深入阐述了衔接的概念。衔接指的是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以语法关系和词汇关系来表现的。他们将衔接方式分为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两种,其中语法手段包括指代、省略、连接和替代,词汇手段分为复现和同现;连贯是语篇最基本的特征,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在某些情况下,语篇的连贯关系通过语言形式明确表现出来,如上文提到的各种衔接手段,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语篇的连贯性则表现得不那么清晰明显,这就需要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所提供的语境, 调动自己的认知推理能力来推导出语篇中隐含的连贯关系。语篇中的各个部分是衔接连贯的,而不是彼此无关的。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是互为表里而统一的,衔接存在于语篇的表层,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部。二者相辅相承,共同存在于语篇中。

三、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中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分析

笔者通过对近5年的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实例分析,发现语篇衔接连贯理论既可用于指导教学,又可帮助学生解题,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探索。

(一)语篇的衔接

1.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取得统一。词汇衔接又分为两类,即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

(1)词汇复现

①原词复现。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同一概念重复出现。考生可以借助于上下文中这一信息选择答案。以2017全国卷完形填空第52 题为例:

After that, feeling the need to  52   further, I decided to drop in on one of ASL clubs meetings.

52. A. exercise B. explore C. express D. explain

【解析】答案选 B。阅读全文,根据原文首句“While high school does not generally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aspects of life,college sets the stage for that exploration”中的“explore”和“exploration”,此句的“explore”是關键词复现,再结合后文的“drop in on one of ASL club`s meetings”而确定选项。

②同义词、 近义词复现。 同义词、 近义词是借助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方式, 或解释性的语言使上下文语义得以连接起来。 做完形填空时, 考生应注意分析上下文中出现的解释性语言。以2018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44 题为例:

... news about our  44  was appealing enough to me. He was an international grandmaster...

44. A. title    B. competitor    C. textbook    D. instructor

【解析】答案選 D。据后文的“an international grandmaster”中的“grandmaster”与“instructor”是近义而确定答案。

③反义词复现。 语义的连贯有时通过对比的结构采用反义复现的手段, 或者是以反义的方式对前文加以解释。 在考试中, 考生应注意分析这类概念复现, 从反义的角度判断正确的选项。以2014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13题为例:

how many   12  , who complain about the long drives to work,   13    drove for hours at a time when they first   14   their drivers licenses?

13. A.carefully    B.eagerly        C. nervously    D.bravely

【解析】答案选 B。据前文的“complain about the long drives to work”中的“compain”后文的“first... their drivers licenses”前后态度构成对比或者反差,可以确定选项。

④上、下义词复现。 上义词具有概括的作用。 在完形填空题中,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 作者会先概述, 再分述。 概述时用的是上义词, 分述则会用比较具体的下义词。考生应注意这一技巧, 从而有效地答题。以2018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56 题为例:

The absolute most important   56   that you learn when you play chess is how to make good   57  ... On every single move you have  to   58   a situation ,process what your opponent(对手)is doing and   59   the best move from among all your options.”

56. A. fact    B. step    C. manner    D. skill

【解析】答案选 D。此题很大部分同学选了B, 只根据自己对本句的理解,而忽视了后文中的描述,从  58  ... process...and   59  ...这几个动词的并列,我们可以推测,56选项不是step,而是好几步,所以我们须选择一个用于概述的上义词skill。

(2) 词汇同现

词汇同现指意义上相互联系的单词同时出现在同一语篇中。一个语篇和一个话题,要求与之相关联的词汇。由于单词意义的差别及所使用的语域不同,因此,所适应的上下文也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语篇的和谐性、整体性,有必要以话题为中心,了解与相关单词组成的词汇链。以2017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53题为例:

I only learned how to  53   the alphabet that day. Yet instead of being discouraged by my   54   progress,I was excited.

