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四力”创作优秀作品
2019-11-18尹世平吴峰平
□ 文/尹世平 吴峰平
内容提要 做好新闻宣传不仅需要记者有很强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而且需要记者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记者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者只有脚踏实地练好“四力”,才可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
一、报道好基层新闻,练就“跑马拉松”般的“脚力”
好新闻不是记者蹲在办公室可以想出来、写出来的,而是记者扎根基层、奔赴新闻现场一步一个脚印跑出来的。记者要练就“跑马拉松”般的“脚力”,深入基层去发现、捕捉、采写带着泥土芳香、见人见事、感动人心的好作品。
(一)扎根基层、深入实际
基层是新闻的主战场,也是民生新闻的主阵地。练就强劲的“脚力”“走村入户”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细节和感人故事。媒体记者多下基层,多走村入户,多倾听百姓的心声,才能采写出更加真实、感人、温暖的好新闻。2016年,笔者和同事们深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鸬鹚乡采访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副乡长梅振盈。笔者早上6点多出发,辗转丽水,9点赶到了景宁县鸬鹚乡——梅振盈工作的乡镇,便马不停蹄地着手采访。主创人员采访了鸬鹚乡的党委书记和梅振盈的同事,简单的中饭后便到了南坑下村、仁字坑村采访了村干部和村民,深入挖掘梅振盈生前的感人故事。晚饭后,又到茶亭村采访和梅振盈有过密切接触的村干部和村民。第二天,还采访了景宁县委主要领导和参加抢救梅振盈的当地县人民医院三位医生。在两天的采访中,先后采访数十人,积累录音素材5个多小时,团队共发了12篇报道,并于5月18日梅乡长出殡当天播发了广播新闻专题《人生的账本——追记景宁县鸬鹚乡副乡长梅振盈》。该作品获得了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
由此可见,记者没有强健的“脚力”是不可能“跋山涉水”采写出基层感人故事的。记者应该练就跑马拉松般的“脚力”,才可能快速采写出带着泥土芳香、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好作品。
(二)奔赴现场、坚守一线
都说记者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记者只有在新闻现场、新闻一线才能捕捉到好新闻。记者要练就耐力十足的“脚力”,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快、准、好地采写出好新闻。2016年9月28日17时28分,浙江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集音视频资料并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相关新闻。随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救援力量前来救援,记者每天来往救援现场好几次,塌方体形成堰塞湖,现场没有路,需要很强的脑力和脚力才能完成采访工作。通过现场不间断地走访,主创团队精心采写了广播长消息《冒死“三劝”老周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
为了做好这篇报道,主创团队到现场后马不停蹄地了解因公殉职的镇干部周根富生前最后一天的经历,加班加点快速采访到了灾害发生前和周根富接触过的镇、村干部和村民,较好地还原了9月28日周根富在生死攸关时刻,“三进二出”苏村破崩(石玄)村做群众撤离思想工作的场景。作品报道了退居二线本该留守镇政府的老周为了群众撤离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该作品获得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并获得2015-201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提名奖。
新闻永远在路上,记者只有练就强劲的“脚力”,才能在新闻“战场”上游刃有余,才能发现好新闻,写出好作品。练就“脚力”,就需要记者多下基层、勤于下基层、乐于下基层,在走基层中发现好新闻。强劲的“脚力”是记者创作好作品的前提条件。
二、挖掘鲜活新闻,练就“火眼金睛”般“眼力”
跑新闻、写新闻、拍新闻,不仅要有“脚力”,而且要有精准的“眼力”。记者只有练就“火眼金睛”般“眼力”,才能在走基层中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准,让基层新闻鲜活起来。
(一)挖掘好新闻,练就一双“千里眼”
都说最好的新闻在基层,最感人的新闻在基层,那么该如何发现、挖掘深度新闻报道呢?记者首先要练就一双“千里眼”,在走基层中能够精准地收集到有效的新闻信息,发现真实的、感人的、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在网络发达、人人都是媒体人的今天,记者拥有“千里眼”已经由空想变成了现实。只要记者用心,勤于下基层,多问、多听、多看,即使隐藏山村数十年的题材也能被挖掘出来。
“千里眼”可以是记者的发现、亲朋好友的爆料、网络上的信息,记者有了“千里眼”,才可以事半功倍地沉下心到基层挖掘新闻题材。2018年4月,笔者通过走访、通讯员爆料、网络信息收集、资料查询等形式,前后挖掘了50多个身边的感人慈孝故事,最美母亲、最美儿子、最美丈夫、最美婆婆、最美儿媳妇等一系列感人故事,之所以能呈现给观众这些好新闻,“千里眼”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捕捉好新闻,练就一双“火眼”
都说新闻就在身边,有一双“火眼”,再小的新闻也能折射出大的光芒。记者练就一双“火眼”,要善于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新闻作品才鲜活。有人说,水平高的记者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新闻点,在平凡的故事中总能看见闪光的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家庭美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因此,笔者在挖掘身边50多个慈孝故事中,最后“锁定”好儿子黄伟亮、好媳妇唐凤莲、好丈夫包樟余,讲述他们的真、善、美,以及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凡人善举。他们身上的故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正是看到了平凡故事背后的新闻高度,才让“平淡”的新闻有了独特的魅力。最终,电视社教专题《平凡中的“最美”》获得了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三)提炼好新闻,练就一双“慧眼”
