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合理看待罗斯福新政
2019-11-18陈岚林雅卿
陈岚 林雅卿
【内容摘要】我们通过史料了解历史,史料实证是客观全面认识历史的重要保障,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特别重要,本文从史料分类、史料甄别、史料观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说明,以课例的方式来探讨。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 史料实证 课例
核心素养不仅是国际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课标的重大突破和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意在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历史认知逻辑,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即(课程目标)。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性的就是“史料实证”。新课标详细地阐明了史料实证的基本内涵、目标要求和评价层次。而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便是广大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以“史料实证”评价罗斯福新政这一课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在组织学生进行史料研习时,笔者根据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这个主题内容,给学生提供多种类型、多重视角和不同层次的相关史料,如罗斯福认为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可以使“人们重返工作岗位……得以购买更多的工农业产品。”[1]而摩根索则认为“我们的失业率还跟八年前一样高,而且还有巨额的债务要偿还!”[2]
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史料进行分析。
首先是史料甄别这一操作步骤:
这两份史料一份出自于1938年塞缪尔·罗森曼编著:《富兰克林·D·罗斯福公共文件与演讲集》,一份出自于摩根索1939年的日记。从时间来看,都属于当时发生的,虽然罗斯福那份是别人整理的,但是公共文件和演讲集应该是能较好的反映罗斯福的观点,这两份均可算是一手资料,较为准确的反映了罗斯福和摩根索的看法。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和对比,发现史料间的异同及特点;通过研读史料我们可以发现两人的分歧点在于这个法案能否促进就业。当然,我们要考虑到立场问题,罗斯福本身就是主张新政的,于情于理会支持《国家工业复兴法》,评价时也主要以积极为主。而摩根索是当时的内阁成员,是罗斯福的好朋友,很多时候都是支持罗斯福的,这样看来立场差不多,为何他会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上这么绝望的话呢。在这一层次,我们似乎觉得摩根索的看法更为客观和可靠。但是空口无凭,我们无法进一步论证。所以笔者引用了失业的数据来说明。
第三,引导学生在不同史料中,从不同角度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
失业数据共有四则材料:一份是美国人口统计局的“八年后的1939年,……失业美国人的队伍延长了”[3],第二份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9年提出的“到1935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之时,美国的工业产值比1933年5月高出22%。”[4]第三份是人民版必修二的课本“1936年底,失业人数虽仍保持在高水平,但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5]
材料四:
笔者给出了四则材料,要求同学通过阅读材料,分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老师的设问,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因此,笔者设置问题如下:
(1)你支持罗斯福还是摩根索,请用史料加以证明。
(2)请辨析史料,并总结出史料运用的原则。
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和归纳,派出代表各自进行陈述,老师加以引导,学生更愿意相信哪则史料,这就涉及到史料运用的原则。
史料首先要注意出处,材料四的图表没有出处,令人存疑,但是教师在选取这则史料时有对照过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据,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史料,材料一是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官方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材料二虽是出自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而且时间是2009年,作为中国都能阐述《国家工业复兴法》 对缓解失业的贡献,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材料三是出自于人民版必修二,作为中学生的教材,我们其实是存疑的,因为教材选取的史料是为了佐证教材的观点,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作为部编教材,其史料来源是比较可靠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史料运用的第一个原则是真实性。
实证的前提是史料的真实可信,我们在运用史料时要注意一点,史料必须是“真”的。正如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十批判书》中写到:“无论做什么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足,固然酿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用比缺乏材料更威胁。”[6]
其次,看内容: 材料二、三、四对美国的失业人口统计都是曲线的,不同时间有所变化,而材料一仅是针对1931和1939年的比较,没有注意到中间的变化,况且《国家工业复兴法》1935年就被宣布违宪了,1939年的数据显然不适合说明这个问题。1935—1939年发生的其他方面的事情如给企业收取高额税收等也是造成企业破产,人民失业的重要原因,所以失业的变化不能用39的数据来说明《国家工业复兴法》对解决就业率的影响。这体现出史料运用的第二个原则是完整性。在教学中我们须注意史料的完整性,理解史料的上下文含义,不可断章取义,违背史料的原始本意。
为了更客观的认识罗斯福新政,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又引用另外几则材料来说明:
材料九:哈佛大学另一位经济学家爱德华·钱布林所说:“人为地提高工资,无疑强化了以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工资水平如果非正常提高,肯定会对那些本应该受益于这个制度的人造成傷害。”[7]
——鲍威尔,《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蠢事》,第118-119页
材料十:那些试图保住工作的无技术工人的困境,让众议员卡尔·马普斯尤为不安。他曾经说:“这部法律(《最低工资法》)将进一步增加失业,而不是就业。它肯定会增加失业,除非所有的人类经验都反过来。”……马普斯援引1918年初在华盛顿通过的《最低工资法》的例子:那个法律刚通过不久,《华盛顿邮报》就谴责说,数十个女工和无技术工人因此被当地的旅馆辞退了[8]。
——伯顿·W·小福尔索姆著 李存捧译,《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第145 页
这两则材料体现出经济学家、众议员等从不同角度论证《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最低工资会导致人民的失业,而且分析得都非常在理,法律无法规定人值多少钱,有些人是无技术的,给小企业工作,赚取较低的工资,因为他们就值那个价,可是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那么雇主就不得不裁剪了那部分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确实会造成失业。本来想对那群人保护,最终却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就是史料运用的第三个原则开放性。运用材料时要注意开放的原则,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立场对同一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都要科学的分析,全面的分析,才有可能尽量客观真实的还原事实的本身。这才是史料实证的意义所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需要时刻注意辨析史料的真伪,对于史料来源、史料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立场和主观意图、研究价值等进行分析,判断史料的有效性。然后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分析逻辑关系,获取有效信息为课堂服务。论从史出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当然基于有效的史料阅读,我们也许得到的结论与课本就不一致的,正如北师大杨宁一所说的:“角度不同,结论有多种。所以,对教科书的结论不必苦心维护”[9]。因为历史史实是基本稳定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史料的发现以及角度的更新等都会使历史结论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罗森曼.富兰克林·D·罗斯福公共文件与演讲集[M].纽约:兰登出版社,1938:251.
[2]摩根索.摩根索日记[M].纽约: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图书馆,1939:77.
[3]美国人口统计局.美国的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期到1970年[M].华盛顿特区:美国政府出版局,1975:126.
[4]高世楫,张军扩.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EB/OL].[2009-04-22] . http://www.drc.gov.cn/xscg/20090422/182-224-33998.htm.
[5]朱汉国,马世力.历史必修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8.
[6]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5.
[7] 吉姆·鲍威尔.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蠢事[M].纽约;皇冠论坛,2003: 118-119.
[8] 伯顿·W·小福尔索姆著,李存捧译.罗斯福新政的谎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145.
[9]杨宁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EB/OL].[2012-02-18] . http://www.zxxk.com/soft/2116782.html.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8年开放课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提高策略及案例研究”(批准号:KC-2018062).】
(作者單位:1.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2.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