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出版社IP运营战略的实施保障

2019-11-18

记者观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出版社企业

对于目前泛文化娱乐产业而言,IP时代已到来,这对我国出版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许多出版企业与时俱进,在IP运营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传统出版社想全面涉足IP产业链,为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本文将传统出版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IP产业链的IP运营战略的实施保障。目的是让传统出版企业适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增值路径,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打造专业IP运营人才队伍

(一)培养IP专业人才

出版企业要想实现跨界经营,需要有一支懂出版、懂得IP项目转化和能够利用大数据的人才团队。如果只是进行单一的买卖版权,则对出版社帮助不大,反而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

现代出版行业,企业在甄选员工的同时,员工也在反过头来审视企业是否能较好地扶持他们,为其做到价值实现。简言之,出版社在寻求良性发展、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如何能留住人才。

就IP运营市场而言,仅发展模式就可以有相当多种组合,这需要编辑能够全面迅速地认知并能积极参与进去。出版社应该帮助员工获取更多的工作技能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为员工转化思维模式、开拓视野、学习新知识成为出版社创新性机制管理的一大重任。毕竟,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在不断丰富和改变,如果编辑不能获取新知识,不能进入新的出版领域,加之图书出版相对漫长性,那就意味着制作出来的商品未上市就已过时。所以出版社要制定一系列的培训计划,除了上岗培训、在职培训等基础培训,应该多让编辑和营销人员参加展会、招商会以及项目推广会等,同时应该鼓励员工进行高学历深造,即便是脱产学习,企业也应该具有欢迎其回归的信心,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做不仅不怕失去人才,反而更增加了出版社的吸引力和员工的忠诚度。

(二)适时引入IP职业经理人

IP市场运营离不开大量的优质内容,作者是这些内容的生产人,其中不乏传统文学领域的文豪。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有些作家谈到IP运营,毫不掩饰地说,曾经搜遍百度,也无法真正理解IP运营、IP全产业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可见,每个人的精力和对市场的关注点是有限的。

IP经理人可以打破这种限制。作家只管写好内容,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交给IP职业经理人完成,在一定程度上,IP经理人还可以为作家争取最大利益。同时,IP职业经理人可以将掌握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出版社,为出版社的IP转化项目提出宝贵意见。

此外,尽管传统出版社在IP内容储备领域存在一定优势,但根据目前市场的发展,有许多大热的IP运营项目并不是通过图书IP孵化出来的,他们直接由内容IP进入了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等领域,而且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化传播速度。在此前提下,更需要有非常了解市场信息的IP职业经理人,来为出版社甄选此领域中的一些可以往图书方面转化的IP项目。

(三)加强团队合作

出版社是一个人才高度集中的机构,如果人际关系过于复杂,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则非常不利于出版社的良性发展。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有利于营造交流协作的工作气氛,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化的出版机制有利于提升员工创新性,促进员工能力和知识互补,即便在合作过程中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因为共同的战略目标而促成理解,达成共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优秀的团队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现代出版人需要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和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现代出版人也同样需要企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企业关注他们需要什么,企业可以为他们做什么。群体的温暖则可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出版社在严格执行带薪休假、五险一金等制度外,应注重在情感方面与员工的交流,关心员工的生活方面有何困难,单位可以为其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营造公平的竞争机制

传统出版机构尽管已经实行了企业制转换,但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固化,很难快速适应市场发展,想为企业增加内动力,则需要适当引入一系列适用,但无论是哪种机制,都应该遵从公平、透明的原则。

传统出版社要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公开岗位名称、讲明工作标准、厘清岗位职责,具有竞争资格的员工通过以往工作表现、现有工作业绩以及综合考虑自身职业发展竞争上岗,企业唯才是用。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岗位竞争的前提不止是职位和薪酬的进步,更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能则上,不能则下。

