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乳山的传说与母爱文化

2019-11-17辛明路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圣母母爱母亲

辛明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影响情绪,久而久之,山水就被拟人化了。有了人物,也就有了故事。当山水文学影响人们意识形态时,地理意义上的景观就升华为人类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乳山的传说

中华民族有盘古开天的神话,乳山又有圣母化山的传说。大乳山位于山东半岛中南部黄海岸边,山势浑圆丰满,主峰呈圆锥形,故称大乳山。远看大乳山,宛若母亲开怀哺乳孩子,令人油然而生温馨、慈爱、端庄、雍容的感觉;萌发出崇敬、思孝、报答、感恩的情怀。

广施母爱大乳山

传说很久以前,这一带物产丰饶,先民靠出海打鱼为生,日子过得安宁幸福。后来,一群海妖到此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海妖狠毒残忍、作恶多端;小海妖嗜虐成性、贪得无厌。它们频繁出没,刮起狂风,掀翻船只,海边的村庄因而撇下了大量孤儿。村中的老年人,根本抚养不过来。想娘哭,饥饿哭,孩子哀切的哭声,令人悲悯不已、心急如焚。

话说刘沉香劈山救母之后,母子欢见,家人团聚,安居天庭很多年。然而,沉香的妈妈三圣母,从来也没有忘记人间的疾苦,听到孤儿的啼哭,她坐卧不宁。回想当年被压华山下,日夜思念儿子,那种痛楚真是肝肠寸断;儿子沉香天天想念娘亲,那种痛苦,真是锥心凿骨。三圣母天性善良,岂能忍心这么多孩子遭受如此苦难!她决心冲破天条的约束,再次下凡,除暴安良,消灭海妖,佑民护生,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因不放心她只身临敌,三圣母的义妹灵芝也同行而至。

这天,海边来了两位漂亮女子,两人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肌若凝脂,冰清玉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从气质上看,姐姐沉稳内向,像是一位秀美的妈妈;妹妹热情奔放,典型的活泼少女。两人的光彩,给天地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霞光。

有一天,海妖又上岸来为非作歹。它们杀人放火,抢掠牲畜。三圣母和义妹驾起祥云,站在云头喝令住手。海妖不听劝阻,继续作惡。有一对母子眼看就要被小妖追上,义妹用剑一扫,挡住了海妖。情况危急,不容拖延。三圣母手向空中一挥,天上飞下无数石块,块块都像长着眼睛一样,不偏不倚地向海妖砸去。顷刻之间,登上岸的小妖全部被砸中。砸中后就立刻现出了原形。它们是一些奇形怪状的鬼脸蟹和一些丑陋无比的魔头虾。大海妖是小海妖的首领,它确有些能耐,用长戟挑开石头,冲来与三圣母和义妹交战。剑戟铿锵,寒光交错,叮叮当当,大战了一个多时辰,大海妖渐渐招架不住,夺路逃入海中。鬼脸蟹和魔头虾们,爬着,跳着,也纷纷向海中逃去。百姓们看到三圣母和义妹战海妖,大家喜极而泣,继而一片欢呼声。

原本美丽的渔村,被海妖糟蹋得一片狼藉。到处是伤亡的人畜,破碎的渔船,坍塌的房屋,损毁的桥梁,拔起的树木……满目疮痍,不忍直视。三圣母和义妹心如刀绞,伤心流泪。三圣母运用法力,让遭受劫难的村庄时光倒流。此刻眼前的景象,像影视片倒放一样,伤亡的人畜康复了,毁坏的东西复原了,一切都恢复到了洗劫前的样子。百姓向三圣母和义妹围聚过来,齐谢三圣母的再造之恩。

