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换位思考在报社记者采访中的运用艺术

2019-11-18

记者观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报社记者当事人受众

一、善于倾听,挖掘深层次内容

报社记者的职责就是代替读者去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将事件真相通过报纸传递给读者。因此,报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以换位思考法来进行,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引导者——倾听当事人的主诉,引导当事人能够将事件进行还原或是将内心想法、情感表达出来。

首先,报社记者要养成良好的换位思考意识与倾听意识,用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事件当事人的诉说或是回忆,为还原新闻真相、增强采访深度奠定基础。

其次,引导事件当事人做好事件的回忆或是内心情感的表述,进而才能真正还原新闻真相,使新闻内容更加真实、客观。

第三,报社记者通过耐心倾听,才能为读者挖掘出深层次的新闻内容,才能向读者传递更多的、客观的新闻,并发挥出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与社会影响力。

二、善于“互换”,提高采访能力

很多报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多采用单纯的问答采访方式来进行,使当事人一直处于“被动式”回答、解释的地位,同时,当事人易被记者的不当问题所误导,最终导致无法真正还原事件原貌。因此,报社记者应采用换位思考方式从当事人、被采访者的视角去进行新闻采访。同时,报社记者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当事人可能通过新闻传递给社会、受众什么样的信息,而社会、受众会对这样的信息有什么样的反应。报社记者还要通过“反复”的换位思考对新闻事件、采访内容进行考量,在满足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层次的引导性采访,进而才能真正增强该事件的新闻感染力,引发受众的共鸣。

三、借助“思考”,增强新闻的贴近性

换位思考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有助于报社记者找到全新的、深层次的新闻内涵或是形象视角,在避免新闻报道模式化、同质化的同时,也进而有助于增加新闻的贴近性。因此,报社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既要与当事人进行换位思考,还要与受众进行换位思考,进而才能真正地抓住受众对某一类型新闻的关注点、兴趣点。

同时,报社记者还要在新闻事件采访过程中找到最突出、最具形象的视角去进行采访,并引导当事人对该事件或是背后问题进行自主剖析,引出当事人的观点,进而才能真正吸引读者,才能在受群群体中引发共鸣。

四、借助“互动”,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

报社记者在运用换位思考法进行新闻采访时,还要借助与当事人的互动来帮助其打开心扉,使之能够畅所欲言,这也有利于报社记者能够深入探究新闻背景的事实,这对提高采访效果、采访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报社记者在与当事人互动过程中,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思考,并找出能够触动当事人心扉的问题,并利用问题来开展“互动式”采访,而不是按照传统的采访思路一板一眼或是模式化的“问”与“答”。报社记者可以留给当事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主思考或是倾听,以进一步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或是对事件的主观态度等,为“换位”“互动”采访奠定基础。

同时,当事人也能够在与记者的互动过程中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使当事人能够更清晰、更透彻地回忆或是认清事件的本质,其受访内容也必然会更加客观、真正,这对全面提高报社记者采访质量以及新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换位思考在报社记者采访中的运用并非是简单的“角色互换”过程,需求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与采访能力,并为提升其新闻报道感染力与影响力奠定基础。同时,换位思考在采访中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报社记者真正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并融入到新闻事件之中,才能帮助报社记者获取更多的、更真实、更客观的新闻真相,并为受众报道更多的、能够引发其共鸣与思考的新闻。

猜你喜欢

报社记者当事人受众
全媒体时代报社记者职业素养探析
我不喜欢你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多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方法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关于报社记者“四力”的提升策略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当事人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