54. A. slow B. steady C. normal D. obvious

【解析】答案选 A。此题根据前文的“only learned”“discouraged”这几个单词,我们可以确定是“slow progress”,这就是用了与选项相关联的词汇来选择,属于词汇同现。

2.语法衔接

语法层的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照应是指语篇中的某一成分被当作另一成分参照点的现象;替代指的是语篇中用一个成分去取代另一个成分的现象;省略指的是语篇中某些已经出现过的成分为了经济原则而被省去的现象,但被省略的成分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连接指的是使用一定的连接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合并成一个有连贯的语义单位。所有这四种衔接手段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以语篇或对话的上下文为参照。

(1)照应

照应是指对于同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得到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照应是共指同一对象。常用的照应词有this, that, these, those, it, the 和 such a 等,也包括 here,there,now,then 等地点指示词和时间指示词。比较照应是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以及其他含有比较意义的词语如 same, so, as, equal, such, similar(ly), different(ly), other, otherwise, likewise 等来表示的照应关系。以2018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48 题为例:

Maurice Ashley was kind and smart, a former graduate returning to teach, and this  48   was no game for him: he meant business.

48. A. chance    B. qualification    C. honor    D. job

【解析】答案选D。此题选项job的确定是照应前文的a former graduate returning to teach。

(2)替代

替代也是一种照应手段,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替另一个语言单位 (Halliday & Hasan, 1976),但被替代的部分通常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英语中的替代包括名词性替代 (nominal substitution)、动词性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和从句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三种。名词性替代是用替代词取代名词词组或其中心词;动词性替代是用替代词取代动词词组或其中心词;从句替代是用替代词取代名词性从句。以2018全国卷Ⅰ完形填空为例:

After all ,who doesnt want to save a few dollars?More than that, Id always wanted to learn chess.

该句画线词 “that” 是一个典型的动词词组的替代,用于替代上文中的“to save a few dollars”。

(3) 省略

省略是语言应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是为了突出主要信息,避免重复。省略可以看作是用零位代替某个单位,所以省略也可称为零替代 (Halliday & Hasan, 1976)。因为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交际中即使一些语言被省略,理解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从类型上看,省略可分为名词性省略 (nominal ellipsis)、动词性省略 (verbal ellipsis) 和分句性省略 (clausal ellipsis) 三种,如2017全国Ⅰ卷中的句子:

I then made it a point to attend those meetings and learn all I could.此句could 后省略了动词learn。

(4) 连接

连接指句子间、从句间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关系 ,是运用连接成分来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逻辑关系的一种手段。连接成分通常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多为表示增补、转折、因果、条件、让步和时间等逻辑联系的连词。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句子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从逻辑上由前句预见后续句的语义。连接词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如2018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52题:

we had to write a paper on how we plan to apply  what we would learn in class to our future professions and,  52  , to our lives.

52. A. eventually    B. naturally    C. directly    D. normally

【解析】答案选A。此句意指把所学的运用到未来的职业及最终到我们的生活中,此句中的“future professions”和“our lives”是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再如2017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第58题:

I soon realized that the silence was not unpleasant.  58   , if there had been any talking, it would have   59   us to learn less.

58. A. Lastly    B.Thus    C.Instead  D.However

【解析】答案選C。此题考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据前文的沉默不会让人不愉快,而后文的“如果谈话将产生的结果是学得更少”,前后构成对比转折关系,所以选C。

(二)语篇的连贯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时,考生要根据话题和上下文的关联,借助已知信息“重现文意的过程”,在语境中考查对语篇意义的连贯性和使用词语的准确性。“完形”须先“完意”,即在把握语篇的宏观结构、领会其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行文逻辑关系、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空白处的确切意义,以恢复语篇的完整。以2018全国卷Ⅰ完形填空首段几个句子为例:

During my second year at the city college,I was told tha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was offering a “free” course, called Thinking Chess, for three credits.I   41   the idea of taking the class because ,after all ,who doesnt want to   42   a few dollars? More than that, Id always wanted to learn chess.