海妖败回海中巢穴,稍作休整后,又全体出动蹿上岸来。无数海妖黑压压的一片,朝着渔村猛扑过来。情况万分危急,眼见百姓又要遭祸,三圣母立即再施法力,她双手掌心朝向妖群发力,空中万箭齐下,纷纷向海妖们射去。顷刻之间,小妖就全部被消灭了。大海妖见此情景,气得呜哇乱叫,手持大戟向三圣母刺来。三圣母不慌不忙,用手轻轻一甩,一条缚妖绳迅速把大海妖捆绑了起来。在此同时,义妹用手在空中一画,随之吹了口仙气,一只雄鹰和一只天犬从天而降,直扑大海妖而去。雄鹰双爪紧紧地抓着大海妖,天犬在一旁牢牢地盯着大海妖。大海妖自知难以逃脱,痛哭流涕地向三圣母求饶,承诺痛改前非。三圣母慈悲为怀,希望大海妖能弃恶从善,修炼成善类,决定再给它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三圣母废了大海妖的功夫,使它只能待在水里,永远也上不了岸。

然而,大海妖欺骗了三圣母,它只想痛痛快快当妖精,根本不想辛辛苦苦去修炼。离不开水了,它就搅动海水涌向岸上,想随海浪来到陆地上。他抬升海水的力量有限,心里十分焦躁,就站在浪头上狂喊乱叫,要三圣母还它的本事。义妹最恨背信弃义之徒,她忍无可忍,顺势扬起手中的宝剑,奋力向前扔去,只听“咔嚓”一声,直中大海妖的咽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海妖在中剑挣扎的时候,掀起了滔天巨浪。三圣母和义妹想用造物术造山挡住浪潮,但造山不成功,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内伤。因造物术损耗体能太大,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使用。危急之中,容不得多想,她们当机立断,决定用身体挡住海浪。三圣母在东,义妹在西,两人迅速地仰卧于海边。她们的身体,对应着浪峰的长度迅速伸展开来,挡住了海水,保护了岸上的百姓。

三圣母卧身挡水时,回想起孩子们饥饿难挨、嗷嗷待哺的凄凉情形,她心有余痛。为了此后孩子们不挨饿、百姓有生计,她在想办法。她想,一旦遭遇饥荒,可以乳汁的衍生品为食。想着想着,三圣母的乳汁溢出,如练如溪,滴沥到海岸边。滴滴乳汁随着海水四散开来,乳汁附着到礁石上变成了海贝。这海贝的肉色白如乳汁,生熟皆可食,营养丰富,鲜美异常。因是三圣母的乳汁沥滴而成,百姓称为母沥,后写作牡蛎。三圣母衣不合襟,索性敞怀,布施母恩,自己却误了内伤的恢复期,化作了大乳山、小乳山地貌,留在此地。

三圣母是女娲转世的,她的法宝是宝莲灯,又叫女娲灯,神灯威力无比,因怕误伤海中鱼虾等无辜生命,她不忍心使用。即使那些小海妖,三圣母也让它们就地转生为礁石下的寄居蟹。三圣母大爱无疆,诠释了母爱的圣洁无私和博大永恒;义妹灵芝匡扶正义、果敢无私,也被人们永远铭记。她们的母爱之情,惊天动地,感泣鬼神;母爱之恩,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乳山,是妈妈注视下的美丽城市,是母爱庇护下的幸福家园。

五谷丰登小乳山

小乳山在大乳山的东面。当时,这只乳房泌乳过多、体积缩小,没能及时恢复充盈。化作母亲山以后,小乳山郁久化火,成了一座内有郁火的山。当地人说,大乳山是水山,小乳山是火山,两山共存,调节墒情。所以,这一带的年景,总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小乳山还真有“火山”的特点,少有溪水,地表干燥。但令人不解的是,小乳山的植被却非常茂密。旧时,山上松柞争荣,动物出没,真正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小乳山阳坡中段到山顶,是百丈悬崖,崖间有一山洞,洞口仅是一竖缝,狭窄至仅能容一人侧身进入。有一年,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一枚仙桃核落到洞口处,此后这崖缝里便有了一棵桃树在开花结果。花是三年开一次,果是每次结八枚,且每枚都是八两重。俗话说:七两为圣,八两为仙。这样的仙品,当然是为神仙准备的。据说八仙周游四海,每隔三年能回到这里一次。这是三圣母为他们准备的礼物,请八仙为护佑这里的百姓多做些工作。王母娘娘派两只神鹊在山顶、一只火狐在山腰、一条巨蟒在山下,守护山洞,看护仙桃。真是“陆海空”联防,守卫得相当严实。特别是逢雷雨天,人们常看到“三军”同时巡逻。它们都敬畏三圣母,以其为榜样,扶危济困,为乡亲们做了不少的好事。