看得准好新闻,记者要采写出感人的新闻作品,要练就一双“慧眼”。都说慧眼识珠,练就慧眼就能看准好新闻,从而创作出好作品。电视社教专题《平凡中的“最美”》正是选中三位践行家庭美德的典型代表——“90后”小伙黄伟亮日夜护理瘫痪母亲;57岁唐凤莲15年含辛茹苦抚养子女、照料瘫痪丈夫不离不弃;79岁包樟余从1978年春开始照顾神经瘫痪妻子40年。黄伟亮、唐凤莲、包樟余是不同年代典型人物的代表,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闪光点——孝老爱亲。三个不一样的故事,三个人物代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使作品更具代表性、可读性,也更具传播价值和教育意义。
新闻需要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千里眼”可以让记者快速有效收集到新闻信息,“火眼”助力让记者精准把握住好题材,“慧眼”能让记者筛选、提炼、架构出更优秀的作品。
三、采写好作品,练就“最强大脑”般“脑力”
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善于用脑把握好新闻作品的政治方向。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要第一时间作出判断,选好报道角度。深度新闻报道要做好策划,让作品更具深度、广度和厚度。
2018年5月,主创人员获知董万春一家61年的账本将捐给丽水市档案馆的消息后,立即制定采访方案,深入丽水莲都、缙云、杭州等地采访,精心谋划这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深度报道。面对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该如何呈现账本背后的故事呢?笔者经过反复思考,最后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将专题报道分改革开放前、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四个板块,深挖57本账本在关键节点收支背后的故事,让数字变得有温度、有细节,见证改革开放后董家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这篇报道于2018年12月18日改革开放纪念日播发,这一天恰是董万春一家的57本账本在丽水市档案馆首次对市民展出。报道采用倒叙的方式,向听众展示了董家的幸福账单,也展示了董家的幸福故事,深刻地折射出了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三代人跨越61年的57本家庭账本》这篇报道从策划到播出跨越7个月,以小家庭的变化见证改革开放40年的大成果,获得了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2018年7月下旬,笔者得知云和县获浙江唯一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的好消息,便牵头组建主创团队,组织精干力量采访这一题材。作品主体部分完成后,主创人员又获知云和县委书记将于10月17日在北京领奖,便第一时间取得丽水市外宣办支持,通过中国之声驻浙江记者站的大力协助,由进入会场的中国之声记者帮忙采集到颁奖现场的珍贵录音。通过精心策划,使作品成功“借力”,最终这一作品也获得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脑力是新闻工作的总指挥,从前期的策划到现场采访、后续的写稿都需要记者通过脑力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新闻稿件才有思想高地、才有广泛的地气、才有传播的正能量。因此,灵活的“脑力”是记者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
四、呈现好新闻,练就“下笔有神”般“笔力”
文字记者、编导的笔头是一篇新闻报道是否鲜活的关键。记者只有多练笔、多总结、多实践才能练就“下笔如有神”般“笔力”,呈现更多的精品新闻。
好的新闻作品之所以感染人心、受众面广、传播力度大,除了选题和内容,更离不开记者写作、编辑等新闻表达功底。优秀的记者,往往一个新闻标题就能让受众有点开阅读的欲望。2015年,17岁的叶石云终于替父亲还清了最后一笔债。他11岁时,48天时间内父母双双因病离开人世,6年来他一边求学,一边挣钱替父还债。主创人员考虑再三制作标题《“信义孤儿”替父还债感动一座城》。标题中的“孤儿、替父还债、一座城”就像一个个谜语,受众看到就很想获知其中的答案。他几岁了?为何成为孤儿?替父还债多少元?是哪里人?这些都是标题里诱人的字眼。这篇作品最终获得了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社教专题二等奖。
同样,2017年,主创人员创作了系列报道《“精准扶贫”丽水在行动》,共推出了《“小蜜蜂”扇动“蝴蝶效应”》《37万“新城里人”》《“云和师傅”传富经》《增收致富的“助推器”》《特色种养绽放“致富花”》《走向全国的“播种人”》6篇报道。每篇报道都紧扣“精准扶贫”丽水在行动的主题,从开篇“小蜜蜂”酿就甜蜜事业到结束篇“云和师傅”走向全国的“播种人”,笔者精心取标题,让每篇报道在标题上就吸人眼球,内容上有矛盾和悬念。严密的逻辑,流畅的文字、到位的采访,彰显了记者笔力的重要性,这组连续报道获得了2017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
新闻作品的标题、框架、表达等都离不开记者的笔力。记者只有练就“有神”的笔力,才能写出受众喜欢的、真实的、感人的作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因此,“笔力”也是记者创作优秀作品的保障。
“四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脚力”是前提,“眼力”是关键,“脑力”是基础,“笔力”是保障。新闻工作只有勤于下基层,才能捕捉到好新闻,瞄准好新闻就要动脑,用心将作品写出来,把好作品传播给受众。新闻工作者要积极践行“四力”,强“脚力”、活“眼力”、动“脑力”、妙“笔力”,讲好新时代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传播富有生机、充满正能量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