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后习题 彰显语用价值
2019-11-18陈桂虹
陈桂虹
[摘 要]
激活课后习题是彰显语言文字实践功效、提高语文课堂实效的措施之一。从习题的“前置”“分解”“统整”“参透”等四个维度,诠释“激活”习题的实际内涵及具体做法,能够弥补学生及教师虚化课后习题的实践缺憾,探索一个以“习题·语用”为发展源头的课堂践行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语文课堂的实践功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语用价值
语文课后习题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检测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应突出学科特色,彰显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指向学生的语用现实、语用思维、语用核心内涵。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谈谈个人的体会与收获。
一、前置习题,克服朗读现实通病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阅读基本功的起点。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怎样读才算“有感情”,不少教师很有疑惑,也一直存在争议。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匹出色的马》一课来说,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有两个建议,即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是这样做的:首先,通过妹妹和妈妈的对话,感受人物心情,同时辅之以一些表情、动作来传递人物的情感,进而“有感情”地指导朗读……随着文章结尾处妹妹“我早回来啦!”感叹句的出现,最后师生以振奋人心的音调结束了朗读活动。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周宏老师说:“学生装腔作势无所谓,老师绝对不能装腔作势。”作为“有感情朗读”的一个初始引导,师生出声阅读,确实需要形象、感性的外显引导,但教师给予的应是最自然、最纯真的情感体验引导,而不是仅仅根据标点符号就“界定”朗读的音量等级、面部表情、动作幅度等,并谓之“有感情”,这样的指导只能给学生带来机械化的朗读经历——尽管这样的指导更具有可视性与即时性。
那么,如何克服当下的朗读通病呢?笔者接受了教师教学用书的第一个建议,巧妙利用课后第3题两个抄写句子重点词的想象功能,将其前置在文章第一、第二自然段的美景鉴赏中,并进行朗读引导。
题目: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把句子抄写下来。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笔者的操作步骤是:
(1)引导学生学会提取文章信息,主要通过问题设置来进行:作者在郊外看到了哪些美景?它们“美”在哪儿?
(2)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仔细看河水“波纹”与“层层波纹”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画面,让学生自己发现、体会叠词的生动性、形象性、音乐性特点。
(3)让学生反复出声品读写田野“葱葱绿绿”的文字,启发学生读出田野的“绿”与“多”,感受其所带来的春天气息。
(4)依据原文,增补叠词,想象柳叶的柔美及爸爸妈妈的惬意。
在上述几个步骤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叠词,发现、想象、体验到了春天柔美的画面,并借助其特有的韵律感,绘声绘色地诵读了文章,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有效尝试,也将教师的朗读指导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这样的课后习题,本意在抄抄写写中积累词句,感受春天的美好,可我们却将其积累、体验功效前置,让叠词的音律美为朗读指导添砖加瓦,委实是一次意外的收獲,值得探讨和研究。
二、分解习题,初建解读思维结构
众所周知,一年级的课文学习不必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上花费过多时间、投入过多精力,而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那么,什么叫“读懂”?“读懂”中包含了哪些认知要求?可以通过哪些阅读形式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这都是课文阅读起始阶段的引导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愿”主题的课文中,有“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点学习要求。可见,教材旨在通过“信息提取”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这也确实是一种好方法。那么,初始阶段的阅读信息该如何提取呢?笔者从课后习题中开渠引源,找到了提取信息的潺潺活水,为本单元训练要求的突破提供了有效依据。下面以《我多想去看看》的课后习题为例。
题目:读一读,记一记
弯弯的小路 宽宽的公路
美丽的天山 洁白的雪莲
雄伟的天安门 壮观的升旗仪式
在低年级,此类短语一般以“填空”或“连线”的实践方式来理解、识记,但这样的语言实践显得单一、机械,其丰富内涵及意蕴就无法感受了。教学中,笔者紧扣题眼“看”,将此题目分解成两部分——描绘与景物,设计成以下4个问题:
(1)我多想去哪儿看?用“○”圈出。
(2)我分别看到了什么?用“”画出。
(3)这些地方的景色又分别是怎样的?用“( )”标出。
(4)在北京与新疆的“我”,还可能看到怎样的景象?请借助上面类似的短语简要说明。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是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圈圈画画,完成了文章主要信息的提取,很好地实践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二是在圈点勾画中,学生会发现文章中实际写到的是两大板块——北京与新疆,这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文本块状意识;三是学生能初步厘清“描绘的词语”与“被描绘的景物”的区别,初步发现此类短语的搭配奥秘,体会语言实践的秘妙。这样,学生不仅能初步感知此类短语的构成与运用,还能较为清晰地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一反过去一味地运用形象化、感性化阅读认知的方法。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新的结构化思维的阅读、积累经历。