在小乳山和大乳山之间,有道山梁叫三神牌。这里地势陡峭,很少有人能攀爬登顶。孝感动天的刘沉香前来探望母亲时,常居此处。有一天,两神仙在此坐山观海,博弈消闲。正在兴致盎然时,忽见沉香来了。两棋友与沉香揖让寒暄后,匆匆收拾棋盘离去。匆忙中,掉下三颗棋子,化作了三块方形大石头,并排着放在半山腰。后来,人们便称此处为三神牌。

奇美无比睡美人

睡美人在大乳山的西面。姐妹俩用身体挡海浪的时候,义妹看到三圣母在滴沥乳汁衍生牡蛎,怕姐姐内伤之下再伤元气,就发功进行帮助。义妹自己也误了内伤恢复期,化作了睡美人山脉,陪伴在姐姐身旁。义妹化作的睡美人,奇美无比。我们从远处看到的睡美人,是由群山参差、珠联璧合而组成的。那起伏的山梁恰似一位少女仰卧碧海之岸,长发飘入海,宽宽的额头,玲珑的鼻梁,秀美的嘴巴,纤细的脖颈,耸立的胸脯,惟妙惟肖。目睹过睡美人风采的人,无不惊叹自然造化之美妙!

如果深入腹地近看睡美人,更是一步一景,景景幽奇。睡美人的头面部,由垛山、鼻梁山、里口庵等组成。睡美人的胸部,东西有两座山峰,东面那座山叫方前山(现多称雷达山),西面那座山叫东岛崮。东岛崮的东坡上有块嘎嗒石,因在风力的作用下能活动,能发出“嘎嗒、嘎嗒”的响声而得名。更奇的是,在这块嘎嗒石上的缝隙里,生长着一棵桃树在开花结果。东岛崮的北面有座山峰叫竹岛崮,是因近山顶处有一片天然的竹林而得名的。据说义妹下凡时带着王母娘娘赠送的仙桃和紫竹种子,仙桃在东岛崮上开花结果,紫竹种子在竹岛崮上发芽生长。仙桃能避瘟气,紫竹能祛寒气,都有利于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义妹虽然“年轻”,也有火热的母爱情怀。雷达山之北到根见村之东有座山名叫西乳山,又名神女峰,当地人则多叫麦秸崮,因近看岩层形状酷似农家的麦秸垛,其山峰圆润挺拔、雄奇秀美。

乳山是个无比神奇的地方,邑内有句古语“北有汤、南有浆”,浆是指大乳山的白浆水。大乳山有许多山泉和水井的水呈乳白色,民众说是三圣母的乳汁,故统称这种泉和井为圣乳泉。汤是指金代在境内设置的汤泉镇,即现在归仁周围的温泉汤。

大乳山的传说,闪烁着母爱文化温馨而灿烂的光芒。大乳山哺育和滋润了勤劳朴实的乳山儿女,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母爱文化。

文章至此,意犹未尽,再赋诗颂歌母亲山:

佑民护生三圣母,思孝感恩大乳山。

女娲靖海福地谐,灵芝卫境家园安。

萱岭鹤岗云作衣,贝滩鲸湾浪为衫。

沉香千年芳如故,报得春晖天伦欢!

乳山母爱文化谈

乳山是母爱圣地,她圣在三个方面:一是有自然界的母爱图腾大乳山,天造地设的慈母形象,被称为大地圣母;二是有中国写母亲最成功的作品冯德英先生的《苦菜花》,书中伟大母亲是包括乳娘在内的乳山母亲的典型代表形象,被称为人间圣母;三是有大乳山传说的主人公三圣母,佑民护生,大爱无疆,被称为神话圣母。自然山水中、精神层面里、人世间,乳山都有圣母的身影,从地理具象、民间信仰、文学作品都有浓郁的圣母文化内涵,圣母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母爱文化底蕴。这三个方面的圣母,其特点都不是因养育了一个圣人才被称圣的独立事件,而是她们自身就具有非凡的圣性。她们所养育的人,天赋中就带有灵性。她们给人的感觉,有的时候很具体,有的时候又较抽象。这正是母爱的特征。母亲对子女的爱,有的时候儿女看得到,有的时候看不见。所以说,乳山的圣母元素,最符合母亲大爱无疆的母爱文化特质。乳山的母爱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母爱、爱母、孝亲、感恩,在乳山传统道德风尚中,始终占主导位置。