41. A. put forward    B. jumped at    C. tried  out    D. turned down

42. A. waste    B. earn    C. save    D. pay

【解析】答案:41B,42C。42题选“save”是据首句“free”及“after all, who doesnt want”之间语意连贯性可推出作者想省钱;41题“jumped at”的选定是据后文的“More than that, Id always wanted to learn chess”就能推出作者是欣然接受这门课程。所以,考生在解题时应从左邻右舍的句子或段落中发现提示,而不是围绕孤零零的某一个句子冥思苦想,纠缠不止。这就遵循了语篇连贯、语意一致的原则。

四、教学启示

(一)夯实语言基本功

高考完形填空题考查的是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灵活运用语言需要夯实语言基本功, 这是英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学习中要狠抓基础不放松。 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不能一蹴而就,要结合具体的语篇、语境,合理运用语法基础知识,扩大词汇量,包括单词和惯用搭配的掌握。另外,在此过程中,一则要强化核心词汇,即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对重点词汇一定要牢牢记忆、深入理解并正确使用。再则,要多积累一词多义和旧词新义,加深对地道表达方式的印象,才能准确排除干扰,提高答题正确率。

(二)培养语篇意识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着重考查学生把握全篇,根据上下文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动词语境分析、行文的逻辑关系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完形填空一般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和段落。所有的连接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考生综合理解上下篇语境进行考核,才能够了解空格前后的小語境, 遵循有伏笔、有呼应的思路,进行查缺补漏的学习,而在考核时快速地理解上下语义之间的对等和解释关系,就可以形成语法和搭配的语感。要想做到考试时准确把握语篇,有赖于平时多培养语感。考生应多欣赏、朗读、背诵经典英文或者高考卷中优秀的文章,尤其是完形填空文章,由此感受语言的地道和优美,体会文章的语境。另外,平时在完形填空训练时,养成不完全依赖选项的习惯,可以尝试把完形填空当成语法填空来训练,旨在培养语篇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把握语篇衔接变化的关键点

所有的语段都会有一定的转折和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就是在答题过程中把握关键词和意义转折的关键之处。完形填空的某一段落或某一句子可能对考生来说难以理解,那么,把握段落内部各个小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对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联进行透彻地理解,就可以在省略、连读、代替和衔接的过程中快速地总结题意,从而能够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的结论。整个语篇和完形填空之间的转折点分为2~3个段落,然后再快速细致地浏览最关键的段落,从而把这些分析方法和既定的衔接连贯,作为英语完形填空理解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就可以理解语篇中有代表性的段落和转折点。

(四)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

由于完形填空的选材一般出自于原版英文, 文中往往渗透着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素养的培养。考生平时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阅读的题材既可以是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哲理文章、科普知识,又可以是风俗习惯、节日文化、名人故事甚至身边小事。 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有助于考生更顺畅地理解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主旨。

(五)建立错题集

每次完成相关的题目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回顾重要的考点,并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和之前不会做的题目记录到错题本上。了解自己高频率犯错的原因,再重新思考,找出症结所在,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五、结束语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着重考查学生对全篇的把握,根据上下文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动词语境分析、行文的逻辑关系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完形填空当成一个语义上有连贯性的语篇来分析,从篇章内容和结构上去考虑问题,那些在个别句子中也可能是正确的选择项,如果从篇章角度看是“不可”的,自然是错误的。鉴于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在完形填空的训练中,应利用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语篇衔接等手段进行问题设计;其次,完形填空练习讲解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文中运用的衔接手段,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对衔接概念的理解;最后,由于完形填空的文章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因此,行文中词语的重复、替代、复现和同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解题时就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线索,如某一个词的原词、指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概括词等。笔者认为,如果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更加注重语篇衔接连贯分析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完形填空的解题能力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戴花.基于衔接连贯理论的完形填空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2]徐美连.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6).

[3]管艳.基于语篇衔接角度提高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能力举措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4]王云华.如何借助语义框架解答高考完形填空题[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1).

[5]蒙坤.基于衔接与连贯的英语完形填空训练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3(21).

[6]矫永芹.英语完形填空中的图式与语篇建构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

[7]蒙坤.加强语篇阅读教学,提高完形填空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09(4).

[8]王煜.语篇特征视角下的完形填空解题策略探究[J].英语学习,2015(2).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连贯省略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省略”讲解与训练
第七只鸟
高考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探究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省略
省略
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