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渐进式核心问题驱动数学深度学习
2019-11-18王志南
王志南
[摘 要]
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数学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自主建构,引领儿童走向深度学习。渐进式数学核心问题通常出现在学生“逐步逼近”数学知识本质之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验证式走向探究式,在深刻理解中拓展核心问题;以开放性问题驱动,在互动中逐步逼近核心问题;设计挑战性任务,在活动中深刻感悟核心问题。
[关键词]
渐进式;数学核心问题;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的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课堂提问的设计,如果提问过于琐碎和零散,则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思维则会淹没在问题之中,而无法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中的核心知识。聚焦核心知识的提问即核心问题,解决好数学教与学中的核心问题,则聚焦知识本质,“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核心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有开门见山,有引而待发,有的是老师提出,也有的由学生自主提炼。呈现的时机也不尽相同,核心问题的呈现并不一定要在课始,也不是越早越好。有时,核心问题出现在学生“逐步逼近”数学知识本质之时,我们将此类核心问题称为渐进式数学核心问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炼渐进式数学核心问题,推动儿童思维发展,引领儿童走向数学深度学习呢?
一、从验证式走向探究式,在深刻理解中拓展核心问题
数学知识的习得关键在于理解,只有被学生理解的数学,才会成为支撑学生以后发展的资源,被学生深刻理解的数学,才能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使之成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并不断地与其他知识发生联系。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就是理解,理解就是一个意义赋予过程,即学生必须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建构的知识作出解释,在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获得真正的意义。”[1]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获得的知识意义对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不能局限于引导学生去验证已有的结论,而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得更为开放,让其从验证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
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鸽巢问题》一课中,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活动一】4只鸽子飞回3个鸽巢。鸽巢中的鸽子数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
1.一一列举法
①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鸽巢中的鸽子数一共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②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揭示数学方法(板书:一一列举法)
(4,0,0)(3,1,0)(2,2,0)(2,1,1)
③观察不同的方法,你有怎样的发现?
学生发现:无论怎么飞,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只鸽子?
2.假设法
①引导:刚才我们用一一列举法获得了结论,如果想要发现这个结论,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怎样才能最快地知道鸽巢中鸽子的最大数至少是几?大家讨论讨论。
②解释:学生用假设法来解释所得规律中的数学道理,课件演示验证。
假设每个鸽巢先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进3只,余下的1只鸽子可以飞进任意的一个鸽巢里,这样就会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鸽巢至少飞进2只鸽子。
揭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作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③追问:继续品味这种假设的方法,要想知道“鸽巢中鸽子的最大数至少是几”,在分的时候要怎样分?(尽可能分得均匀些)
④提问:假设法体现了平均分的思想,你能不能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
在《鸽巢问题》一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满足于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验证“四只铅笔放进三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这一结论。由于学生在操作前就已知結论,因而学生的操作活动是浅层次的,缺乏探究的主动性。这样的验证式学习将学习目标指向结论的获得,而非深入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数学规律。事实上,数学理解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往往需要学习者自己的积极、主动、有意识的思维参与。如果没有思维参与,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探究式学习则更为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更大,有助于学生深入“卷入”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内化。
郑毓信教授认为,“创设好的数学学习情境特别重要的一环在于,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去进行学习,深入地去进行思考。”[2]案例中,核心问题由“鸽巢问题中有怎样的规律”逐渐转向“鸽巢问题中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学生所学到的不仅是“至少数=商+1”这一结论,更指向深刻理解这一规律背后所隐藏的数学道理,实现“列举法”与“假设法”之间的融合互通。
二、以开放性问题驱动,在互动中逐步逼近核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对问题情境进行多层次的思考,获得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是,在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时,开放性探究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在结构化的资源呈现中实现思维的互动和碰撞,寻获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在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中,学生逐渐逼近问题情境中的核心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怎样租船最合理”这一经典题型时,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设计租船方案。
问题情境:老师和同学共 46 人坐船游玩,每条大船可以坐 10 人,每条小船可以坐 6 人,大船每条 60 元,小船每条 40 元,怎样租船比较合理呢?
学生设计的方案如下:
生1:全部租大船,租 5 条,租金为60×5=300元。
生2:全部租小船,租 8 条,租金为40×8=320元。
生3:可以租 4 条大船,1 条小船,10×4 +6×1 = 46(人),正好可以坐满,没有浪费的位置。租金为60×4+40×1=280元。
生4:还可以租 3 条大船,3 条小船,10×3 +6×3 = 48(人),这样虽然没有多了2个位置,租金也差不多,租金是60×3+40×3=300元。
生5:我觉得正好坐满没有空位的思路挺好,我也想到了一种方法,租 1 条大船和 6 条小船,10×1 + 6×6 = 46(人),也正好可以做 46 人,租金是60×1+40×6=300元。
师:同学们设计出来了不同的租船方案,你觉得哪种方案最合理呢?