大地圣母催生母爱文化

人们称大乳山为母亲山、圣母山,她慈母懿容,是人们崇敬的大地圣母。大乳山是天设的感恩场所,地造的圣母形象,站在她跟前,可想起母亲天恩,可思考孝亲美德。

20世纪60年代前,境内南部的一些村庄,仍有对山川河海、日月星辰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遗风,上轿前新娘要在僻静的地方,朝着大乳山的方向虔诚祈祷,祈求婚后能顺利成为母亲、当好母亲。一切妥当之后,新郎新娘登轿。生活中,对大乳山原始崇拜的事象还有很多。大点的孩子如果惹母亲生气,父亲就让他朝着大乳山的方向跪着发誓,发誓不再惹妈妈生气。乳山寨镇小管村南面有座小山,山上有两块巨石中间夹着一块相对小的石头,就像父母牵着孩子在向南眺望,眺望神圣的大乳山,人称这三块大石头为“拉孩石”或“夹孩石”。民间传说,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父母就领他来此拜瞻大乳山。看着看着,孩子就停止了哭闹。久而久之,来的人多了,牵动天地精气化生了“拉孩石”奇观。“大乳山下的孩子饿不着”,这是世代乳山人的集体口头禅。

清代孝廉李本澄有长达32行的五言诗《乳山》:“甘苦望兒言,食之速儿长。精血化儿食,儿大珠擎掌……”表达出大爱情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感恩母亲,褒奖孝道,立意崇高,格调高雅,语言生动,比喻形象,真情感人。诗文构思大气,语句奇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爱天性和爱母孝道的赞美。

原山东省文化厅厅长于占德在《大乳山,母亲山》一文中,对圣母山也有深深感悟:“世上名山颇多,或攀高涉险,或观景散怀,或求神拜佛;而走近大乳山于此之外又多了一分对母亲的敬仰、思念和依恋之情。”著名诗人于仁伯讴歌大乳山:“登高览胜无须杖,致爽烟波接远方。母爱乳山幸福地,心祈百姓共安康。”著名作家峻青先生对乳山题颂:“弘扬母爱文化,彰显人类美德。”著名作家安家正在文章中说:“乳山的同志提出了三个圣母论,即大地圣母、人间圣母、神话圣母,这一概括他处无法克隆,乳山确是当之无愧的母爱圣地!”

神话圣母丰富母爱文化

大乳山的传说对母爱文化的提出起到了启帷作用。乳山流傳一种说法,市区北面的黄山是大乳山传说的诞生地。唐代初期,在黄山群峰的山坳里,兴建了黄山寺,寺院香火千年鼎盛。寺南面的黄山主峰,是当时信众和游人登高观海处。在此看南海沿,有俊俏的姐妹俩,东西而卧。其姿势与神态,不是在嬉水,也不是在做日光浴,就是在堵挡海浪。大乳山周围轮廓母性特征明显,称姐;睡美人轮廓少女特征明显,是妹。正是因为她俩挡住了海浪,才有了乳山口以北的大片沃土。她们改良了乳山的环境,营造了这方康祥福地。考证时,我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拜瞻,只有站在黄山上,看到的大乳山和睡美人,才神形俱备、惟妙惟肖。