(二)制定灵活的绩效考核机制

图书出版从选题立意到与作者沟通、组稿、编辑再到整体设计、营销发行,是个系统性、复杂性、创造性的过程,无处不体现着编辑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重点套书的出版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更繁复,时间战线更长,如果按照一般企业的年度考核标准来套用在出版社编辑身上,显然不合适。

IP项目运营也不是快餐文化。一个好的IP项目一定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SD出版社在图书IP的基础上,想要走进IP产业链,除了要有前瞻性和精准的眼光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判断力。许多IP运营的里“爆款”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心酸的一面。比如英国作家罗琳,在为她当时写作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寻找出版社机会时,被十几家出版商拒绝过。《哈利波特》系列从写作到成型再被开发为IP“爆款”之前,也是经历和很长一段时间。反之,作为IP运营者,要想去抓一个内容、一个作者、打造一个好的IP项目,也一定要耐得住作者、作品在未来3年至5年的成长期。传统出版社应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制度,结合国家以及不同层面的专项扶持资金政策,给予项目负责人时间和信心打造精品IP。

(三)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领导机制

企业的领导人,不论拥有何学历、从事职业时间长短,都应首先是位懂得经营的人才。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而转变,领导人应该率先转变,适应转变,才能带领职业追随者应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出版社的领导人更应该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具有驾驭市场的能力。出版社的员工,无论是编辑还是发行业务人员,无论是行政还是财务人员,都是与领导人一起为企业打拼、共同进退的同人,出版社的领导人,应办事公正、知人善用,对下属应先给予肯定,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及沟通,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主要职责在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监督战略的实施,出版社的管理层应掌握公平和透明的利益分配原则,才能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成立IP运营部门

图书出版是出版社的主营业务,也是现在、将来出版社的核心业务。IP跨界运营涵盖了文创、出版、游戏以及影视剧等多个领域,基于企业内部流程重构分析,传统出版社可以尝试成立IP运营部门,加强IP项目从选取到运营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人员构成方面,该部门的员工应当包括具有编辑资格的人员,了解一般的图书出版流程,审阅进入出版社IP运营领域的内容,判定作品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还应包括专业的业务拓展人员和IP项目营销人员,搭建IP运营平台,丰富IP运营渠道,帮助传统出版社将IP产业链中的下游方向的规划尽快实施。在运作方面,该部门将专注于作者的选定、内容专项研究和开发等方面,是切切实实的策划型、创意型部门。

该部门具有买卖版权的职能,通过售卖、引进版权,为出版社丰富IP资源储备,该部门的员工应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内容+影视”转化方面,为出版社寻找合作伙伴,拓宽出版社的经营领域。此外,该部门的设立,还可以兼顾对现有员工IP运营技能的培训,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帮助SD出版社尽早参与到IP产业链的整体策划、项目执行中去,有效实现IP价值最大化。

四、加强版权保护

IP的本意就是版权,无论其在商业运营中有多少转化,都应当尊重其“版权”的本质。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对IP的转化路径越多,其版权保护则呈现不稳定的趋势。可以说,版权保护是出版社成功进行IP运营的前提。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促进IP项目转化的同时,又催生了更多的侵权行为,这也IP运营的双面性。在IP项目转化过程中,无论是图书出版、影视发行、周边产品、动漫、游戏等中的各个环节,一旦遭遇侵权,整个IP运营的前期投入就可能化为乌有。

由于国内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内种多为对于创作和文学等等的作品所建立的,现在对于数字化方面的知识产权维护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及时的更新。虽然国内已经针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等方面的措施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侵权的行为仍然没有减弱。因此,基于国家政策和法律对版权保护的不断完善,传统出版社在进行IP运营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对项目的版权保护。

五、结语

通过上述方案和保障措施构建、查找分析问题、实施策略建议等,SD出版社应力求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寻找突出自己特点的突破口,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IP运营之路。

猜你喜欢

出版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我等待……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On the Problematic Sounds of English Interfered by Shaanxi Dialect from My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Reasons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