生1:我觉得最合理的方案是刚好坐满没有空位的那种。
生2:我觉得设计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尽可能不要有空位,还要看谁的租金最少才是最合理的。上面的方案3和方案5都没有空位,但方案3花钱最好,所以最合理。
师:说得真好,观察方案3和方案5,都是正好坐满无空位,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方案3花钱更少呢?
生:我发现方案3租的大船多,小船少。而如果算一下坐大船的同学租金单价是60÷10=6元,坐小船的同学租金单价是40÷6≈6.7元,租大船平均每人的租金便宜,因此要优先租用大船。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抛出核心问题:“怎样租船最合理呢?”而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设计不同的租船方案,学生在比较中优化设计,寻找最合理的方案。案例中,核心问题的提出是渐进的、学生自主的需求,核心问题的提炼犹如“洋葱剥皮”,在层层推进中愈加凸显其对学生的思维推动作用。事实上,“怎样租船最划算”这一问题对学生而言是较为复杂的,因而教学时不必急于把问题说透,而是要留有学生开放性探索的空间,让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设计出一两种方案,并有自己的思考。在此基礎上进行优化,核心问题“哪种方案最合理呢?”的提出就显得水到渠成。在学生发现最合理的方案后,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方案都没有空位,为什么方案3更划算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大船平均每人的租金便宜,因此租船时要遵循“优先租大船”原则。
核心问题采用渐进式的呈现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开放性的探究中不断逼近核心问题,不断逼近数学核心知识。同时,正因为核心问题的渐进呈现,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与理解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之中,学生学的不仅某一解题方法,更有数学探究所带来的愉悦体验。
三、设计挑战性任务,在活动中深刻感悟核心问题
我们时常发现,一些重要的数学规律、法则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在实际应用时还是有许多学生容易遗忘或是应用时有困难。究其原因,这些规律、法则的获得过程往往是通过浅层次的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所获得,未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深层次的学习体验。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事实和技能镶嵌在自然的空间记忆中时,我们就能最佳地理解和记忆。”[3]将空间记忆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将极大地提升脑的效能。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规律,把握数学本质。
如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许多教师设计本课时,往往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表面涂色正方体中各种小正方即体的个数,探究其中的规律,乃至用字母式表示规律。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本课时,华老师的设计则显得不是那么“急于求成”,他精心准备了棱长为3厘米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积木,将其打乱,让学生去尝试将其复原成正方体。
挑战性任务:看哪一组动手能力最强,能在最短时间将正方体还原。
(1)小正方体有几种?
(2)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3)每种小正方体分别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在引导学生交流研究结果后,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和思考“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中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中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然后,再次组织学生尝试将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积木还原。
教学中,华老师设计了三次“比一比”,用来认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事实上,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还原对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原因在于,如果不把握表面涂色正方体的排列规律和内部结构,是无法将其还原的。另外,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位置放错,就不好再继续拼了。三次“比一比”,第一次,2分钟时间,比一比哪组同学动手能力强?第二次,2分钟时间,比一比哪组同学表现最棒?第三次,明天的课上比一比哪组同学用时最少?试想,下课后学生是不是会欲罢不能,继续“玩”下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玩过之后,“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规律、特征是不是会深深地映刻在学生脑海里?
罗杰斯说:“真正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亲身经历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结果性知识相对来说都用处不大。”案例中,华老师教学时并没有直接出示本课的核心问题:每种小正方体的摆布有怎样的规律?在第一课时结束时也未组织学生总结“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规律”,许多教师颇感不解,学了一课,未总结其中的数学规律总感觉不完整,有些别扭。事实上,华老师虽然没有抛出核心问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中各种小正方体有怎样的规律?但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和研究又是无处不在,将规律的探索蕴含于操作实践之中,探明小正方体的摆布规律及内在结构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组织学生挑战将“棱长为3厘米的表面涂色正方体积木还原”这一活动极具创意,教师没有顺着教材思路让学生去观察、发现,而是“倒过来干”,设计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探究需求,以有挑战的操作活动来促进学生走向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三次“比一比”,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历思维的梳理和认识的清晰的过程。本案例又给我们这样一条启示:数学学习的重要规律的探索不必急于求成,要“善留白,缓说破”,“捂紧盖子”,给予自主探索与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充分地探究,获得感性、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数学规律得以真正地理解和内化。
[参 考 文 献]
[1]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毓信.新数学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雷纳特·N.凯恩等,吕林海译.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