神话传说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大乳山的传说,是从山形水势上得到的启悟,做出了拟人化的理解,继而又进行了拟神化的诠释。但整理大乳山的传说时,我却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民间的大乳山传说,过多地渲染海妖祸害生灵如何惨烈,但故事中两位女子勇敢拼战海妖的情节,感天动地,惊泣鬼神。母爱的天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使之湮灭的。这两人是谁?有的说是海神娘娘、有的说是民间女子,我最初采纳的是民女说。想不到发表之后受到尖锐的批评。大乳山人们称母亲山、圣母山,有人质问,姊妹俩尚未结婚,如果化身为山的人是大闺女,难道这方土地上的人都是大闺女生的吗?这触犯了民间的忌讳。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重新下乡采访。在黄山寺遇到下初镇段庆轩等中老年人,他们说黄山寺拆除前,内里有华山娘娘和义妹灵芝战海妖救护百姓的石刻画,那石刻画可能在黄山寺改建蚕种厂时,被填埋在院墙的地基里。大乳山东南麓,原来有座乳山庵,后来易庵为庙,改建成娘娘庙。20世纪50年代之前,前来祈求娘娘送子、祈佑孩子平安的香客很多。此庙“文化大革命”期间失修坍塌。原银滩国土分局林海清局长因考察土地资源,在庙址上发现了刻有庙产情况的石碑,并找到了娘娘庙的碑趺、石础等建筑构件。后经深入采访才知道,那座娘娘庙就是三圣母庙。村里的老人回忆,庙中供奉的娘娘雕像不是海神娘娘,是华山娘娘。民间对女神统称娘娘,把三圣母的名字淹没在娘娘的泛称之中了。

三圣母化身母亲山,这是人文义理使然。三圣母是女娲转世。女娲造人造物,补天救世,制乐立媒,先圣福神。然而,她心中明白,抟土造人是以身外之物制作,孕育生人是血缘延续,亲生、亲情才是人类繁衍的要义。试想,人非亲生,都是从车间制造出来的,人还会有人味吗?女娲转世三圣母,完成了由抟土造人过渡到因为有爱而自身育产的升华,避免人类无性繁殖的灾难后果,诠释了人类生命意义的真谛。华夏神话之完美,民族精神内核之正确,为大智慧的结晶。甘肃秦安是伏羲和女娲的出生地,女娲转世三圣母,在秦安一带家喻户晓。女娲是有“身份证”的,即使转世,神灯也从不离身,所以宝莲灯又叫女娲灯。女娲转世后改变了人首蛇身的形象,孩子们更加喜欢。

大乳山的传说,在自然实体与人们精神世界之间,架起了走通的桥梁,促进了母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人间圣母谱写母爱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人,乳山是母爱如山看得见的地方。母亲山之象征温润,母爱神话感人,人们在母亲护佑、母爱滋润的氛围里,长期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受到启发和教育。久而久之,在现实中必定要有所反应,乳山成为母爱文化之乡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冯德英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创作观,为人民奉献出大批优秀作品。他的代表作《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三花”系列长篇小说,是公认的红色经典,其中《苦菜花》被普遍称之为中国版的高尔基《母亲》,是母爱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完美融汇之作。《苦菜花》中母亲最具人间圣母风范。父亲为逃避恶霸的迫害,只身闯关东,留下她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地度日。在日寇侵略、恶霸欺凌、生活贫困、疾病袭扰的恶劣生存环境下,她历经千难万苦,始终没有放弃把孩子养大成人的信念。这位英雄母亲,坚毅果敢、善良贤淑、勤劳聪慧、深明大义。残酷的现实,使她慢慢悟到,要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就得把侵略者赶走、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于是她和儿女一道,掩护同志、照顾伤员。母亲不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把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子女。她把自己的家当成八路军的联络点、会议室、伤员疗养处,使背井离乡的革命战士,也能受到母亲的呵护和母爱的温暖。在八路军攻打道水城的战斗中,母亲因传送情报负了伤。在担架上,她深情地注视着女儿秀子手中那金黄色的苦菜花。她知道苦菜开花后,就由苦涩变香甜了,她吃的所有苦,都是为了孩子的生活能够香甜美满。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乳山境内的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养育了1200多名革命后代;她们用超越个体本能的母爱,保护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乳娘们为乳儿们奉献了自己的乳汁,倾注了全部的情与爱。有的还牺牲了自己的骨肉,保住了党安排给自己抚养的乳儿。树起了一座座母爱丰碑。东凤凰崖村姜明真为了保护八路军的孩子福星,牺牲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就是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乳山母亲们,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孩子,用生命和鲜血保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进所的孩子是流动的,十年间,有送来的,有接走的。在日军残酷“扫荡”期间,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所有的孩子无一损失。乳娘之爱,是母爱的升华和扩大。

