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倾斜试验与卧立位试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检出效果比较
2019-11-18伍勇徐敏芝明小星石留芬龚开政张振刚张可
伍勇 徐敏芝 明小星 石留芬 龚开政 张振刚 张可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相关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群(年龄≥60岁)高血压发生率高达40%,且呈逐渐升高趋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体位性低血压是因体位改变或长时间站立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低血压症状。当前研究报道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也呈升高趋势,及早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发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有助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选取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直立倾斜试验与卧立位试验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倾斜组和卧立组,每组40例。倾斜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2.3±11.1)岁;高血压病程1~13 a,平均(6.7±4.6)a。卧立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72.4±11.1)岁;高血压病程1~13 a,平均(6.6±4.8)a。倾斜组与卧立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年龄≥60岁;可独立站立;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其他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不配合检查。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倾斜组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对卧立组患者进行卧立位试验。对倾斜组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指导患者平卧在倾斜床上,休息10 min,记录患者血压、心率,随后将床面倾斜70°,患者保持头上脚下位,每1 min记录1次血压、心率,共记录5次。对卧立组患者进行卧立位试验:指导患者平卧在检查床上,休息10 min,记录患者血压、心率,随后指导患者采取站立位,每1 min记录1次血压、心率,共记录5次。试验均由经专业培训的技师指导患者完成,检查时患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停止试验,指导患者平卧,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两种方法对体位性低血压的检测效果。阳性:患者体位改变10 min内舒张压下降≥10 mmHg和(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伴或不伴晕厥、出冷汗、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2]。②不同试验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检查后30 min内出现的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位性低血压检测效果
倾斜组和卧立组体位性低血压检出率分别为45.0%(18/40)、20.0%(8/40)。倾斜组体位性低血压检出率较卧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8,P=0.017<0.05)。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倾斜组患者试验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卧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试验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当前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生率也呈逐渐升高趋势。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导致老年人群病残、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体位性低血压是因体位改变而导致的低血压症状,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可达15%,且高血压与体位性低血压可合并出现。高血压与体位性低血压均可造成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忽视体位性低血压,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3-4]。
人体在平卧状态下,25%~30%的循环血量分布于胸腔,当从平卧位改为直立位时,300~800 mL血液因重力影响向盆腔及腹腔脏器灌注,静脉回心血量迅速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脏充盈状态收到影响,动脉压下降。正常人可通过机体自身调节机制维持血压稳定,但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往往血管弹性下降,调节能力变差,当机体难以及时代偿时,就会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3]。根据以上发病机制,临床多采取卧立位试验诊断体位性低血压,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实施卧立位试验时患者易出现晕厥先兆或晕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5]。本研究中倾斜组患者试验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卧立组低,与廖丽红等[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直立倾斜试验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中倾斜组体位性低血压检出率较卧立组高,说明直立倾斜试验可通过被动立位耐力试验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直立倾斜试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检出率较高,且可减少检查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