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族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及禁忌
——基于黎族地区的田野调查

2019-11-18王启芬

新东方 2019年2期
关键词:黎族崇拜方言

王启芬

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黎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土地崇拜,土地崇拜是该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黎族的岁时节日,是黎族土地崇拜的伴生物。在黎族岁时节日民俗中,无不包含着土地崇拜的内容。这些岁时节日禁忌一直影响着黎族的生产生活。笔者基于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对黎族的岁时节日及其禁忌文化进行研究,为的是解开这些禁忌,促使黎族人民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中,解放思想,学科学用科学,大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大发展。

一、黎族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

由于从汉代开始,汉人就开始移居海南岛,于是黎族就开始了与汉族文化交流的漫长历史过程。至唐代,海南就形成了三个文化圈层,即沿海地带汉文化圈、中部黎族文化圈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汉黎文化交汇圈②林日举.海南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因此形成了黎族各方言区不同的岁时节日。

地处五指山腹地的五指山市,原系“合亩制”地区,这里的杞方言黎族的传统岁时节日主要有春节、禾节、牛节等,而且都是与土地崇拜密切相关的节日。其中,春节是杞方言黎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初一那天,人们给牛栏、猪圈、鸡笼送年糕,把粽叶挂在果树和谷仓上,妇女们在井边挑水时,要把一个铜钱或一块年糕放在井边,主要是祈求“地鬼”保佑人们饲养的家畜,保佑生产来年大获丰收。“禾节”,节期是在每年插秧结束之后。是日,每个家族成员都要聚集在一起,杀猪宰牛,大摆酒宴,以宴饮的方式来庆祝插秧顺利结束,祈求土地神(“地鬼”)保佑生产丰收。“牛节”,节期在每年的七月或十月的牛日。每当这一天来临之前,人们上山砍来一种叫做“哦母”的木条修理牛栏,并用一种叫做“牛魂石”的石头泡酒喂牛。这一民俗事象的内容主要是表示犒劳一年到头来在土地上耕作的耕牛。当节日来临的那天,人们聚集到家族长(合亩制时代称为“亩头”)家杀猪摆酒席,通宵达旦敲锣打鼓,跳招牛福魂舞,祈求“地鬼”保佑耕牛平平安安。如今,传统的禾节消失了,但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人们引进了端午节、中秋节以及一些新时代的节日。

在原“合亩制”地区外围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杞方言黎族地区,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不仅有春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十五”节(即七月中元节)等。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堑对村一带的杞方言黎族村寨,甚至还有冬至节、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而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一带的哈方言黎族地区,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早较深,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几乎和汉族一致,岁时节日包括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年仔)、三月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冬至节等,节日习俗与汉族地区也大同小异。如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要杀鸡买肉放爆竹,也燃灯至通宵,并且包粽祭祀祖先神。其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赛(台)方言黎族的年仔节,还分为汉人年仔节和黎人年仔节两次举行;陵水黎族自治县隆广镇一带赛(台)方言黎族年仔节上祭祀祖先鬼的祭品,要有五酒五饭三杯水等,缺一不可。

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三亚、陵水、乐东、东方、昌江、儋州、万宁的哈方言黎族地区,东方、昌江的美孚方言黎族地区,白沙的润方言黎族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都裹有粽子并杀鸡买肉祭祀祖先鬼,大部分黎族方言区都有这一天青年男女到河里洗龙水澡、青年和儿童放风筝玩耍的风俗。七月中元节这天,要杀鸡买肉和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纸钱祭祀祖先鬼。其中,白沙黎族自治县润方言黎族的祭品,必须有十二或二十四个饭团,美孚方言黎族家家都要做粽粑吃。至于中秋节和冬至节因影响较小,过节活动较简单,过中秋节时都学汉人买月饼、杀鸡买肉祭祀祖先鬼后,大吃大喝。冬至节除杀鸡买肉外,部分人家还做糖糕(用糯米粉和白糖蒸制)祭祀祖先鬼。

二、黎族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禁忌

恩格斯:“在社会发展某全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8-539.由于黎族人民对土地十分崇拜,每每怕触犯“地鬼”,在欢度节日时都确定一些不能触犯“地鬼”的“条例”。于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都附有许许多多相关的生产生活禁忌。这些禁忌就是黎族民间的习惯法,严格限制着人们的行为。

