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019-11-18陈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课文

陈娟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借名家效应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开学初,我还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在书山中采撷的兴趣。一段时间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可谓是妙语连珠:“书善犹药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我最初的故乡。”……我還引导学生谈认识,如学生甲说:“我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我扑在书上就像饿汉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中知道了高尔基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童年》的作者,除了他的苦难经历外,更主要是因为他对书的热爱。”学生乙说:“臧克家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我想今后我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会结识许多不说话的好朋友,他们时刻提醒我正直做人……”

二、巧借课文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不要把每一篇课文孤立开来,教师要有意识、有系统地将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例如在教学完《泉城》《田园诗情》《九寨沟》等这类写景课文后,在学生还沉浸于祖国山水的美妙情境之中时,我便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告诉学生我国的名山大川、风景优美之地不计其数,描绘赞美它们的文章更是多不胜数,顺势推荐《美丽的西藏》《游黄山》等富有奇趣的文章,并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阅读,并摘抄在读写笔记上,偶尔再来个“带我游”活动,让学生做导游,将自己读到的美景介绍给同学,学生读书兴趣就会大增,为能做好导游而努力加油。

三、借活动效应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我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定期举行“课外阅读最佳兴趣小组”“小李杜”“成语城主人”“故事大王”等评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推荐读物,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读更多更好的书,教师可根据学段阅读要求,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等,让学生都有所接触。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段,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本学期共给学生推荐书目20多本,如《海底两万里》《小王子》《谁动了我的奶酪》《三国演义》等,推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师在自己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利用班级推荐书目、班级图书角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喜欢的图书,如现在摆放在班级里的17本中外名著,集体借阅的“好爸爸“系列,都极高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五、加强家校联系,创造读书氛围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学生在校只有6个小时,而这6个小时又被各科教学所充实,学生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而课外阅读需要较充裕的时间和较安静的环境,郁达夫曾介绍说,自己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受益于自己年少时每天5个小时的课外阅读。

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我们应鼓励家长营造家中读书的氛围,购买或借来适合孩子看的书,陪孩子一起读,浓浓的书香气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增添审美的情趣,学习人际沟通,富有生活的激情和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课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