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019-11-17齐雅静宁心哲牟亚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发展优势林下经济问题

齐雅静 宁心哲 牟亚男

摘要    呼伦贝尔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优势;问题;对策;内蒙古呼伦贝尔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1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Hulunbuir City has rich forestry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 economy has unique advantage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underforest economy in Hulunbuir area,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forest economy.

Key words    underforest economy;development advantage;problem;countermeasure;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呼倫贝尔市得名于境内呼伦湖(亦称达赖湖)和贝尔湖,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面积为26.2万km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海拔700~1 700 m,构成呼伦贝尔的林区[1]。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当地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1.1    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是指通过对林地资源、林荫空间以及林地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利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林业经济模式,主要包括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2]。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减少对木质林产品的经济依赖,减少林木采伐,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双赢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2    发展优势

1.2.1    优越的自然环境。呼伦贝尔市属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山脊和两麓气候差异显著。其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年平均气温-5~2 ℃,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但日照丰富,利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缩短了生长期;降水不多,但降水集中于7—8月植物生长旺期,且雨热同期,为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1.2.2    丰富的林业资源。截至2018年底,呼伦贝尔市林地面积1 630万 hm2,森林面积1 300万 hm2,森林蓄积量11.6亿m3,森林覆盖率51.4%,林下资源相当丰富。呼伦贝尔市共有野生植物1 600多种,分属165科615属。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500种以上,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实用植物和野生果品植物等[1]。其中,野生果品植物包括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稠李子(Rhamnus davurica Pall.)、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sinsk)等优质野生浆果类20余种,其分布面积约占森林覆盖面积的45%,累计面积达400万hm2,年生长量2.5万t以上,目前采集利用仅占2%~3%。除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ood)外,呼伦贝尔市的野生食用植物(含菌类)还有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Rull ex F.)Pers.)、柳蒿芽(Artemisia integrifolia Linn.)、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等,其中蕨菜作为绿色食品得到了大力开发,储藏量估测9 100 t,年收购量60 t左右。

2    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

2.1    旅游业方面

开发旅游业从呼伦贝尔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来看都是可行的,是调整森林产业结构、搞活林业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林区投资环境、带动林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呼伦贝尔地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以及种类繁多的森林动植物资源为当地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良条件。目前,呼伦贝尔市已经开发建设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养殖场、野生动物园、狩猎场等[3]。

2.2    种植业方面

在种植业方面,大力提倡承包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承包户的生产积极性,农作物产量也逐年提高,农机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2.3    养殖业方面

各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适合各地区的养殖业。目前,呼伦贝尔市大多以家庭养殖为主,以点带面,林业局提供部分草場,鼓励职工开展家庭养殖业,现已成为增加职工收入、扩大林区就业、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林业生态功能区内应严格控制牲畜放牧,逐步实行圈养,控制规模。在林地内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适度发展禽类养殖,使森林和林地得以休养生息。

2.4    采摘方面

呼伦贝尔市丰富的林业资源也提供了大量的林下资源,包括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实用植物和野生果品植物等。因此,采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地林业局要加强管理,在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的前提下发展采摘,这是拓宽林区就业渠道、提高林区群众收入、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3    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业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近年来林区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呼伦贝尔地区虽然森林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林相景观变化小、单调、缺乏个性特征,与现代旅游者追求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呼伦贝尔市林区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也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加大投资力度,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旅游点,努力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基地。

3.2    种植业和养殖业

一是大多数养殖基地规模较小,存栏量不大,尤其是特色养殖没有形成龙头产业,养殖品种单一,缺乏竞争力,不能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在发展种植业时,应控制农药残留的污染,尤其是防止对森林公园周边环境、湿地水域、无害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侵害。二是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缺乏专业指导,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养殖方面,大多数农户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依旧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使饲养成本提高;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多数农户只能自产自销,效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经调查,产业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景都持乐观态度,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不得不放弃发展。而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扩大规模、增加项目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四是基础条件差。部分区域远离市区,普遍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无法推广,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3.3    采摘方面

一是无序采摘现象严重。由于当地林业局偏重于林木资源管理,当地林区群众形成了山上野生林下资源无主的错误意识,林区职工、群众随意上山进行掠夺性采摘、毁灭性采摘和掠青采摘,对野生林下资源破坏严重。部分地区资源分布缩小、产量下降、物种退化,不仅破坏了林间环境,又影响了林下资源的价值。如当地的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近些年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并没有得到人工驯化栽培,而且野生蒙古口蘑因无节制的大量采集加上采收管理不当,种质资源量正快速降低[4-5],应加强管理,保护林区物种多样性。二是加工利用程度低。林区目前还没有形成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的完整产业体系,综合利用程度低,林下资源多数以原料形式出售到区外企业,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下游终端产品缺失,利益流失严重。目前,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原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极大地提高林下产品的产品附加值。三是资源利用的范围狭窄,野生浆果、松籽等资源过度利用,对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等资源重视不足,林下经济整体潜力发挥不够。总之,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认识不高、资金短缺、技术力量匮乏、科技含量低、集约化经营程度不够、缺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宣传力度不够、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经验去借鉴、有了项目很难达到共识、服务不配套、基础材料差、发展规模小、样品单一等诸多条件均极大地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4    发展对策

首先,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同时,要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其次,各地区要针对当地的资源,制订符合本地区发展的项目,并且要加强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指导和服务,为经营者提供技术培训,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各方面问题。最后,各级政府要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对于急需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加快审批环节,以解其燃眉之急。

5    参考文献

[1] 徐占江.呼伦贝尔市要览[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

[2] 张辰旭,张亚楠,赵眉芳.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7):150.

[3] 蒋玉华,杜卫红.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浅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5):8-10.

[4] 吴恩奇,图力古尔.蒙古口蘑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7,26(4):3-5.

[5] 王大为,吴恩奇,图力古尔.蒙古口蘑多肽制取技术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9):245-249.

猜你喜欢

发展优势林下经济问题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互联网+农业”视野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探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普惠金融视角下社区银行发展的优势、借鉴及建议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