(一)“过年”(春节)的禁忌

在五指山腹地的杞方言黎族“过年”时,为了不冒犯“地鬼”,都在生产上立下一些禁忌,如年初一不得进行买卖,进行买卖了就会把“家财”卖走了;上山打猎的人们,忌扫地,否则就会触犯“地鬼”,非但打不到猎物,还会遭到“地鬼”的惩罚。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杞方言黎族地区,以前“过年”期间要进行狩猎活动时,不仅不能扫地,更不允许做房事,否则打不到猎物,还会致家人生病。当实行封山育林后,狩猎活动虽然逐渐从生产领域中退出,但是这些地区的黎族在大年初一那天,仍然禁忌从事耕田等生产活动。而与汉族交界或毗邻的地区,包括哈方言、美孚方言、赛(台)方言黎族,在欢度春节期间,均禁忌进行犁田耙田等生产活动,主要是害怕触犯了“地鬼”。

过春节时除了在生产上有禁忌之外,在生活上也有许多禁忌。如在五指山腹地的杞方言黎族在年初一那天,家家户户的人们都是闭门守家,不许外出,不许骂人,不讲污秽话,不给狗猪吃东西,不搞买卖。这里的人们认为,如果触犯了就会被“地鬼”惩罚,导致家人不平安。在其他地区的黎族民间,大年初一绝对不能洗衣服、扫地,不讲不吉利的话,也不能做买卖,否则会把家中的钱财洗掉,把好运扫出门外,甚至会让家人生病;大年初一还忌打破碗碟,否则会导致当年口角多。此外,在大年初一禁忌借别人的东西,当晚忌做房事,禁忌动土、动刀杀生,忌闯入他人住宅和过邻村串门等等。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赛(台)方言黎族民间,甚至在大年初一禁忌妇女与男子同桌吃饭,认为犯了禁忌就会被“地鬼”所惩罚。

(二)牛节的禁忌

牛节是黎族的重要节日,特别是杞方言黎族和美孚方言黎族过牛节会比其他节日要隆重。这同牛是黎族社会的劳动生产工具,是黎族家庭财富的主要象征有密切联系。每年三月初八、初十,七月插秧后,十月第一个牛日,黎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牛神招福仪式。到了这天,众人会敲锣打鼓,欢跳招牛福魂舞通宵达旦。为了不触犯“地鬼”,当日人们不能播种、拔秧、插秧,不能杀牛、卖牛、不能使用牛犁耙田。

(三)禾节和山栏节的禁忌

禾节是黎族的传统节日,但这一节日习俗在许多地区的黎族民间早已退出生产生活领域了,解放后只在五指山腹地原“合亩制”地区、东方市、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黎族民间仍然沿袭着这一传统节日。在五指山杞方言地区、东方市黎族民间仍然称为“禾节”,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族民间称为“吃新节”,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黎族民间称为“吃新米节”。每当禾节到来,人们先割一些“稻公”“稻母”,并用红线绑好放在谷仓里,第二天才正式下地收割。家家户户都对“稻神”进行祭奠,并祈求“地鬼”保佑全年生产顺顺利利,恩赐粮食生产丰收。为了娱乐“稻神”和“地鬼”,节日这一天,人们敲锣打鼓,通宵达旦跳招稻魂舞。如今这一传统节日淡出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但相关的禁忌仍一直沿袭下来。如每当收割季节,人们先割一些“稻公”“稻母”用红线绑在一起放在谷仓里,为了不触犯“地鬼”和“稻神”,人们禁忌一开始就下地收割,禁忌未吃新谷之前就把新谷给了别人。山栏节是美孚方言黎族的传统节日。每当“山栏节”来临,美孚方言黎族各家各户杀猪宰牛,舂糯米糍粑,着盛装,荡秋千、玩耍,互庆来年山栏稻生产丰收,这样的庆祝活动要持续五天。为了不触犯“地鬼”和“稻神”,人们禁忌杀鸡。人们认为,如果杀鸡,会被地鬼惩罚,以致地里的山栏稻被鸡啄食完毕。

至于三月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和冬至节等,由于是从汉区引进的新的岁时节日,尚未产生特别严格的禁忌。但每当这些节日来临,人们说话做事都尽可能不触犯“地鬼”,祭祀祖先鬼时都十分谨慎。久而久之,也成为这些新的岁时节日的禁忌了。

三、黎族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禁忌特点

从文化角度审视,黎族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之诸多禁忌,有其自身的独特缘由,并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

(一)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来源于黎族的自然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经验总结,有适时生产和维护节日气氛的功能

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及其禁忌,与黎族传统的土地崇拜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它的源头之一在于黎族的自然宗教信仰,是黎族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必然产物。黎族落籍在十分闭塞的山区,土地和山川是他们获取衣食的重要源泉。但辛勤的付出并不一定获得同等的回赠,面对着大自然各种灾害的侵害,人们觉得自身的力量过于弱小,要想生存和安全,需要强大无比、无所不能的“地鬼”来为他们提供保护。对于祈求来保护自己的“地鬼”是不能有丝毫冒犯的,必须尽最大可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地鬼”的要求,许多禁忌即随之产生。

