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教学单元“Yummy Foods”为例
2019-11-17李慧贵
李慧贵
摘要: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一个教学单元为例,尝试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推动“思政育人”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地同时把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价值观和世界观,润物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
1案例介绍
《E时代高职英语教程1》是我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以该课程第一学期第二单元“Yummy Foods”为例。授课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词汇量匮乏,因此缺乏用英语表达的自信,但是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兴趣度较高。尤其是本单元关于饮食的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饮食,中国文化离不开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从来就不仅仅是营养或美味,而是包含了太多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味蕾的感受、知识的积累、历史的氛围以及文人的想象,附着在具体的事物上,大大扩展了饮食的文化内涵。”
本课程授课对象来自贵州省内不同的地方,对自己家乡的美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为本课程展开关于各地美食的讨论环节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因为“各地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家乡风味,人们关于饮食的记忆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长期的经历、体验、实践中逐渐形成、强化的。饮食与特定的地理资源,人们的日常行为、基本需求相关,充溢着生活的魅力。”
部分学生对西方的饮食比较感兴趣,也注意到了东西方餐饮文、化的不同,比如说注意到了中西餐餐具的区别、中西餐主食的区别;中西餐烹饪方式的区别以及中西餐用餐方式的区别。这也就有助于引入饮食中关于文化的思考。
通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本课可以融入三个思政元素:第一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第二是深入了解传统美食文化,第三是坚定文化自信。
2本单元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知识目标:本单元的生词、句型及语法知识;本单元涉及的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
(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本单元美食的英文名称、部分家乡美食的英文表达;能够用简单的英语介绍家乡的美食。
(3)情感目标:通过对家乡及其它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了解,更加热爱家乡,坚定文化自信。
3思政内容相关的教学过程思路
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与本单元的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相辅相成,在本单元的“导入部分”、“听说部分”、“阅读部分”都能够达到自然融合的效果。
(1)通过导入部分的本土美食“丝娃娃”、“酸汤鱼”、“凉拌
米皮”、“糕粑稀饭”、“肠旺面”和“牛肉粉”引入讨论,讨论各自的家乡与家乡的美食,再试着用英文表述,若遇到有难度的翻译,就留着作为作业,大家下去准备,下堂课继续讨论。在“导入部分”,学习了本单元的美食表达之后,通过“家乡美食”這个标题引入话题,交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美食或自己知道的贵州美食,然后和大家讨论如何用英文表达这些家乡美食。如息烽的阳朗鸡:“Xffeng Yanglang Chicken”or“ChiliChicken”;安顺波波糖:“Bobotang”or“Bobo Candy”;遵义豆花面:“Zunyi Toufu Pudding Noodles”等。本单元主题是美食,因此导入部分是几样贵州美食图片与单词的
匹配题,学习单词之后,教师就开始布置课堂任务,借助手机,试着介绍一个自己家乡的美食或者自己知道的贵州或贵阳的其它美食。任课教师可以用大家都知道的贵州美食作为例子,首先提出贵州最著名的食物之一“老干妈辣椒酱”让大家查询或猜测其英文名,因为“老干妈”目前尚无统一译名,国内的译名与国外的译名有的大相径庭,从音译“Laoganma”,到“The Godmother”(教母),“Fried Chili in Oil”与“BlackBean Sauce”都有,在讨论中带动全员积极参与。
(2)在导入部分的“Reference words”这段,根据单词“buffet”
(西式自助餐)引入中西式用餐背后文化因素的讨论,首先用“西式自助餐”与“中式正餐”的区别作为引子,引入这个版块的讨论,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用餐的形式的区别找出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不同。中式正餐往往是围坐在圆桌周围,形成一种共享、团结的集体集体感,美味的食物放在桌子正中,是大家共同欣赏、品尝的东西,席问同桌的人相互敬酒,夹菜,劝吃劝喝,十分热闹,这就是中国人喜欢幸福美满,注重从集体方向思考的基本思维方式在饮食上的表现。
在讲到西方美食的同时,引入东方美食的内容,并且相对深入的探讨与美食对应的文化层面的内容,通过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在听说部分,提到关于aperitif(开胃菜)和salad(沙拉)的地方,除了可以介绍西方的正餐上菜顺序Appetizer,Soup,Fish,Main course,Salad and Dessert以外,还能介绍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以及背后隐含的文化要素。比如“筷子”的英文是“chopsticks”,其英文单词构成简单明了,“被削过的条状物体”。但是其背后的寓意丰富,其音有“快快乐乐”、“早生贵子”之意;其形含“天圆地方”之意;其用法也象征了“和美顺遂,寓意祥和”。
(3)在学至正文“Reading”部分,说完了关于纽约一个饭店的美食之后,可以转而聊到贵阳能够吃到的各地美食,进而引申至贵州各地的饮食文化。
4结语
把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在英语课堂恰当的融入思政内容能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使学生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