为此,教师还可以尝试进一步分解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句子或词语,分类、分块,提炼成若干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取信息、形成块状的阅读认知,养成结构化的理性认知习惯,将低幼学生的文字实践、阅读思维活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统整习题,研磨习作核心内涵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要素,“写”是语言输出的终端。面对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的阅读文本,学生习作内容日趋开拓,训练要求日趋规范,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统整习作要素,促其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习作理解与实践结构。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有三点,即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词语,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三点要求,看似角度不同,实则都指向“写”这个输出端口。那么,如何让学生抵达“写清楚”的习作要求呢?比较《燕子》与《荷花》这两篇经典课文,笔者发现,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有优美词语积累、经典段落背诵的提醒,而指向“写”的习题则只有《荷花》课后第2题(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与第4题(小练笔:仿照《荷花》第2自然段,写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略加对比不难发现:荷花之“画”重在“活”,有情景相融的联想;燕子之“画”重在“趣”,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笔者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里的“写清楚”,其实就是将文章中观察到的情形,按照“形状与颜色”“声音与味道”“静止与动态”等结构,给予有序的安排,既可“多选”组合,亦可“单选”突破。这样一来,两篇经典文章潜藏着的习作结构及观察指向,就即刻暴露在学生的观察思维中了。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及时补充了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翠鸟》两篇课文,让学生读后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写翠鸟,可呈现内容却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受到前面“写清楚”的习作要求启发,学生对比发现,是“远观”与“近观”的不同所致:《翠鸟》在近观的视角下,单其羽毛就有一个段落的详实介绍,而《搭船的鸟》在远观的视角下,却只能是一句话简要概括。
这样,《荷花》一文的课后习题,就引发了学生对4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可谓读中有仿,仿中有悟,悟中有创,学生着实感受到了教材关于“观察”的螺旋式习作要求,领会到了“观察”的核心内涵,“言之有序”地表达奥妙也被学生参悟到了。阅读、观察、生活、习作之间的通道也似乎徐徐开启了。
四、参透习题,彰显语用实践价值
在引导学生实践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有意识地激发实践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有序、持续地推进语用实践进程。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读”再次提出“把画面的内容写清楚”。在《陶罐与铁罐》一文中,教材编者试图通过插图的引导,让学生能夠了解用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将二者不同表现、不同结局写得清清楚楚的写法。显然,“对话”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配套的课后习题中,有一则阅读链接叫《北风与太阳》,但却没有任何阅读要求。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单元导语的要求设置如下问题:①这则寓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对应单元导读的第一个要求)②根据二者的不同表现,将故事内容说清楚(对应单元导读的第二个要求)。此类设计无可厚非,但却存在着忽视写作实践的问题,“读”与“写”处于游离状态,教材要求得不到落实。笔者根据本篇课文的训练重点——对话,单元导读第二个训练重点——写清楚,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综合训练,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展开想象,以对话的形式,将本篇寓言故事简要地转述下来。”
不难想象,学生在《陶罐和铁罐》的引领下,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阅读、生活经验,绘声绘色地转述了这个故事,甚至赋予了个体的具体表现在其中,实现了“复述——转述”的角色转换叙述,主体意识得到了彰显,初步实现了语言实践运用的一个基本目标。
总之,课后习题要基于教材思想,基于学习要素,基于学情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彰显语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托比·卡腾.融合教学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张正耀.语文,究竟怎么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张正耀.领悟经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