生产生活经验总结,也是黎族土地崇拜岁时节日禁忌产生的重要途径。随着生产生活能力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黎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也因之提升。人们不断在生产生活中累积经验,虽然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都有科学的根据,这些禁忌更让人信服和顺从,使其得以长期传承和无条件遵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自身认识世界能力的局限,一些偶然因素会被人们逐渐地扩大化,就是错误的经验也被要求遵从,有些岁时节日禁忌根本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甚至是非常谎涎不经的。但无论如何,黎族人民通过这些禁忌和大自然建立了非常稳固的依赖关系,构建了诸多独具特色的黎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在物质资料十分匮乏的古代社会,黎族从植物资源中几乎都找到了生产生活的替代品和原材料,唯其如此,他们对大自然建立的依赖关系十分稳固。黎族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构建了诸多独特的黎族文化。”①陈小琼.试论黎族对植物资源的利用[J].琼州学院学报,2016(3).

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欲望,这一朴素的自然观念,使黎族建立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今天,‘绿色和平’和各种各样的生态主义主张,正是黎族人民千百年来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如果用是否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来衡量生态主义的价值尺度,那么黎族人民曾经达到的高度至今无法被超越。”②文丽敏,公衍峰.黎族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启示[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3).此外,这些禁忌在生产中的提醒、督促和约束功能,也让黎族适时生产、不误农时,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禁忌的约束力和利益取向,也使其成为维护节日气氛的重要手段。

(二)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融入黎族的节日习俗,是黎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一是黎族鲜明的农耕文化。黎族的主要节日特别是五指山腹地原“合亩制”杞方言黎族的“牛节”“禾节”和“山栏节”等都是黎族农耕文化的产物。其二是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有深刻的汉族文化烙印。黎族原本节日意识非常淡薄,特别是五指山腹地原“合亩制”杞方言黎族地区基本没有节日,只有同汉族杂居的杞方言黎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才有了春节等节日。而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市、东方市等地区的哈方言黎族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最深,不仅同汉民族过同样的节日,甚至节日习俗和当地汉民族基本相同。其三是有浓厚伦理情愫。这些禁忌鼓励人们弃恶扬善,提倡尊老爱幼,追求家庭和睦,不忘祖先功德,喜庆新生等,有利于黎族社会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黎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历史文化主要依靠口头传承,黎族的岁时节日禁忌因其稳定的结构而不断传承下来,历经时代沧桑,并没有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改变,也没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这些禁忌反而被潜移默化的传播着,渐渐融入黎族的节日习俗,成为黎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三)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有迷信和伪科学成份,具有它内在的社会历史局限性

禁忌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精神防卫现象,和特定的地理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不可否认的是,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有迷信和伪科学成分。这同黎族闭塞的生存环境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是黎族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低下的产物,是人们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面前缺乏生命安全感的一种无奈叹息和自我保护,有它内在的社会历史局限性。

四、关于优化黎族岁时节日的思考

传统的与土地崇拜相关的岁时节日禁忌对黎族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积极因素看,生产禁忌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黎族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本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那些庄严肃穆的岁时节日禁忌仪式有很强的教化功能,能让人们对自然的恩赐充满敬畏和感激;生活禁忌又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黎族建立尊老爱幼、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对祖先的敬畏和怀念成为黎族岁时节日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消极因素看,这些岁时节日禁忌有不少来源于鬼神迷信,有虚妄和落后的成分,对人们思想起禁锢作用,必须摒弃。如何优化黎族岁时节日,笔者有以下的思考:一是移风易俗,即破除岁时节日中的“迷信”,不再让这些“迷信”毒素毒害下一代。 岁时节日的灵魂在于教化功能,我们要通过岁时节日传播正能量,让人们在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中,表达对自然、对祖先、对生命的敬畏、怀念和感激,传承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二是提倡新的节日。在保留传统岁时节日的同时,倡导人们过更能体现当代精神的新节日,或给传统岁时节日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元素,让新时代的岁时节日成为黎族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黎族未来发展的精神文化寄托和智慧结晶。这不仅有利于重构黎族传统岁时节日的面貌,更有利于黎族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结 语

黎族土地崇拜的岁时节日禁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有的会因其伪科学的属性为人们所摒弃,有的融入黎族的节日习俗,有的仍会长期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这对于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构建美丽乡村新型精神文明建设,用科学知识武装农民头脑,夯实农民科学信仰的经济基础,移风易俗,建设现代文明精神家园,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黎族崇拜方言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偶像面面观
我的爸爸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