乳山闻名全国的大爱人物,代有其人,层出不穷。王玉阳、姜房、李尚卿、于仲保、张崧、冷泮林、邢洛书、徐宗尧、于清泮等历史名人爱民如子、敬老孝亲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乳山人。当代母恩如海、孝心似金的事例也很多,乳山历届评选的“十大杰出母亲”“十大孝星”“社会妈妈”,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母爱之乡,处处荡漾着大爱和风。

母爱文化的先进文化属性

什么是母愛,什么是文化,母爱文化为什么提出时间较晚,母爱文化的人文属性,这些语汇我们太熟悉了,似乎人人都明白。其实不然,如果不去作深入细致解读,我们对太熟悉事物,往往容易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而忽略了对其实质内涵的认识。

母爱的含义母爱是动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延续物种而衍生出来的本能,照顾后代再苦再累也任劳任怨,保护后代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母爱具有忘我性,但原生母爱只对自己的亲生血缘子女忘我地付出,对非血缘的他人子女不是那样的,这种本能的母爱,施爱是有范围的,所以仍属小爱的范畴。母爱虽然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但人类的母爱是文化。人类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的产生,是由母亲培育起来的。母亲那种人格高尚、博爱无疆、忘我奉献等人文精神和牵肠挂肚、情真意切、呵护备至等细致情感,使后代的身体和精神能够健康茁壮成长。伟大母亲并能推己及人,由爱自己的子女发展到兼爱他人的孩子,为了民族整体利益或某种公道义理,甚至能舍其亲生儿女而挽救别人的生命,使母爱升华为人类的大爱境界。

母爱文化涵蕴两个层面,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所以,母爱文化包含母爱、父爱、孝道、感恩等多种真挚而崇高的情感。只有了解母爱文化的人文属性,才能理解母爱文化所富含的现实意义。

本源属性母是本,根本之所在;子是末,经母体孕育而生。母爱就是源自母体对子嗣的无私关爱,父母有爱护子女的责任,子女有孝敬父母的义务。就员工而言,单位是本,个人是末;就公民而言,国家是本,个人是末;就自然人而言,地球是本,个人是末。如果本末倒置,员工不敬业,公民不爱国,人类不爱大自然,这个世界就会进入危险境地。摆正关系,本(母)关爱末(子),末回报本,才能维系可持续性发展。母亲是家的象征,母爱是家的纽带。有家的观念,才会有国家观念、人类观念。母爱文化这种化一家之小爱为天下之大爱的义理情怀,正是人类和解互谅、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前提。以母亲和母爱为引领升华普爱生灵的大境界,以爱母和敬母为起点延伸感恩知报的大胸怀,构建充满爱的和谐世界。

真情属性 人间真情,母爱之情排在第一位,母爱文化就是呼唤人间真情,保护道德底线。如果以放纵为开放,以趋利失真情,那是民族消亡的征兆。疾病流行于失检群体,外族侵略于失和国家,这是历史的铁律。坚守爱护、奉献、思孝、感恩、利他、回报等真情元素,也是弘扬母爱文化的现实意义之一。所以说,母爱文化既是一种道德保底文化,又是一种引导文明进步的先进文化。

优化属性母爱文化,造就优秀母亲。人口素质决定民族兴衰,世界各国都在为优化国民素质探索方法。弘扬母爱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父母。当下的一个优秀女孩,将来的一位优秀母亲,所以,对女孩的教育尤为重要。母亲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素质,有优秀的母亲,才会有优秀的子女。母亲造就母爱文化,母爱文化造就伟大母亲。简而言之,好女孩,能完美一个家庭和强大一个民族。女性因母爱而伟大,人类因母爱而智慧。

母爱是大爱之本,母爱是幸福之源。独具地方特色的母爱文化,使乳山成为人们心中的母爱圣地。乳山是母爱文化的发祥地,然而,母爱文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因为,母爱是全人类共有的最温馨、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

猜你喜欢

圣母母爱母亲
蒙娜丽莎讲名画①
阅读母爱这本书
母爱的另一面
给母亲的信
印度 圣母节
母爱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浅谈晋祠圣母殿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